管理学百科|12Reads

资本金管理

什么是资本金管理

资本金管理是指对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在管理方面的要求,由于企业组织形式不同,在管理上的要求也不一样。

资本金管理的作用和方法

人们一般用资本与资产的比率来确定资本的维持量。在西方,市场将促使银行保持最优的权益资本结构,以此满足资产规模的适度发展。因为当一家银行因资本不足而出现较高的经营风险时,它将不能吸收未保险的存款,股票价格也因此下跌;如果持有资本过多时,将因财务杠杆过低而降低股本收益率,同样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跌。如果不存在对资本监管要求的话,市场确定的资本标准就是使银行价值最大化的资本比率。但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资本是一种缓冲器,用以消化非预期损失,而预期损失是用计提准备金来冲销的,它是一种经营成本,只有当预期损失波动过大,超过预期损失的部分,才让资本来消化吸收。

因此资本是对未来不确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不太可能的损失的一种缓冲,并使银行可以按同样能力经营。如果银行发生了一笔损失,监管资本大于可使用资本时,银行只得缩小经营规模直到符合监管规定。超过预期损失的损失(非预期损失)意味着可使用资本的减少,而使用资本的减少意味着银行将下调经营计划,否则将受到监管部门的干涉。因此银行需要准确把握监管所需资本和经营所需资本的合理区间,从而既满足监管的要求,又能提高资本的实际收益率。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资本金既没有对资产扩张的约束力,也没有资本回报的巨大压力,资本被看成是一种没有使用成本的资金来源。由此不少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管理层根本就没有资本管理的思想和理念,更不用说借鉴国外管理的经验和模式实现有效的资本金管理。理论上说,风险程度低的银行对应较低的资本充足率,银行资本的数量依赖于其风险程度。在风险测量方面,新资本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不局限于原来的规定。

当银行资本降到市场标准以下时,投资者就要求增加风险补偿,迫使银行要么增加资本,要么提高投资回报率。要满足一定的资本维持率,当资本不足时,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减缓资产与负债的增长,如出卖固定资产、贷款或将贷款证券化;

②降低资产组合风险;

③增加内部收入,如增加净收人或降低股利支付;

④增加外源资本,如发行新股、卖出票据或债券。

而当资本过多时,可采取的措施正好相反:

①加快资产与负债的增长;

②增加资产组合风险;

③减少内部收入如减少净收入或增加股利支付;

④减少外源资本,如股票回购或收回票据及债券等。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的股利分配政策和模式应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对投资者造成负面影响,如股利减少时,银行的股价可能会下降。内源资本增长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银行利润和利润的提留比例。而外源资本的筹集究竟是普通股、优先股,还是监管部门认可的其他债务性资本,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与长期存款相比,债务资本具有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流动性要求低、成本低、不需要参加存款保险等优势。一般地说,在法定资本充足率水平以内,银行的规模越大,资本与资产的比率越低,因为银行可以凭借其信誉比规模小的银行更容易在金融市场中获得资金,在资本金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安全地经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办法》、《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等法规对资本管制都有具体的规定。核心资本在资本中的比重越高,资本构成越稳定,附属资本的稳定性越高,市场价值越大。如果资本构成要素的不稳定,将加大银行承受的风险。

在影响资本积累的各因素中,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的作用最大。银行对资本金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资本金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及运用上。在制度方面,包括制定资本计划的程序和依据。譬如

①银行是否根据自身的规模对资产年度增长目标和利润目标进行合理可靠的预测,从而来确定资本的需求量。

②在存在需求缺口的时候,怎样通过合理的内外源融资结构来筹集资本。

③利润分配政策是否影响资本稳定地增长,因为过低的分红派利妨碍发行新股,而过高的分红派利将削弱银行资本金。信贷拨备覆盖率是各类信贷准备金(包括一般呆账准备金、专项呆账准备金及特种呆账准备金)之和与各类不良资产的比率,它涉及到资本金能否得到真正的保全。此外,银行盈利状况直接影响到银行资本金的质量,而其中盈利的质量非常关键。

加强资本金管理的原因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自由化,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放开,银行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

①金融监管部门提高了资本规定的水平;

②资本的所有者对收益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又不愿意承担过大的风险,目前不少产业资本渗透金融行业,可以看出其中端倪;

③所谓的“独立的第三人”中外评级机构不但对银行的债券进行评级,对股票、资本等财务实力也进行评级,它们的评价会影响股票的价格和银行的公众形象,继而对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产生影响;

④同业竞争的压力。

资本的低成本,低风险,而高回报可以使银行击败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此外,投资者不再把股利和买卖价差看成是持有股票的目的,他们还希望通过资本收益的再投资获得更大的收益,看重银行的成长性,因此银行必须加强资本管理,提高资的管理效率。也就是说,资本的管理者在满足金融监管部门对资本的最低规定、评级机构的期望、银行的内控要求的同时,还要使以资本为基础的财务经营成果取得满意的成绩,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在我国银行的日常经营过程中,资本金可转化为现金头寸用于支付,一部分还可以作为银行资产损失和偶然营业损失的补偿,购置房产设备,甚至参与发放中长期贷款等。充足的资本金更大的作用在于维护商业银行较高的社会信誉,增强公众和存款者对银行的信心,获得金融监管部门的信任和支持。而发达国家银行资本金的作用除了现金资产、非预期损失缓冲器、信誉和购置资产设备外,重在对付来自监管部门对资本的控制,西方银行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要时刻考虑各种资金来源的成本,又要考虑资本数量对资产规模的约束力,因为达不到法定比例将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以至清退出市场。

从中可以看出银行要求的盈利性与监管部门要求的安全性之间的矛盾。银行和股东倾向于资本需求的最低水平,而监管部门从整个经济金融稳定和保护存款者的利益出发倾向于资本需求的较高水平。西方商业银行维持资本金数量的底线包括三个部分:

①预期经营风险损失准备金;

②大额未保险存款人确信其资产能得到保护的最低资本量;

③银行业务扩张所需的最低资本量。如果得不到满足,银行将遇到较大的经营风险。从计划的角度看,银行资本金预算管理制度,可以避免银行因资本金不足而牵制其发展,还可以避免高成本的权益资本过多而影响整个资本收益率的提高。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