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贸易回滞

什么是贸易回滞

经济模型中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被描述成一一对应的函数形式。最近的经济研究表明,一些重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些变量的大小既取决于其他变量的影响,又取决于这些变量的运动方向和初始状态。例如,当本币升值时,净出口会减少,但一旦净出口下降了,试图使本币贬值促进净出口的努力往往难以奏效。这种净出口和汇率之间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就是贸易回滞

贸易回滞的特征和原因

贸易回滞的特征在于:净出口由于汇率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当汇率冲击消失后,净出口并不会回到初始状态,即汇率的一个短暂冲击会对净出口产生永久性的影响。

贸易中为什么会存在回滞性?其根源在于贸易市场结构的僵化以及相伴而生的汇率调节机制的弱化。本币贬值则净出口增加,本币升值则净出口减少,一个国家汇率政策的变化会使净出口发生意愿的变化。但是当贸易市场结构变化时,汇率调节机制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净出口与汇率之间的单方向关系正是汇率调节机制弱化的结果。

从贸易市场结构来分析,产生贸易回滞有三个原因:

一是贸易形式的变化。过去少数的工业化国家通常出口资本密集型的高技术产品,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工业化国家通过购进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售价格昂贵的高技术产品,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由于技术传播速度的加快,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结构不断升级,工业化国家的垄断优势逐渐削弱。而且发达国家技术创新速度跟不上技术传播速度,南北国家技术差异的日益缩小,使出口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货币升值时,其净出口会减少,市场份额一旦失去可能就永远失去了,随后的货币贬值也无法挽回损失。而趁此机会跻身市场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因为已经支付了一笔巨额的入门费,进行了战略性投资,比如进入前的市场调研费用和进入后的研发、广告支出。所以即使后来汇率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因为面临沉淀成本和退出成本,也不会退出已占领的市场;要不然专有性投资就无法收回了,也无法转为他用。

二是贸易价格的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WTo,贸易自由化的步伐不断加速。按照H—O—s模型的分析,这必然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趋势,从而使产品价格也具有趋同的倾向。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高技术产品竞争不断加剧,价格相对下降;第二,原材料、能源和初级产品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和垄断性因素增加,价格相对上升。由于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价差缩小,价格冲击可能对一个发达国家的经济产生持久性的影响,亦即回滞。

三是金融市场的震荡。在浮动汇率体系下,汇率的波动异常频繁。这种汇率的波动对不同经济规模、不同汇率趋势的国家影响不同。经济规模大,币值坚挺的国家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小;而经济规模小、币值疲软的国家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由于交易规模的限制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弱势地位,小国经济市场调节机制较差,一旦发生汇率非意愿的波动,本国市场结构就会发生重大变化。所以汇率的冲击可能推动小国从一个市场均衡状态转为另一个均衡状态,从而产生贸易回滞。

回滞现象还可以从产业组织和需求转换的角度进行分析。现代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趁本国货币贬值的有利时机率先占领市场的企业可以享受动态规模经济效益的优势。即使后来汇率发生逆转,企业产品成本相对增加,也往往被规模经济的成本节约所抵消。因而净出口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可能只是单方向上成立。所以汇率的高估或低估会以一个相对永久的方式改变产业状况。消费者偏好的转变也可能是产生回滞的原因。一旦汇率波动使本币升值,进口商品变得相对便宜,消费者就会用进口商品替代本国商品。由于不同国家的商品之间存在差异,消费者会形成对进口商品的忠诚,亦即消费者偏好会发生变化。消费者偏好在一段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进而需求结构也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汇率相反方向的波动使本币贬值,进口商品变得相对昂贵了,消费者也不会减少对进口商品的购买。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