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货币经营资本

内容概述

经营资本对比货币经营资本的业务来自货币的职能。货币资本作为流通手段,产生了现金出纳(收付)业务;作为支付手段,产生了结算和平衡的业务;这些业务互相联系互相转化(贮藏货币转化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出售商品得到的货币和到期的进款又暂时形成贮藏货币,等等),这些都是货币资本在发挥货币职能,而不是作为资本的职能。执行上述种种技术性业务的货币资本,以货币经营资本的形式独立起来,为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服务,使之专业化、社会化,从而提高资本的周转速度和职能。

从历史上看,货币经营业,即经营货币商品的银钱业,首先是从国际贸易中发展起来的。在国际贸易的货币收支中,各国不同的铸币要相互兑换,不同成色的金银要鉴定和折算,并把金银从一国运到另一国,于是首先产生兑换业,并进而发展成汇兑业。早在古罗马时就已经出现这类汇兑业者,他们在不同国家间,在一地收款后通知另一地支付给旅行者以世界货币。以世界货币为基础的兑换业又同金银贸易联系在一起。所以,兑换业和金银贸易是货币经营业最原始的形式,它产生于货币的双重职能:作为一国铸币的职能和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

就一国范围来看,随着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货币经营资本的各项业务,包括货币的收付、差额的平衡、往来帐的登记、货币的保管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所有这些业务,最初都是由货币经营者作为单纯的出纳者,先是替商人,后是替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来完成的。

 

一旦货币经营资本和信用制度结合起来,它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成为银行资本。 货币经营资本的独立化,促进了社会分工,提高了社会资本的使用效率。社会分工在这里具有双重意义:①就社会资本来说,作为一种特殊的营业出现为整个社会资本的货币机构服务的,所以,它会集中起来大规模地进行。②这个货币经营业内部也实行了会计、出纳、保管等等细密的分工。这就会使社会可以用较少的资本作为货币资本被束缚在流通领域,从而有更多的资本作为生产资本投入生产领域;同时,还会节约社会的纯粹流通费用,从而进一步增加生产资本。 货币经营资本一般以收取手续费形式来增殖自己,它的运动形式简单地表现为G-G′。货币经营者和商品经营者一样,他们的活动只与已经实现的价值有关,因而他们的利润不过是剩余价值的一种扣除。

主要特点

货币经营资本会议货币在产业资本和现在可以补充进来的商品经营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因为商品经营资本承担了产业资本的一部分流通运动,并把它当作自己的特有的运动)所完成的各种纯粹技术性的运动,当它们独立起来,成为一种特殊资本的职能,而这种资本把它们并且只把它们当作自己特有的活动来完成的时候,就把这种资本转化为货币经营资本了。产业资本的一部分,确切些说,还有商品经营资本的一部分,不仅要作为一般货币资本,而且要作为正在执行这些技术职能的货币资本,不断处于货币形式。现在,一定的部分从总资本中分离出来,并在这样一种货币资本的形式上独立起来,这种货币资本的资本主义职能,是专门替整个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阶级完成这些活动。就象在商品经营资本的场合一样,这里也是在流通过程中以货币资本形态存在的一部分产业资本分离出来,替其余的全部资本完成再生产过程中的这些活动。所以,这种货币资本的运动,仍然不过是处在自己的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资本的一个独立部分的运动。

只有而且只是在资本新投入的时候,——在积累的场合,情况也是这样,——货币形式的资本才表现为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但对每一个已经处在过程中的资本来说,起点和终点都只表现为经过点。既然产业资本从离开生产领域到再进入生产领域必须通过形态变化W‘—G—W,那正象在考察简单商品流通时已经指出的那样,G实际上就是形态变化的一个阶段的最终结果,目的是为了成为一个相反的、作为前一阶段的补充的阶段的起点。虽然产业资本的W—G对商业资本来说总是表现为G—W—G,但是对一个已经发生作用的商业资本来说,现实的过程总是W—G—W。不过,商业资本要同时完成W—G和G—W这两种行为。也就是说,不仅一个资本处在W—G阶段,而另一个资本处在G—W阶段,而且同一资本由于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同时不断地买和不断地卖;它总是同时不断地处在这两个阶段上。当这个资本的一部分转化为货币,以便随后再转化为商品时,它的另一个部分同时转化为商品,以便再转化为货币。

常见形式

货币战争货币在这里是作为流通手段还是作为支付手段执行职能,这取决于商品交换的形式。在这两个场合,资本家都要不断地把货币支付给许多人,并且不断地得到许多人支付给他的货币。这种纯粹技术性的收付货币业务,本身形成一种劳动,它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时候,使结算和平衡的工作成为必要。这种劳动是一种流通费用,是一种不创造价值的劳动。由于这种劳动由一类特殊的代理人或资本家替其余的整个资本家阶级担负起来,这种劳动就缩短了。

 

资本的一定部分,必须不断作为贮藏货币,作为可能的货币资本存在,这就是:购买手段的准备金,支付手段的准备金,一种在货币形式上等待使用的闲置的资本;而且资本的一部分不断以这种形式流回。除了收付货币和记账以外,这又使贮藏货币的保管成为必要,而这又是一种特殊的业务。因此,这种业务实际上就是使贮藏货币不断分解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而又使出售得到的货币和到期的进款形成贮藏货币;这种在货币形式上存在的资本部分的、与资本职能本身相分离的不断运动,这种纯粹技术性的业务,会引起特殊的劳动和费用——流通费用。 分工造成这样的结果:这些由资本的职能决定的技术性业务,尽可能由一类代理人或资本家当作专门的职能替整个资本家阶级来完成,或者集中在这些人手中。在这里,正象在商人资本的场合一样,看到了双重意义的分工。一种特殊的营业出现了,并且因为它作为这种特殊的营业是替整个阶级的货币机构服务的,所以它会集中起来,大规模地进行;在这种特殊的营业内部又实行了分工,分成不同的互相独立的部门,在这些部门内部形成了专门机构(庞大的事务所,人数众多的会计员和出纳员,细密的分工)。货币的收付、差额的平衡、往来账的登记、货币的保管等等;已经同使这些技术性的业务成为必要的那些行为分开,从而使预付在这些职能上的资本成为货币经营资本。

这些不同的业务,——由于它们独立出来而成为特殊的营业,就产生了货币经营业,——是从货币本身的各种规定性中,从货币的各种职能,从而也是资本在货币资本形式上必须执行的各种职能中产生的。货币制度总的说来最初是在不同共同体之间的产品交换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货币经营业,即经营货币商品的商业,首先是从国际交易中发展起来的。自从各国有不同的铸币以来,在外国购买货物的商人,就得把本国铸币换成当地铸币和把当地铸币换成本国铸币;或者把不同的铸币同作为世界货币的、未铸币的纯银或纯金相交换。由此就产生了兑换业,它应被看成是近代货币经营业的自然基础之一。“单是由于许多君主和城市拥有铸币权,他们的铸币在重量、成色方面,以及在花纹方面都极不相同,而在商业必须用一种铸币进行结算的情况下,就到处产生了使用当地铸币的必要性。为了用现金支付,商人在国外市场旅行时,要携带未铸币的纯银或纯金。同样,在启程回国时,要把他们收进的当地铸币换成未铸币的银或金。因此,兑换业,即把贵金属兑换成当地铸币和把当地铸币兑换成贵金属,就成了一种十分普遍的、有利可图的事业了。”“汇兑银行所以得名……不是因为它发行汇票,开办信汇,而是因为它兑换各种货币。在1609年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创立以前很久,在尼德兰各商业城市已经可以看到兑换业者,兑换所,甚至汇兑银行……这些兑换业者的业务,是把外国商人带入国内的各种各样的铸币,换成当地法定通用的铸币。他们的业务范围后来逐渐扩大……他们变成了那时候的出纳业者和银行业者。但是,阿姆斯特丹政府认为,出纳业和兑换业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危险。为了应付这种危险,它决定建立一个赋有公开的全权兼营出纳业和兑换业的大机构。这就是著名的1609年的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由于不断需要兑换各种货币,威尼斯、热那亚、斯德哥尔摩、汉堡等地也设立了汇兑银行,所有这些汇兑银行中,只有汉堡银行今天还存在,因为这个没有自己的造币制度的商业城市,仍然需要有这样一个机构。”汇兑银行就是从兑换业发展而来的。在汇兑银行中,银(或金)与通用的铸币不同,是作为世界货币——而现在是作为银行货币或商业货币——执行职能的。如果汇兑业只是指一国的一个汇兑业者通知另一国的一个汇兑业者付款给旅行者,那末,它早在罗马和希腊就已从真正的兑换业者的业务中发展起来了。

主要作用

货币经营资本形式货币经营资本的作用: 整个货币流通从它的范围、形式和运动来说,纯粹是商品流通的结果和表现,是商品流通的一个要素(从资本主义观点看,商品流通只表示资本的流通过程)。对货币经营业来说,这些都是客观上既定了的。它作为货币流通的媒介,只是把货币在流通中执行职能的各种技术性业务担负起来,“使之集中、缩短和简化。”

首先,货币经营资本不形成货币贮藏,它只是代为管理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所已经形成的货币贮藏。不过,通过它提供的技术手段,可使这种货币贮藏减少到最低限度,“因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准备金,在对它的管理是为了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场合,不需要象在它由每个资本家各自管理的场合那样大。”

其次,金银作为世界货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是通过在一国购买金银然后把它们运往另一国的方式进行的。在这里,货币经营者不购买金银;他只是在商品经营者买了金银以后,作为从事金银贸易的商人,对这些金银从一国到另一国的运送,起媒介的作用。

再次,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各种互相支付的联系及其规模,也不是由货币经营业决定的,它们只是已经完成的各种交易的结果。货币经营业在这里的作用只是“使差额的平衡易于进行,并且会通过各种人为的结算机构减少平衡差额所需要的货币量。”

最后,在货币执行购买手段职能时,买卖的范围和次数也与货币经营业毫无关系。“货币经营业只能缩短买卖引起的各种技术活动,并由此减少这种周转所必须的货币现金量。”

本质区别

货币经营业与商品经营业的本质区别 :与信用制度相分离的纯粹形式的货币经营业,与商品流通本身没有直接关系,而只与商品流通的一个要素即货币流通和由此产生的不同货币职能的技术有关。

马克思说:“这是货币经营业在本质上区别于商品经营业的地方。”商品经营业对商品的形态变化和商品交换起媒介的作用,它甚至使商品资本形态变化的过程表现为一个由产业资本那里分离出来的资本的独立过程。因此,商品经营资本有一个独特的流通形式G—W—G′。这个流通形式虽然与商品资本的形态变化过程W′—G—W不同,但是它表现出作为G到G′的媒介的东西是商品的两次换位,也就是仍然表现出与商品形态变化的关系。在货币经营资本那里,就看不到这样的独特的流通形式。

诚然,由于货币经营资本是由一类特殊资本家来预付,他们预付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所以资本的一般形式G—G′也会在他们那里出现。但是,媒介G变成G′的东西,在这里不象商品经营资本那样与形态变化的物质要素有关,而只是与形态变化的技术要素有关。

马克思最后指出这样几点:1.货币经营者所完成的各种活动和为此使用的货币资本总量,就是商人和产业家本来自己要完成的活动和要预付的货币资本。2.但是,商人和产业家不能完全摆脱这些活动。货币流通的技术性业务有一部分还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完成。因此,“象在商品经营业那里一样,在这里也出现了职能的二重比。”3.货币本身是价值的独立形态。货币经营者的活动既然只与货币的流通有关,那就是只与已经实现的价值(即使是债权形式上的货币,也是已经实现的价值,因为它已不是商品)有关。因此,“货币经营者的利润不过是从剩余价值中所作的一种扣除.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