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政策时差
货币政策时差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
货币政策时差的分类
按发生源和性质分类,货币政策时差又可分为内在时差、中间时差和外在时差。所谓内在时差,系指需要采取货币政策与金融当局将某种具体政策措施付诸实施的时间差距。其中又可细分为认知时差和行政时差。前者是指经济、金融形势业已发生重要变化,急需采取金融措施到中央银行认清这种必要性,决定采取对策的时间差距。后者是指中银行明确采取金融措施的必要性,到具体实施某种货币政策的时间差距。整个内在时差的长度,取决于中央银行对作为决策依据的各种信息资料的占有程度,对经济与金融形势的价值判断能力、金融决策水平和政策实施效率等多方面因素,是中央银行主观行为的产物。所谓中间时差,系指自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这些工具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产生实际效果为止的时间差距。严格说来,中间时差是构成广义的外在时差的基本要素,属于广义的外在时差的一部分。不过,由于在该时差的生成过程内货币政策只是作用于中间目标,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尚没有显现出来。因此,其又有别并独立于一般意义上的外在时差。中间时差不象内在时一差那样可由中央银行所驾驶,而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应能力与金融市场的敏感程度。外在时差系指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变动开始到最终目标发生变动为止的时间差距,亦即从货币政策工具导致社会信用活动发生变化到该变化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实际影响的时间过程。此项时差按照发生顺序分类,又可分为决策时差和生产时差。决策时差是指自金融机构改变信用条件后,到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面对新形势,决定调整资产总量和结构为止的时间差距。所谓生产时差,则是指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实施资产调整决策与其对产出、就业、物价等最终目标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差距。外在时差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企业行为等多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其稳定性不强,且长度也因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和承受能力不同而大相径庭。内在时差因与货币政策执行直接关联,故又称执行时差。中间时差和外在时差因产生于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故又将两者合称为操作时差。
货币政策时差的作用
货币政策时差作为货币政策运行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对货币政策运行效果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货币政策时差长度的制约。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表现为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间目标,最终目标这样一个正序型的连锁运行过程。货币政策的运行效果,实际上是货币政策在其运行各环节上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的综合反映。很显然,只有分布于货币政策运行全过程的各种时差的长度均较短,才能收取最佳累积效应,使货币政策获得显著的、理想化的运行效果。反之,若货币政策时差过长或变异程度很大,则货政策的运行效果不但难以令人满意,而且还有可能导致经济、金融形势进一步恶化。即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选择非常得当,出台时机非常合适,由于时差过长而引发的滞后效应也势必使这种政策的调控功能严重受损而不得不打一个很大的折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由各种时差加总而成的总时差过长的货币政策,无论如何不能说是理智的、优良的货币政策。
第二,货币政策时差可测程度的制约。货币政策时差的可测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密切相关。这种关联表现在:(1)货币政策时差是货币政策调节周期的“参照系”,因而准确预测货币政策时差也就成为正确界定货币政策调节周期的必要前提。这一点诚如前述。(2)只有准确地预测货币政策时差,才能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动性和预先性,使货币政策操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从而也才有可能把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同中央银行的预期调节目标较完美地统一起来。否则,预测时差与实际时差偏离过大,则货币政策必将在错误的时间过程内发挥作用,从而产生与中央银行预期调节目标完全相悖的两种结果;或是货币政策的功力明显不足;或是货币政策的功力过于强劲。
我国货币政策时差的特点
货币政策跨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大舞台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角色,是自1984年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才出现的事情。不过,尽管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时间较短,但循着货币政策的运行轨迹,我们仍然不难发现我国货币政策时差的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内在时差过长。导致内在时差过长的根本原因,在于认识时差过长。这从1984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波动变化中表现得很清楚。
二、外在时差过短。据西方经济学家测算,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外在时差一般为8-12个月,在某些个别行业最长可达20个月。而根据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情况,从实施货币紧缩到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下降,其间外在时差不足5个月。
三、外在时差在地区间的差别较小,而在行业和企业间的差别较大。由于货币调控机制成熟程度和货币政策操作技术水平的限制,我们还很难区别各地区经济基础、资金实力、信用扩张程度、物价升幅等方面的不同情况而实施不同的调控措施,紧缩往往表现为全国范围内的“一刀切”。
苑德军.《试论货币政策时差》.金融研究.198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