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责任成本报告
责任成本报告是提供责任成本信息的媒介,对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目标完成情况予以报告是成本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责任成本业绩报告由于主要是为企业内部提供信息,与财务报告相比,无论是报告对象、报告形式及报告时期方面都有其特点。
1.报告对象
各责任中心对责任成本目标完成情况极为关注,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者也需要了解每一责任中心的业绩完成情况,因此,需要按责任中心的不同,分别编制责任成本业绩报告,同时为企业编制一份总括的责任报告。由于各责任中心性质不同,包含的责任成本内容、范围不一样,报告的责任成本目标、实际执行情况和产生差异的具体内容也不尽一致。尽管如此,报告应与责任范围一致,应当完整、清晰。
2.报告形式
报告的形式主要有报表、数据分析和文字说明等。将责任成本目标、实际履行情况及其产生的差异用报表方式予以列示是报告的基本方式。但由于责任成本报告是对各责任中心的成本履行情况做出专门、概括地总结,因此,在揭示差异的同时,应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确定差异产生的程度,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对各责任中心如何控制差异,如何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衡量标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报告时间
财务报告的编制间隔期一般较长,以月或年作为报告时间;而责任成本报告考虑到最基层的责任中心需要随时掌握和控制其责任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希望适当缩短报告的时间,以周或旬予以报告。对各责任中心的成本考核主要是通过将实际发生的责任成本与其责任成本预算进行比较而实现的。责任中心实际发生的责任成本与责任成本预算之间的差异反映着各责任中心对责任成本进行控制的结果,将考核与评价结合起来,可以强化对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约束,进一步提高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因此,责任成本业绩报告一般按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的各明细项目列示其预算数、实际数和差异数。三栏报告中反映的项目不仅限于金额指标,还可包括实物、时间等对评价责任中心业绩有帮助的其他指标。由于责任的划分具有多个层次,所以对处于中层次、上层次的责任中心而言,责任报告还必须对下属责任中心的成本进行汇总。
责任成本报告的特点
责任成本报告是对各责任单位在一定时期成本预算执行情况的系统概括和总结。各成本责任单位要定期编制,逐级上报,逐级汇总。这种报告的内容和编制有以下特点:
1.责任成本报告的内容同责任单位承担的成本(费用)责任相一致,它以反映各成本责任单位所能控制的成本项目的执行情况为重点。为使成本责任单位负责人了解本单位的成本全貌,有时也将不可控成本一并列示。
2.责任成本报告应填列预算数、实际数,还要计算填列差异数,并根据例外原则突出重点的信息,以便管理人员集中主要精力于少数严重脱离预定目标的项目上,了解产生差异的原因,确定调查的重点,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计算各项目差异数时,如果实际业务量与预计业务量不一致,责任成本预算应按实际业务量子以调整,以正确分析和评价差异原因。成本责任报告可列示“调整预算”专栏,它是根据实际业务量与偏离预算时各项目成本支出标准重新计算的。以预算数和调整预算数相比较,可确定有关项目的业务量差异;以调整预算数与实际数对比,可确定有关项目的耗费、效率差异。
3.根据各层次成本责任单位管理需要的不同,分别编报详细程度不同的报告。例如:基层班组的责任成本报告一般以单项或少数成本项目为主,内容应较具体且详细,除具体指标外还可列出实物指标;各班组成本汇总为工厂成本责任报告时,主要以综合性项目列示,并且详细程度逐级减小。
4.责任成本报告必须注意及时性。所谓及时性,一方面是指编报要及时,这样才能更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利于及早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另一方面是指责任成本报告所包括的期间要缩短。除按月定期编制外,如能进行考核,还应按旬、按周甚至按日编制。在通常情况下,班组责任成本报告可每日或每周定期编制:车间责任成本报告可每旬或每月定期编制,全厂性责任报告一般是按月编制。
责任成本报告的作用及内容
责任成本报告是将责任成本中心实际责任成本与责任成本预,算相比较,以判断责任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归属的内部报告,是进行成本考核、激励的依据。责任成本报告一般应列示下列内容:
(1)实际责任成本。列示各责任成本中心发生的实际责任成本。
(2)责任成本预算。列示按实际工作量调整后的责任成本预箅。
(3)责任成本差异。列示责任成本实际数与预算数之间的差额。
在各责任成本中心责任成本报告的基础上可汇编全厂的责任成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