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要素扭曲

什么是要素扭曲

要素扭曲是指由于市场不完善或政府管制等原因造成要素的市场价格偏离其机会成本,进而导致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非最优配置现象。

要素扭曲的描述

我国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非同步性导致了要素价格市场化远远落后于产品价格市场化,各种生产要素扭曲会造成资源无法合理配置,影响整体效率的改进,关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1.劳动市场。

劳动力成本被压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户籍制度的限制造成了城乡二元分割,农民工在工资、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保障等方而都受到歧视,而且地方政府为防比外来劳工造成对本地就业市场的竞争而实施限制政策,阻碍了劳动力在城乡、行业之间永久迁移。因此劳动力流动导致了工资差距的扩大,而不是缩小。

2.资本市场。

1991年金融体制改革后,金融宏观调控的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仍然具有金融管制的典型特征,在利率管制、政府干预信贷决策等方而都有所体现,造成了资本市场的扭曲。世行投资环境调查表明,中国80%的民营企业将融资约束视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仁月

3.中间品市场。

企业的中间品投入包括能源、原材料及进口中间品。我国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市场化近几年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政府行政干预、行业及区域垄断等因素影响仍然存在,价格并未真正反映资源稀缺性,特别是终端价格偏低造成过度开采和浪费等低效率现象。以煤炭市场为例,陶小马和邢建武认为目前“重点合同”电煤价格仍然不是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电煤指导价虽然己于2002年取消,但事实上电煤市场的“重点合同”电煤价格仍旧受到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进行“协调”的行政干预。跨国企业为降低交易成本,防比专利技术扩散,而内资企业又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上的支持而无法提供合格的本地中间品,因此中间品贸易具体表现为公司内部贸易。内部贸易价格的表现形式为转移定价,转移定价是基于集团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决定的,母公司向子公司低价提供原材料以降低子公司产品成本,获取较高利润。因此中间品价格成为了跨国公司转移利润的手段,并没有体现市场竞争,存在着价格扭曲。

要素扭曲的测算

1.扭曲指数的定义。本文参考陈永伟的做法,建立N个行业的生产函数,假设任意行业7都使用三种生产要素:资本K,劳动L和中间品M,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

假设行业j的代表企业的C-D生产函数形式如式(1):

Y_j = TFP_j * K_j^{\beta_{K_j}} L_j^{\beta_{L_j}} M_j^{\beta_{M_j}}……………..(1)

Yj为该行业产值,Kj,Lj,Mj分别指行业j投入的资本、劳动和中间品,\beta_{K_j} , \beta_{L_j} , \beta_{M_j}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和中间品对产出的贡献比例,K,L,M分别为要素总量,资源约束条件为\sum_{j=1}^N Kj = K , \sum_{j=1}^N L_j = L , \sum_{j=1}^N M_j = M

按照多勒和伟(Dollar and Wei)的定义,要素的价格扭曲都是以扭曲税:的形式来体现,被扭曲的资本、劳动及中间品的价格分别为(1 + \tau_{K_j}) p_K , (1 + \tau_{K_j}) , (1 + \tau_{M_j}) p_M。以中间品为例,定义中间品绝对扭曲指数为\sigma_{M_j} = \frac{1}{1 + \tau_{M_j}},但是该指数仅仅体现了在单个行业内中间品价格扭曲状况,不能反映中间品使用成本的相对信息。

而中间品相对扭曲指数:\rho_{M_j} = \frac{\sigma_{M_j}}{\sum_{j=1}^N \left \sigma M_j}中加入了行业在整个经济中的产值份额sj,以及加权的中间品贡献值βM,反映的是与经济的平均水平相比,行业j中的中间品价格相对扭曲状况。将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下的最优解代入,解得行业j中间品的相对扭曲系数如式(2):

\rho_{M_j} = \left / \left……..(2)

等号的右侧是实际使用比例与理论使用比例之间的比值,由此要素相对扭曲系数被还原了出来。若\beta_{M_j} > 1,则反映相对于整体经济(非单个行业)而言,该行业中间品使用相对较多,即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反之,中间品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同理资本和劳动相对扭曲系数为如式(3)一式(4):

\rho_{K_j} = \left / \left……….(3)

\rho_{L_j} = \left / \left……….(4)

2.扭曲指数的测算。按照以上定义可以计算出各行业的要素相对扭曲指数。首先需要对\beta_{K_j} , \beta_{L_j} , \beta_{M_j}进行测算。利用微观企业数据对生产函数进行估计时,通常会遇到共时性偏差(simultaneity bias)和选择性偏差(selectivity and attritionbias)的问题,使用()I,S会造成估计结果的偏差。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本文使用勒文桑和帕特润(Levinsohn and Petrin)的估计方法对生产函数进行估计,测算出要素系数汤,风,入,同时还能够得出TFP的估计结果,为本文第三部分模型估计部分提供数据支持产。LP方法在OP方法的基础上,将中间品投入指标代替投资额作为代理变量,不仅解决了偏差问题,而且考虑到了本文研究目的以及数据可获得性。

利用LP方法,笔者对29个行业进行要素系数测算,同时将OLS方法和FE方法测算结果进行对比,笔者发现OLS和FE方法估计到的资本系数偏小,而劳动和中间品系数则偏大,表明LP方法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偏差问题。另外从观察结果可以看出,中间投入品的系数\beta_{M_j}较大,体现了我国制造业对原材料以及进口中间品的依赖性。估计出所需参数后,按照上文定义(W计算出各行业的要素相对扭曲状况。本文选取1999产值占该年工业总产值前十位的行业,这些行业产值加总占比达60%以上,在此后的2000-2007年里,产值加总仍然占一半以上。表1、表2、表3分别列出1999-2007年前10个行业的劳动、资本和中间品三种要素的相对扭曲情况。

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要素价格扭曲,但扭曲程度呈现差异化。大部分制造行业的劳动相对扭曲指数都大于1,符合中国劳动成本较低的事实。国有企业比重较大的行业资本相对扭曲指数大于1,存在资本价格相对较低的现象,而私营企业比重较大的行业资本相对扭曲指数小于1,资金成本较高。能源、原材料相关行业以及外资企业比重较大的行业中间品相对扭曲指数大于1。

Image:劳动相对扭曲指数.png

Image:资本相对扭曲指数.png

Image:中间品相对扭曲指数.png

相关产品: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