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董春鹏

生平简介/董春鹏

董春鹏,1942年出生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旧中国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景象,在他早年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新中国成立后,报效祖国、科学救国的思想与青年时代董春鹏的个人理想自然结合在一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他后来从事科研,并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产生了很大影响。

1966年,董春鹏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来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某研究所工作,从此,便与水下武器装备的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他破冰搏浪而且富有挑战的事业征程。

在走过漫长而坎坷的研制过程后,国家某重点型号项目终于立项。它是打破国外高技术封锁、实现中国水下武器装备行业跨越式发展、打翻身仗的研制项目。其科研需求非常迫切,而且所采用的新技术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当时国内预研基础非常薄弱,对外引进的难度和风险很大,该型号能否研制成功,一段时间成为业内议论的焦点。

在这个关键时刻,董春鹏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对事业的追求,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承担了这一重点项目研制任务。他说:“我的人生坐标就应该定位在水下武器装备行业打翻身仗的艰苦历程上。”此后的十年里,他挑战自我,不畏艰辛,奋斗在崎岖的征途上。学习有关专业知识,熟悉各系统的专业技术,批阅成百上千份图纸文件,思考和决策许多重大技术问题……他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运转着。就这样,十年如一日,他主持完成了该型号的方案论证、工程设计、工程研制、设计定型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十年磨一剑,这一重点型号项目在完成上百次各种试验后获得成功,被国家定型立项,当年便形成了批生产能力。

严谨作风/董春鹏

在专业技术研究和产品的研制方面,董春鹏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是出了名的。他认为:“搞型号研制,做前人未做过的事,必然伴随风险,关键是以科学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做好技术攻关。”回顾四十多年来,他从事科研所走过的路,经历的失败与成功,是对他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由于科研工作需要,董春鹏多次代表中国与国外专家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一次,出访某国进行技术合作交流,在工作期满准备回国时,他突然发现外方在合作项目某细节上有问题,遂提出修改意见,外方不得不采纳他的意见进行完善,使方案完全达到项目技术要求。他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态度给外方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长期从事型号研制工作中,董春鹏建立了一套“严格科研程序”、“严格质量管理”,保证型号研制不出反复、一次成功的基本管理原则。在研制工作中,常常发生技术、进度与质量的冲突,每当出现这种情况,他始终坚持原则,一丝不苟。某型号产品进入调试、试验阶段后,时间紧、任务重,董春鹏要求按科研程序,实航试验前必须充分做好陆上试验,不准带着问题下水。因此,他狠抓陆上台架试验,提出“陆上台架试验不完成,暴露的问题不解决,不能下水”。初始启动点火问题是一个技术关键,动力系统科研人员提出开展陆上启动过程模拟试验,总体结构系统科研人员提出开展联合热车试验,董春鹏积极支持这些建议,多次主持会议研讨试验方案和试验大纲的可行性,在各方支持下,这两项试验得以实现,通过试验暴露出的问题,经调整、修改后得到解决,在实航试验中,启动点火正常。

对科研中暴露的问题董春鹏从来不回避,而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该型号进入正样研制后,他带领全体研制人员扎实工作,精心组织,顽强攻关,在生产、装配、调试等各个环节中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问题。考虑到初样产品数量少,实航试验不够充分,他提出在定型试验前增加科研性试验,以进一步暴露和解决问题,并验证对初样产品遗留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改进措施的有效性。通过他的努力,争取到上级领导的同意。定型试验的整个过程表明,这项措施是完全正确的,保证了定型试验的顺利进行和成功。

作为一位老科技工作者,在董春鹏身上表现出的不仅仅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优良品质,他身先士卒、甘于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以及他那高尚的人格魅力,更是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中青年科技人员。

自主持某重点型号研制工作以来,董春鹏全身心地扑在事业上,每当事业与家庭、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总是选择事业。多年来,他奔波于研究所与试验基地之间,组织协调型号科研工作,虽与家人聚少离多,但他无怨无悔。有一年,他的独生女儿报考大学进入填报志愿阶段,恰逢型号任务进入试验的紧要关头,领导建议他回去看看,他谢绝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建议,默默地去了试验现场。在海上多次实航试验中,为掌握第一手资料,董春鹏不顾年龄大、血压高和晕船带来的身体不适,总是出现在试验第一线,协助试验指挥员处理各种问题。每次试验返航后他还要连夜加班,组织力量分析产品,分析试验数据,处理发生的技术问题。

自主创新/董春鹏

吴邦国在考察他所在单位吴邦国在考察他所在单位

国家某重点型号的研制成功,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科技人员完全有能力打破西方高技术封锁,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由董春鹏带领的科技创新团队,在该型号研制中,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关,取得重大自主创新知识产权18项,实现了中国水下武器装备技术的重大跨越。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吴邦国、黄菊在考察他所在单位工作时,对董春鹏带领的科技创新团队,为提高中国水下武器装备研制水平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赞扬。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几十年的科研与实践,使董春鹏具有对科学技术独有的洞察力和超前的思维,也使他从科学研究的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创新成果。

董春鹏通过对型号的预研阶段后,提出在该重点型号中采用一项关键控制技术。业内一些专家认为,目前该项技术上型号不成熟,风险太大。董春鹏在与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反复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国内已具备软硬件研制条件,果断决策采用这一技术。研制结果表明,这一技术创新是成功的。某重点型号采用的一种新系统也是决定其成败的尖端技术,董春鹏亲自分管这一系统,他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严谨务实的作风,带领科研人员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关。在引进样品遭到西方国家封锁后,他亲自去外协研制单位了解情况,多次向上级反映存在的困难,为外协单位争取技改项目。在多方的不懈努力下,这一替代国外进口的高技术产品终于研制成功。

在技术攻关中,由他提出的研制试验载体、开展关键技术实航攻关试验方案,成功运用于型号的多项研究成果,保证了型号一次发射成功;在工程设计中,由他主持编制的8个总体设计文件提出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对型号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在工程研制中,由他提出的将半实物仿真技术引进软件联调的新方法,为型号软件集成与测试开拓了一项新技术。

在从事工程型号研制实践之余,董春鹏紧密跟踪世界水下武器装备先进技术,并注重将自己从事的型号研究创新实践升华为理论成果,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填补了型号设计的一项空白。

创新团队/董春鹏

董春鹏指导科研人员进行仿真实验董春鹏指导科研人员进行仿真实验

泰山不让其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董春鹏认为:“在科学研究特别是型号研制中,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没有一批人,没有一个团结协作、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要完成任务,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是不可能的。”在他看来,型号研制固然重要,建设一个创新团队往往比研制一个型号更重要。

回想十多年前,队伍组建初期,曾遇到了上世纪90年代出国热和下海经商浪潮的冲击,董春鹏依靠所里的大力支持,以他的人格魅力和成就事业的共同理想稳定了队伍。

10多年来,董春鹏在认真履行总设计师职责的同时,通过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这一平台,独具慧眼发现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热情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带出了一支以年轻总师为骨干,由技术研究人员、工程设计人员和从事工艺研究人员为主要成员的队伍。这是一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敢于创新的团队,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科技创新队伍。

为了锻炼队伍,发挥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董春鹏精于策划,将型号任务按层次分解为一项项课题,落实到每个研制人员的肩上,而他则始终抓住型号的总体工作,并依靠总师班子和总体系统,开展系统任务书的编制、总体设计文件的形成和各系统各组件的技术协调工作。

董春鹏经常与系统或组件的青年技术人员研讨技术问题,了解研制情况,提出下阶段的前瞻性问题。他鼓励青年技术人员“大胆工作,出了问题我承担”。他善于集思广益,依靠群体力量开展技术攻关,营造具有活力的技术民主氛围,发挥团队精神集智攻关,既有效解决了有关技术难题,也使青年科技人员在这种技术氛围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董春鹏非常关心团队中每个青年技术人员的成长,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确定研究方向,经常给他们出题目、压担子。有一位1993年毕业的女研究生,专业技术和事业心强,处理问题快捷,而且有股敢想敢干、知难而进的精神,在董春鹏的关心和培养下,这位青年技术尖子很快便成为重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经过重点型号研制这一创新平台,董春鹏的团队培养锻炼出了型号主任设计师以上的青年骨干30余名,其中总师、副总师11名。

成就荣誉/董春鹏

2007年2月27日,北京。国家2006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双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手,一双是研制出国家某重点型号产品的总设计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董春鹏的手。

董春鹏,这位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中国水下武器装备行业的专家,从大学毕业起,就将自己的理想与人生写在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坐标上。从事科研工作四十多年来,他孜孜以求,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由他参与和领导的多种重点型号项目,分别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工委、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二等奖,为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和水下武器装备技术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关评价/董春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董春鹏这位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上的杰出代表,时刻以这句他最喜爱的古诗鞭策自己,不断追求,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在“十一五”水下武器装备研制的道路上,董春鹏又开始向新的目标攀登,去实现他人生和理想的又一次升华!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