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药物作用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与机体细胞中的某种成分相互作用,并且改变细胞的机能,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
药物作用的分类
(1)直接作用:药物的直接作用主要指药物在服用时具有原发性的药理反应。比如,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服用洋地黄类强心药时,可以达到恢复心脏机能的效果,这是洋地黄类强心药的主要作用,也称为洋地黄类强心药的直接作用。
(2)间接作用:间接作用主要指药物在服用后出现的继发性的药理反应。比如,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服用洋地黄类强心药时。不仅可以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心脏机能,而且可以使患者的呼吸恢复正常,同时消肿与利尿的症状也得到缓解。洋地黄类强心药在治疗呼吸困难、消肿以及利尿等方面的作用称为洋地黄类强心药的间接作用。
(3)吸收作用:药物的吸收作用主要指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药物主要由患者的用药部位进行必要的吸收,药物在经过一系列的吸收后进入血液进行循环活动,经患者的血液循环后对患者的身体发生一定的作用,称为药物的吸收作用。比如,病人在服用解热镇痛药后,解热镇痛药经吸收进入病人的血液并经过一系列的循环活动后才对病人的身体起一定的作用。
(4)局部作用: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药物只起到局部的作用,而不是对患者的整个身体起作用,称为药物的局部作用。药物的局部作用既可以作用于患者的身体表面,同时又可以作用于患者的身体内部。
(5)兴奋作用:药物的兴奋作用主要指患者所服用的药物能让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正常,或者可以增强患者的整个机体功能,这是药物作用的积极方面。
(6)抑制作用:药物的抑制作用主要指患者所服用的药物对患者的机体功能起到阻碍的作用,甚至导致患者机体功能出现衰退的现象,这是药物作用的消极方面。
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
1.药物自身方面的因素
(1)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剂量是用药的份量.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趣大,药物在体内谁度愈商,作用也就愈强。但超过一定的范围,治疗作用不再增加,而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增加.直至引起死亡。剂量由小副太可依次分为最小有效量、常量、极量、最小中毒量和最小致死量。
(2)剂型和给药途径:因为剂型或给药途径不同.药物吸收的速度也就不同,因此也就会影响药物作用发挥的效果
(3)制剂工艺:制剂工艺不同,同样药量和同样剂型的同一药物生物利用度也会出现很大差异,同样也会影响药物作用的发挥。
2.机体因素
(1)年龄:婴幼儿的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老年人的各种脏器功能减退,解毒和排泄功能差,因此用药剂量就应根据具体药物和机体状况而定。
(2)性别:性别因素主要体现在使用性激素方面药物,对其它药物影响较小。此外,妇女有月经、妊娠、哺乳等特殊的生理变化,会影响到用药的剂量或种类。
(3)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对药物作用有明显影响.与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尤其如此。
(4)生理节律:机体存在着固定的、呈各种周期性变动的生理节律.药物的效应和毒副作用也往往随此节律变化而略有不同,已发现的如中枢药物、皮质激素、组胺和抗组胺药都存在这种现象。
(5)病理因素:在不同病理状态下,药物的作用可以表现不同,如阿斯匹林能使发热患者的体温降低,但对于正常体温则无明显影响。
(6)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即耐受性和高敏性,造成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但这种典型个体差异属少数,大多数人对药物的反应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