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荣氏企业

企业人物

荣氏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兴旺发达起来,关键在于他们善于“育己育人”。

在荣氏家族中,每个人的个人修养与素质几乎各有千秋,但又有相同之处。他们都是爱国,有气魄,有能力的民族实业家,都走在“实业救国”的道路上。

荣宗敬

荣宗敬,荣氏企业缔造者之一,他与弟弟荣德生共同把荣氏企业发展成规模巨大、资金雄厚的民族企业。 荣宗敬(1873—1938),7岁进私塾。14岁到上海当学徒,后因病回乡,15岁到钱庄习业,19岁师满到上海森泰蓉钱庄做跑街,承担包揽生意,联系客户业务。他求知心切,专心研究业务,勤奋诚恳,且办事认真细心,并掌握了不少资金的调拨运用和棉麦产销方面的知识,为日后自办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他是家中长子,胆略大,善于冒险,有魄力,为以后控制荣氏企业总系统做了坚实的铺垫。荣宗敬领导时期的荣氏企业中,他的地位是任何荣氏家族之中的人不能相比的。他办事认真,精通业务,从经营第一个面粉厂到荣居荣氏企业总经理的近20年中,他的企业经营能力、经营策略、经营思想,使企业获得巨大发展。

他有胆有识,1917年他竟以40万元冒险买下旧机较多的恒昌源纱厂,后来盈利颇丰。他的领导能力极强,使全系统的管理极为统一,在人才的管理、利用、培养方面他也做了明智的决定。

荣德生

荣德生(1875一1952),荣氏企业缔造者之一。因4岁才学话,邻人称他“二木头”。他9岁入私塾,15岁由兄荐到上海钱庄学艺。而父笃信书中“四十五岁有子入拌池”之说,一心望他苦读学优做官。可荣德生认为“回去读不成,被人窃笑,不如学商,当留心,亦可上进”。于是,他刻苦学徒,钻研业务,深得老板器重。18岁时到父所在厘金局任帮账房,他得此美差更孜孜工作,发奋自学,为后来经营企业做了充分积存。荣德生经营才能出众,有远见。他专心致志地把毕生精力投入自己的事业。荣德生精心经营企业的同时,又进行灵活的改革,尤其在利用企业人才、培养人才方面作出重要贡献。虽然身为资本家,但他却能“对于工人已有相当之谅解”。荣德生的“大量生产”的经营战略,起了极重要的作用。他一生中,总是将企业的资本积累用于扩建新厂、购买新机器之用,用“滚雪球”的方式挣取大量金银。他和哥哥成功地运用“粉纱互补互济”的经营策略,把荣氏企业的发展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荣德生憎恨帝国主义的侵略,又愤恨国民党的统治,与民众一起参加反帝、反封、反官僚运动。解放前夕,荣德生坚决反对企业迁厂外逃,决心留在祖国继续经营企业,和工人们一起护厂迎解放。他为祖国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优秀的工业企业家之一。

李国伟

荣氏企业中杰出的实业家。他毕业于唐山路矿学院,起初是普通绘图员,但其工作认真勤奋,诚实好学,被荣氏兄弟看中,荣德生把自己女儿荣慕蕴配与他为妻,使其超人的才智、丰富的经营管理策略得以充分发挥。1938年,他不顾丈人荣德生反对,把“申四福五”迁入内地,开始形成自己的“申四福五”系统。内迁企业创造了巨额利润,证明了内迁是成功的。同时,李国伟在内地设分厂解决空袭和电力不足问题。他自制机器,开办建成面粉厂,创办煤矿,用于工业供应;利用纺织废料,开办宏文造纸厂;充分利用设备技术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策略,形成荣氏企业实力重大的派系——申四福五系统。他积极配合荣德生参与企业改革,取得一系列明显成效。此外,李国伟很爱国,又积极支持新中国建设,1951年后他多次向政府提出申请,把一大批外地荣氏企业迁回变成公私合营,实现了他一生中认为最快乐的大愿望。李国伟是中国近代工业企业年轻有为、爱国开明、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

荣鸿元

荣鸿元,“大房系统”的领导人,他继承父亲百折不挠、顽强创业的经营品质,克服重重困难,领导着举世瞩目的企业,成为荣氏企业后期发展的主持者。

荣尔仁

荣尔仁,是荣德生二子,经过专业学习后到公司任领导职务,管理“申二、五”时,改进了企业的技术管理和经营方针。抗战后他经营的“申二”和“申九”高额盈余,还清了战前申新总公司所有债务,在荣氏企业地位日益显要。1946年,他积极在内地筹备企业的恢复工作,拟订了一个一揽子大规模的“大申新”计划,使企业曾出现了一时的战后景气。荣尔仁继承了父辈的经营传统,成了一名优秀的实业家。

企业特色

荣氏企业以其庞大的规模、雄厚的资金而雄居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史上。它颇具民族代表性,有着与其他民族企业所共有的特点,更有着与其他民族企业所不同的特色,他们正是利用这些经营特点和特色,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生存发展的。50多年风风雨雨,荣氏企业始终百折不挠、竭尽全力去发展民族企业。荣氏企业发展史是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史的典型,荣氏企业的每一位领导人都是民族企业家的典范。

解放后的荣氏企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迈开大步走向新生,得到了企业发展的合理保障,抛掉了企业的旧枷锁,从此面目焕然一新。荣氏企业荣毅仁在祖国建设方面给予了更大的支持,企业经过调整改组,相继成为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企业。其中起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发展策略

荣氏家族不仅注重自身的修养,同时也十分注重培养人才。

人才,是每个企业成功及发展的要素。没有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以人才为重,没有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以人才为本。滚滚金银缔造者最终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荣氏企业系统的实业家,正是以重视企业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为经营宗旨而使企业成功发展的。在企业人才利用和发展方面的经营思想,从荣氏兄弟到他们的于婿都是积极的、先进的。荣德生曾把人才看作企业成功的根本、基石,足见其程度非同一般。企业初建,荣氏兄弟深受人才桎梏和刺激,萌发了合理使用人才、开发人才、培养人才的信心与坚定决心。对人才的管理、重视方面,荣宗敬、荣德生、荣鸿元、李国伟等都有远见卓识。 荣氏企业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荣氏兄弟的发家史与正确的用人方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荣氏家族本身就是一个人才济济的群体。这是荣氏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二,荣氏企业并未将选材、育才的范围局限在家族内部,而是广招贤才,并且注意教育和培训,为企业长远发展进行铺垫。他们深知,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国家也好,要想兴旺发达,光靠集聚资金、开办企业还不够,还需要有相应的人才。

渴求人才,广招贤才

荣氏企业为了参与激烈的竞争,从社会多方面、多层次不借代价吸收录用专业技术、企业管理的人才。他们以实用、急用、省时、省钱为原则,对吸收人员在生活、工作方面给予种种厚待和支持。例如,申新曾以月工资600元、提供豪华生活为条件,聘任一位’美国工程师。又予以高薪优厚待遇聘请国内工程技术人员,给他们以较高的领导地位和权力,重奖、特奖一些为荣氏企业发展积极效力、踏实工作、作出贡献的人员。李国伟一例便是如此,李国伟原是铁路工程局的绘图员,但荣家知其积极上进、勤奋好学,便不顾“门户相当”的习俗,荣德生把女儿荣慕蕴配与李为妻,终于为荣氏企业选择一个才学兼备的难得人才。荣氏企业从多方面维护、理解、支持企业人才和管理人员,使这些人才知恩图报,千方百计报效企业,成为荣氏企业的骨干力量,使荣氏企业的改革得以顺利完成。

重视人才,培养人才

荣氏企业不断发展和扩充,对企业人才大量需求,加之粉、纱业人才奇缺,旧中国教育事业落后,所以社会人才远远不够企业需求,只有企业自行培养,从长远考虑造就教育成一批企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荣氏讲究真学实学,从多方面千方百计、多种多样地培养人才,重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在企业就职人员中以脱产、半脱产、长期、短期等方式培养人才。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训在职人员,收到花钱少,办事多的成效。他们先后办设两所专业大学,中心目的是为本企业发展所需而服务的。无论什么时期,工业企业发展与人才都是密不可分的,这是荣家早已感触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荣家所办的职业教育,对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企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从长远利益出发,开设各类学校,造就子孙后代,是荣氏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思想。自1919年到新中国成立,荣家先后开办了无锡公益工商中学、上海中国纺织染工程补学校、江南大学、上海中国纺织染专科学校等,同时增设分设校内面粉、机电、化工、数理、商业、农业等许多专业系统,约培养高级人才1200多人。荣氏企业除培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外,还培训整个系统几万工人。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