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维澄
范维澄(1943.1-)火灾安全科学与工程专家。出生于贵州省福泉市,原籍湖北省鄂州市。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火灾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名誉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学部咨询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评委、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能源化工组组长、中国消防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顾问、科技部973火灾项目首席科学家。
概述/范维澄
范维澄院士是我国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领域的顶级专家,是我国该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十多年来,针对我国火灾形势严峻和火灾研究薄弱的现状,倡导工程热物理与安全工程的交叉,开创了火灾安全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教育这一重要工程科技领域。提出了创建新颖的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体构思和设计方案,并主持建设,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国家级优秀研究基地。主持了一大批火灾安全领域国家级重大和重点项目,在火灾动力学演化基础研究、火灾探测、阻燃、灭火和风险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的重大贡献,在国际火灾科学界为我国争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范维澄
作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总报告”起草组成员、“火灾安全科技问题”课题组组长、科技部“十一五”公共安全科技发展规划专家组组长,他参与或主持了相关研究报告、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议的起草工作,参与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工作,是我国火灾科学和公共安全领域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在为安徽省火灾防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知名度、为合肥市成为科技部“十五”二期全国唯一的“城市公共安全综合试点市”等方面,均做出了卓著的工作。
发表论文和报告256篇、著作8部,其中,SCI、EI收录107篇。由Pergamon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英文版专著在美、日、英、法、加、澳和巴西等国发行,现任11个国内外学报的编委。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次,省部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共7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各1次;申请发明专利20项,获中国专利金奖1次。获得了由国家计委、科委和基金委等八部委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工作者金牛奖、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首届学会奖。获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十周年和二十周年先进工作者,获省部级优秀教师奖4次、省部级优秀教师奖3次、9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创建了以火灾机理与防治技术为主干和特色的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点和博士点,着力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走多学科交叉融合之路,摸索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产学研与火灾安全交叉学科建设相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新途径。已培养出硕士22人、博士26人、出站和在站博士后21人。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经历/范维澄
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毕业,留校工作。1979.11-1982.04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访问学者。曾先后短期在美国马里兰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任访问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减灾委专家委成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建筑消防组组长、教育部安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亚太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席、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中国消防协会副会长等。曾任国际火灾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委会委员、973火灾项目首席科学家等。
研究领域/范维澄
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技术;公共安全科技中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人员疏散、应急救援的理论与技术及其综合集成。
成就贡献/范维澄
提出并创建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以火灾机理与防治技术为主干和特色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主持制订了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在我国首先设立了火灾安全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培养及博士后研究方向;已培养出博士27人、出站和在站博士后16人。
范维澄
担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起草组成员、“公共安全科技问题”专题执笔组成员和“火灾安全科技问题”课题组长、科技部“十一五”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发展规划专家组组长。参与或主持了相关研究报告、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议的起草。参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工作。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员,参与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重大决策的咨询、审议和监督。
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13次,作为组委会主席或副主席参与发起和主持了12次国际学术会议;共同发起和组建了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成功为中国争办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倒塌事件后,作为唯一来自中国的特邀代表,参加了由联合国国际建筑与创新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球高层建筑峰会;作为中方负责人接受美国建筑与火灾实验室正式邀请,参与了“911”事件后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研究国际合作计划。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共9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含中国专利金奖1次。现任本领域4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已发表论文260篇(其中SCI收录130篇)、著作8部,其中英文版专著在美、日、英、法等国发行。获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十周年与二十周年先进工作者金牛奖;省部级优秀教师奖4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主要著作/范维澄
范维澄等,计算燃烧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范维澄等,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和燃烧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范维澄等,流动及燃烧的模型与计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范维澄等,火灾学简明教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范维澄主编,1999城市火灾安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范维澄等,能源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关键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范维澄等,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科学出版社,2004
范维澄等,火灾科学进展,科学出版社,2007
范维澄等,公共安全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13。
论文造假/范维澄
2006年11月,工程院收到有关范维澄院士等人的论文存在科学道德问题的材料,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对此十分重视,与范维澄院士多次进行了联系。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组织有关院士对“论文事件”调查了解并提出了处理建议。2007 年2月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收到了中国科技大学反馈的对“论文事件”的处理意见。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规定,2007年2月28日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召开了专门会议,对“论文事件”的性质进行了认定,并提出了处理建议。
范维澄
关于范维澄院士“论文事件”的基本事实如下:
1、前后3此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陈晓军、杨立中、邓志华、范维澄四人在2005年第40卷《Fire Safety Journal》杂志上(pp.267-281)发表了题为《A Multi-Layer Zone Model for Predicting Fire Behavior in a Fire Room》的文章。该文中许多内容与日本学者Suzuki等人在2002年举行的第7届国际火灾会议上发表的题为《A Multi-Layer Zone Model for Predicting Fire Behavior in a Single Room》
的文章雷同,甚至整段照抄。
(2) 2004年第14卷第6期《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pp.536-540)发表了一篇陈晓军、杨立中、邓志华、范维澄四人撰写的题为《A Multi-Layer Zone Model for Predicting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a Fire Room》的
文章。该文主体内容与Suzuki论文基本相同,对Suzuki等人的文章进行了大量抄袭,并且完全没有提及和引用Suzuki等人的工作。
范维澄
(3) 2004年第10卷第6期《燃烧科学与技术》杂志上(pp.544-548)发表了陈晓军、杨立中、邓志华、范维澄四人撰写的题为《预测单个火灾房间温度场分布的多层次区域模型》的文章。该文主体内容与Suzuki论文基本相同。
上述的三篇论文都有明显的抄袭,已构成剽窃。范维澄院士的在职研究生陈晓军是前述三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陈晓军称其“冒用其他三位作者的名义进行投稿”。
2、2005年上半年,当范维澄院士了解到陈晓军等于2004年在《自然科学进展》和《燃烧科学与技术》上发表了两篇关于多层区域模型的文章,并存在一稿多投的现象,而且署了他的名时,他没有及时采取任何措施纠正。
3、2005年6月底,当范维澄院士收到《火灾安全期刊》主编Dougal Drysdale的信,得知陈晓军发表的有他署名的论文,并了解到此论文受到原作者Suzuki的质疑以及得知2006年3月《火灾安全期刊》主编发表了针对该论文的主
编声明后,他没有以任何形式公开声明他的名字是被冒用,也没有撤回论文或取
消自己的署名。
4、2006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发表了范维澄等撰写的题为《中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进展与展望》的综述性论文时,在已知上述文章受到剽窃质疑的情况下,仍正面引用了上述这些这些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
5、2004年6月10日,范维澄院士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 )一个项目和课题的负责人,在课题中期总结报告中,将上述的模型作为研究工作的8个主要进展的第3条,上报科技部。
以上事实说明,范维澄院士在学术道德和学风方面疏于自律,对“论文事件”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范维澄院士本人对“论文事件”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3月26日,范维澄院士向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和能源与矿业工程部写了“我对陈晓军等论文事件的反思与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