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舆论波
舆论波是指舆论由于内在传播机制的作用,往往会在数量增长率变化上呈现出上下起伏的波动特征,从而使得舆论声势在对外影响力上呈现出波动特征。
舆论波的类型
据波浪力学理论,波浪就是海水质点在它的平衡位置附近产生一种周期性的震动运动和能量的传播。波浪可以依照所受的扰动力不同进行分类:风浪、涌浪、潮波、风暴潮、海啸、船行波、内波等。例如:在风力的直接作用下形成的波浪,称为风浪;风停止后,波浪离开风区继续运动便称为涌浪。内波是发生在海水的内部,由两种密度不同的海水相对作用运动而引起的波浪现象。比照波浪的分类知识,依据舆论波的能量规模及其策动力来源,把舆论波分为:舆论涟漪、舆论风浪、舆论涌浪、舆论内波、舆论潮波、舆论海啸、舆论风暴等。以下只对与本文相关的四种类型的概念界定如下:
①舆论风浪:可以界定为由某一公共事件引发的公众对某一专门议题的议论,并形成一定的公共意见或行为表达。在网络中往往体现在因某一特定的公共事件所引发的舆论。
②舆论涌浪:可以界定为在舆论风浪过后,公众依然对事件波及的其他议题所形成的舆论。在网络中往往体现在舆论事件之外网民借题发挥而引发的非直接相关的舆论。
③舆论内波:可以界定为在公众内部形成的因观点立场、阶层利益、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差异所形成的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流、交锋等。在网络中往往体现为不同网民群体之间的意见争论。
④舆论风暴:可以界定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集聚了巨大社会能量的舆论风浪。它往往是由相关的舆论波互相叠加,经过长久酝酿和持续性的运动发展而形成的。在网络中往往体现在大量的不同网络论坛之间所形成的铺天盖地的共同议论声势,往往裹挟着相关的历史议题,参与人气旺盛,表达激烈,甚至形成群体性的舆论行动。
舆论波的相关案例
案例一:杭州“5·7飙车案”舆论波运动演化
2009年5月7日晚,25岁浙大毕业生谭卓在走过斑马线时,被快速行驶的跑车撞死。车祸发生后,车主和朋友聚集在肇事现场谈笑风生引发网友对飙车族声讨。”该专题内的《杭州飙车案引发的舆论流变》 一文对这起事件概括为四波“舆论流变”,由于这四波基本发生在5~6月份,在该文结论基础之上,笔者认为还要加上7月份出现的第五波。综合起来,分别是:
第一波:富家子VS优秀男生
第二波:70码VS民众常识
第三波:常委之子VS没有任何关系
第四波:交通肇事罪VS危害公共安全
第五波:替身说 VS 司法信任
分析看来,该舆论事件第一波的策动力来源,并不仅仅是交通事故本身,而是当事人之间的身份差异所映射的某种让人痛心、愤怒的对立错位——即“富家子”撞死“阳光青年”,以及“肇事司机朋友在事故现场叼着烟,互相勾肩搭背,表情轻松而漠然。” 这次舆论波初起的主要方向是网民对肇事人及其朋友所代表的“富二代”的不满情绪。
第二波则主要针对的是“70码”说法,能量巨大,影响广泛。可以考证的是,一则网帖《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致杭州市长的一封公开信》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该帖满含深情,言之凿凿,分析了杭州交警方面通报稿中的包括“70码”在内的四个疑点。有理有据,并大胆诘问杭州城市的安全问题:“我们所谓的休闲之都杭州不再安全,我们每次过马路买一瓶酱油也许都有生命之忧。这样的杭州,真的适宜我们居住吗?还是只适宜那些有跑车的华族们嬉戏?”并且“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妥善处理这起事件,给死者一个说法,给生者一点安慰”。这篇帖子的点击率、转发率非常高,仅在新浪网《年轻男子驾三菱跑车飙车撞死路人》新闻下3903条留言帖中,该帖有377人支持,约占9.66%,获得最高人气。根据该帖第一段的“我们浙大的校友”的口气,可以判断该帖是出自浙大学子之手。据此,可以判断第二波的策动力来源应该是浙江大学的学生群体,舆论运动的主要方向不再是针对肇事者,而是不满于杭州交警通报稿的说法,对政府有关部门有意见。除了意见表达之外,网民在事发地的集体悼念活动,更是一种舆论行为的表达。这一轮舆论波的能量之巨已然使得该事件超出了在杭州一地的影响,迅速升格为一个全国性的舆论事件。在全国性的议论声音中,大量网民对“70码”的说法进行了强烈的质疑,包括“80后”赛车手、作家韩寒也发表了见解:“我个人的判断是100到130公里以内的一个速度。”
第三波舆论波缘起于网民对肇事者及其同伴的家庭背景信息的挖掘,有人试图寻找到事件背后的权力干预内幕,也有人启动了“人肉搜索”,但事后被有关方面证实“常委之子”说法是空穴来风。可见,这一波的舆论波已经偏离了舆论事件的主题,应属于 “舆论涌浪”类型。
第四波舆论波是关于案件当事人的飙车行为究竟是“交通肇事”还是“危害公共安全”的定性问题,这在社会上引发了大量讨论,舆论关注的焦点涉及到一般性的法律问题。这一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过去就曾经讨论的议题,不同的学者专家及社会群体对之看法并不一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一波舆论波属于“舆论内波”型。
第五波舆论波出现在7月审讯该案的时候,随着肇事者胡斌受审照片和录像出现在媒体上,在网络上出现质疑其身份的声音,“替身说”由此风波骤起,有网民传“胡斌早已出国整容”、“在拘留之前就被掉包”。最后,这一波舆论波以谣言被揭穿的方式终场。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5·7飙车案”激起的舆论风暴在整体上是由5个较大能级的舆论波组合接续形成的舆论波群,这5波舆论波的类型、能级与周期等属性各不相同。从类别看,第一、第二波相互紧密衔接,都是“舆论风浪”型,第三、第五波是“舆论涌浪”型,第四波是“舆论内波”型。从能级看,最强的是第二波,其缘由固然有在第一波基础上的能量叠加这一因素,有“70码”这一说法本身提供的激发效应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舆论策动来源的重要特征,就是知识精英群体借助于网络传播技术拥有较高的社会动员能力和舆论表达能力。从周期看,第一、第二波主体上看都是短期舆论波,但是其舆论波底下暗流着的却是涉及对富二代、权力腐败的看法等长期性的潜舆论;第三、第五波都是涉及行政、司法权力部门的信任问题,也是一些长期性的舆论关注点,借助本次事件激发而起,都是“舆论涌浪”。根据波浪力学理论,涌浪在近岸时破碎,但却对堤坝、岸线有持久的冲刷侵蚀作用。因此,权力部门需要引以为戒,真正能构筑起让老百姓信任的民心堤坝。
根据此案,可归纳出舆论风暴运动演化的特征。一般而言,舆论风浪初起过后,往往就是舆论涌浪,也可能会伴生相应的舆论内波,这些舆论波组合叠加相互作用影响,就可能发展形成舆论波群,就可能掀起舆论风暴。
廖卫民,柯伟.网络舆论波研究——基于波浪力学及杭州两起舆论事件的理论思考.新闻记者,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