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自我管制性政策

什么是自我管制性政策

自我管制性政策是指政府并未设定严格的、一致性的管制规划和规范,而仅仅设定原则性的游戏规则,由各政府机关和标的团体自行决定采取何种行动,而政府不加干预的政策类型。

自我管制性政策与管制性政策的区别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自我管制性政策受到被管制团体更多的控制,而且它们把其用作保护和促进自身成员利益的一种手段。在一些国家存在几百种专业和职业执照,从树木整形师、拍卖师、调酒师到律师、教师和医师。通常发放的关于医疗方面的执照就有按摩师、牙医、牙科保健师、急救人员、验光师、药剂师、内科医师、脚病医师、注册护士、心理医师、保健医师和社会工作者。就这类政策的形成而言,通常的模式是某一专业或职业团体主动从政府部门寻求关于营业执照发放的立法。由于利益关系,它们参与政策制定的热情很高。而在这些团体之外.社会上则很少有人对之感兴趣。结果便是某一关于发放营业执照的立法获得通过,实施权就被授予了行业委员会。这类组织无疑会受到执照持有团体的多方控制。不难想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进入该行业会受到诸多的限制,而且其索取的专门服务价格也会不断上升。这种自我管制很难说是否能够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