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自我实现预言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这种说法指的是以没有确凿证据的预方为契机,唤起一种新的行动,这种行动最终使起初的预言变为现实。
比如一个人说:“今天我可能过得很糟糕”,这也许会改变他今天的行为,于是他的行动就又验证了这个自我预言。这也许是种无意识的举动。而另一个人也许会用积极的方式验证自我实现预言,“我今天会过得很棒”,也许他今天的积极举动就会验证自己的预测 。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预言的自我实现”的解释是:“传播心理学用语,用来描述信秘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典例/自我实现预言
这一理论最著名的实验出自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和雅各布森(Jacobson)曾经做过的实验。首先,他们给一个中学的所有学生做一个IQ测试,然后告诉学生的老师一些学生的智商(IQ)非常高,并让老师相信这样的高智商足以让这些学生在来年的学习成绩中有个很好的飞跃。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高智商”的学生并非真的高智商,他们是被随机抽取的。随后的实验结果是惊人的:那些被老师认为“高智商”的学生在来年的学习成绩确实突飞猛进。
实验者把这个现象称为“自我实现预言”,因为原本智力表现相当的一群人,却因为老师对他们的期待不同,而有不同的成长速度。
这个实验只是一个经典例子,在近40年的后续研究中,心理学家在不同的环境中无数次证明这一理论的有效性。它的广泛应用性也使得这一理论成为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
应用/自我实现预言
罗伯特·默顿 在人际交往中,你是否听到过象“我看他/她就不顺眼”,“他/她对我有意见有偏见”等等这样的抱怨呢?怎么才能很好的融入到人际交往当中去呢?或怎么才能运行好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呢?这些问题已经超出这篇文章的范围,但是根据自我实现预言理论(Self-fulfilling prophecy),至少我们可以说,一个对别人的好的期望值和一系列朝这个期望值引导出的行为将是最重要的。慢慢的你会发现那个人正接近你理想中的那个人。这样一个良性的人际关系的自我实现的圈就形成了。简单说也就是: 你希望别人对你好,首先你要正确的对待他们---对他们好。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Self-fulfilling prophecy)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圈也能行成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在两性交往的后期或在男女朋友分手的前期,你是否经常能听到“他/她这不好,那不好”诸如此类这样的词呢? 一些男女朋友在这个时候会发现,原来关于他/她的一些好的个性,品质等都已经不在了。在心理学上,这一现象有个很贴切的名字-致命吸引力(fatal attractions)(In “fatal attractions”, the very qualities that once attracted you(“He’s so mature and wise”) can become the very reason you break up (He’s too old”))。同样在这里,我不能详细的列举出如何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永存的两性关系。但是我想自我实现预言理论或多或少对两性关系中的男男女女们有些启示。好的期待(如:成熟,美丽)和围绕着这些期待所引导的行为(列如:称赞-“亲爱的,这件事情你考虑得真周到”(成熟);“你穿这条裙子真好看”(美丽)),慢慢你可能会发现他/她可能就是你的理想爱人。因为他/她也在朝你认为的期待值前进。
自我实现承诺也能很容易地在现实世界的事件中被利用
如今互联网在制造恐慌和引发自证预言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2008年,一个网上谣言声称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心脏病发作。这个消息一散播开来,一个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苹果公司的股票下跌了超过2%,到达了当时17个月内的最低点。为什么?因为乔布斯作为苹果的首脑,被认为是不可替代的。人们认为没有了他,苹果公司将会遭受重创。苹果公司所遭受的损失其实部分来源于自证预言所造成的恐慌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并广泛为公众所知悉和应用。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一理论流行的原因在于其“实用性”而非其科学性。对于学术界的争论,我们可以不做过多的追究。评判这是不是一个好的理论,更多的还在于是否适用于你。
影响/自我实现预言
自证预言能够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正如罗伯特·罗森塔尔和莱诺尔·雅各布森的实验所证实的。老师的预期充当着自我实现预言的作用。
不恰当的自我实现预言会带来消极影响
他们访问了一所公立小学,告诉老师他们将用一种名为“哈佛技能获得变化实验”的方法来准确地预测他们的学生中哪些将会成为“天才”。当然,其实并不存在这种测试方法,研究者随机挑选了这些“天才”小学生。这个研究显示,老师的预期充当着自证预言的作用。毕竟,这些学生之间的唯一区别只存在于老师们的头脑中。果不其然,在学年末学生们参加一个智力测试时,被视为是“天才”的孩子(得到了老师很高的期许)比他们的同学表现出更明显的智力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