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是指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
自我妨碍的两种形式
1、行为式的自我妨碍
行为式的自我妨碍是指通过行动给自己的成功施加压力,是一种预先策略,发生在成功或失败前,如故意拖延、考试前不复习而热衷于玩乐、选择不可达到的目标等等。
行动式自我妨碍是个体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个体所能控制的对成功不利的行为策略,如学生在考试之前喝酒、吃药、减少努力以及设立过高的成就目标。
自陈式自我妨碍是个体在从事任务之前,为将来可能的失败寻找一系列不可控制的借口,一些可能会影响自己发挥水平的因素,如个体声称的测验焦虑、创伤性的生活事件和疾病等。
行动式自我妨碍虽然为可能的失败提供了更可信的借口,但由于做出了减少努力和练习的行为,使表现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自陈式自我妨碍只是为活动可能的失败提供了一个借口,这个借口可能并不存在,并不影响个体的努力与练习,对表现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因此不会减少个体成功的机会。
自陈式自我妨碍有可以分为:
(1)特质性自我妨碍
(2)情景性自我妨碍。
特质性自我妨碍类似于人格特质,普遍认为是一种病态的行为模式,而情景性自我妨碍只是在遇到了威胁个体的情境下才采取的行为模式,具有偶然性。
2、自陈式的自我妨碍
自陈式的自我妨碍是指过分夸大成功中存在的障碍,特别是一些具有状态特质性的事件,如考试焦虑、身体不适、压抑、抑郁等。
自我妨碍的两种功能
“自我妨碍”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它同时具备两种功能:
(1)它为失败的痛苦提供了自我保护;
(2)如果成功了则提供了自我增强。
自我妨碍的动机
对于自我妨碍的动机,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解释理论,一是一种自尊保护策略(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价值),二是一种自我呈现的印象管理策略(使他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价值)。
第一种理论
认为自我妨碍行为的基本动机就是保护自我价值,保护自尊,维护自我形象。个体会尽一切努力避免可能的失败或者改变失败的含义,自我妨碍策略就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手段。Berglas和Jones认为自我妨碍行为能削弱那些威胁个体自我价值的诊断性信息,从而减少这些信息对个体自尊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自尊是失败感的晴雨表,能够引发自我妨碍行为。Tice发现低自尊的大学生在担心与自我有关的任务上失败时,会运用自我妨碍策略以保护自尊,而高自尊的大学生则是在拥有相似任务上的成功经验时,运用自我妨碍来强化自己的成功。普遍认为低自尊的个体比高自尊的个体受到更多的威胁,因此更易进行自我妨碍行为。Rhodewalt的研究又发现不稳定自尊比稳定的自尊更易进行自我妨碍,并且,它们同自我妨碍的相关比高低自尊同自我妨碍的相关要高。
第二种理论
认为个体对自己在公众面前形象的关心超过对自己实际能力的关心,自我妨碍行为主要是一种保护和提高社会尊严的印象管理策略。Kolditz和Arkin发现被试在公开场合的自我妨碍倾向显著高于私下情境中的自我妨碍倾向。Covington的研究则表明:尽管个体在事后有充足的理由让他人相信表现差并不代表缺乏能力,但他们仍用“懒惰”等消极词汇来描述自己。Tice的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个体进行自我妨碍是为了保护自尊,维持公众形象,而高自尊的个体进行自我妨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增强公众形象。但也有研究发现,个体虽然在归因方面获益,但却被认为是不重视成绩并缺乏动机和上进心的。Ferrari和Thompson的研究发现:社会导向的完美主义者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因而在公开场合下更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在私人场合下则不一定;高个人导向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比低个人导向的完美主义者在公开和私人的情境下都更易于进行自我妨碍行为。
自我妨碍的这两种动机是不可分割的,从内部讲,主要是保护自尊,保护自我;从外部讲,主要是为了印象管理,维护自己形象。从自我妨碍的分类上讲,行动式自我妨碍更可能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因为确实做出了不利于成功的行为;而自陈式自我妨碍则更可能是出于印象管理的需要,个体并不减少实际的努力,因此并不减少成功的机会,成功了还会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失败了也有外部理由做辩护,确实达到了影响他人的目的。
自我妨碍行为的后果
自我妨碍行为产生的后果,可从对他人和个体的影响两方面来看。对于个体来说,大部分的研究认为,自我妨碍行为虽然能使个体当前免受负面评价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会降低个体的自信心,会增加个体的焦虑。Covington的研究表明,即使个体能使他人不对他们形成低能力的评价,他们也会对自己形成消极的看法,特别是对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过多进行自我妨碍行为,增大了失败的可能性,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减少对学习的兴趣,继而又会进行自我妨碍行为,陷入恶性循环中。但在实验条件下,自我妨碍者事先为可能的失败找到了借口,可以不必担心表现结果,而更加专注于活动本身,能提高表现。对于他人来讲,LuginbuhlJ和PalmerR发现,尽管他人没对个体的能力做出负面归因,却对这些妨碍者的印象不好,他们还发现,当个体进行了行动式自我妨碍却成功了的话,那么在他人眼里,他比那些成功了却没进行自我妨碍行为的人,拥有更加突出的能力。Rhodewalt的结果表明,行动式自我妨碍者比自陈式自我妨碍者在人格特质上得到了更低的评价。总的来说,与没有自我妨碍的人相比,自我妨碍者往往会得到他人更低的评价。
自我妨碍的性别差异
很多研究表明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存在着性别差异。Harris和Snyder指出虽然男女都使用自陈式自我妨碍,但只有男性使用行动式自我妨碍。Sheppard和Akin发现当男大学生被试认为当前任务能够有效评价能力时,倾向于使用抑制表现结果的音乐,而当前任务与预测能力无关时,他们会选择能提高表现结果的音乐。对于自我妨碍的性别差异的解释,最普遍的是因为他人对男女两性成败归因的不同造成的。人们往往把男性的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和运气等不稳定因素,而把女性的失败归因于能力。因此,即使女性采取了不努力等自我妨碍行为,他人还是会把她的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所以女性比男性较少的使用自我妨碍策略。
综上所述,二十多年来心理学家对自我妨碍现象做了很多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了解自我妨碍的类型、发生机制对于我们更好的生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学业自我妨碍的认识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应关注哪些学生更容易进行自我妨碍,应创造怎样的学习环境,设置怎样的学习目标等相关问题,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自我妨碍策略和归因的区别与联系
自我妨碍策略同归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自我妨碍是个体故意给自己的成功施加阻力,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归因策略。但归因是在成就结果出来后个体对这种结果所做的解释,自我妨碍是发生在成就行为之前,为了给预期可能的失败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不是对实际失败结果的事后合理化,正如李晓东教授所说的“自我妨碍是归因的基础,而不是归因的本身”。
例如,考试成绩差是由于缺少复习时间,这是归因,但如果故意游玩,以便把缺少复习时间作为可能发生的失败的借口,这就是自我妨碍行为。
“自我妨碍”是指有时人们给他们自己的成功设置障碍,有通过采取行动或者选择目标来提高对失败作外部归因的机会,从而避免或减轻失败的消极含义。
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归因策略。学生会有意地采取不努力等行为来妨碍自己的学业表现。这样在失败时避免对自己作缺乏能力的归因。自我妨碍的动机在于控制自我归因或他人归因。男性使用自我妨碍策略要多于女性。防御性的归因模式、成绩目标取向、低自尊争不确定性的评价反馈是导致自我妨碍的重要原因。
常有学生成绩越差,越是不学习。用“自我妨碍”这一现象来解释很有意思,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意识中的确是运用了这一策略。
有些成绩不良的学生,几乎完全放弃了主动学习的念头,他们上课总是开小差,或是睡大觉,即使老师告诉他说“这题就是明天的测验的第15题”,他们也充耳不闻,只是有时迫于压力应付一下老师做做样子。
学生不学习,考试会失败:很明显,他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用心的学习,而不是因为他的能力差。
为了不让学习成绩差归结于自己能力的不足,学生宁愿放弃努力学习。更有甚者,有的学生故意引起老师对他的公开批评,这种公开批评对这个学生来说有这样的含义:大家看见了吧,我真的是没有认真学习(这时教师批评学生不学习,正中他们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