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聂辉华

个人履历/聂辉华

聂辉华聂辉华聂辉华,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聂辉华于2006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9-2010学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从事一年博士后研究。他主要研究组织经济学,在ReviewofEconomics&Statistics、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EconomicsLetters、《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和《世界经济》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他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政企合谋、矿难等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他是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年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同年获得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2014年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作为《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学家茶座》等著名刊物的专栏作者,他的经济评论和经济散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多次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网络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新京报等国内外重要媒体的采访。 1997-200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学士
2001-200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经济学硕士(提前1年毕业)
2003-2006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
2009-2010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

学术兼职/聂辉华

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攻读博士的三年期间,他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和《管理世界》等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这一学术发表记录在国内经济学博士生中居于领先地位。此外,他还在《
中国工业经济》等其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十几篇。除了撰写严肃的学术论文,他还在《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学家茶座》、《读者》、《环球》、《经济学消息报》和《新京报》等报章杂志上发表经济散文和经济评论,其中部分文章被翻译为日文转载。根据权威的google
学术搜索引擎统计,聂辉华的学术论文引用率在35岁以下的青年经济学人中名列前茅。他还是《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国内最权威的学术刊物的匿名审稿专家。聂辉华致力于通过传播现代经济学推动
中国的社会进步,并对政府政策和社会现象发表评论。
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
博士论文作者,当年理论经济学类唯一的。

个人作品/聂辉华

主要论文

聂辉华聂辉华吕冰洋、聂辉华,2012,《中国分税制的契约性质、经济影响和改革》
聂辉华,2012,《最优农业契约与中国农业产业化模式》,《
经济学季刊》,即将发表
聂辉华、江艇和杨汝岱,2012,《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世界经济》,第5期
李金波、聂辉华,2011,《儒家孝道、经济增长与文明分岔》,
《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41-55 Jia, Ruixue, and Huihua Nie, 2011, “Decentralization, collusion and Coalmine Deaths in China ”, working paper
Wang, Xianghong, and Huihua Nie, 2011, “The Impact of Collective Wage Agreements in China : A Firm Level Study”, accepted by 2012 LERA Refereed Papers Competition and is among “Top 1o papers”
Nie, Huihua, Ruixue Jia, 2011,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the Ownership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working paper
聂辉华、毛学峰,2011,《从流通体制透视农产品涨价现象》,收入《中国通货膨胀新机制研究》,刘元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Hold-up, Property Rights, and Reputation”, 2010″Team Signaling and Collective Reputation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Optimal Sharing Rule “, 2010, with Jinbo Li, and Ji Shen.
“The Collusion between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Fi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with Jinbo Li, 2006.
聂辉华、贾瑞雪,2011,《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世界经济》,第7期
聂辉华、蒋敏杰,2011,《政企合谋与矿难: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经济研究》,第6期
Huihua Nie, Mingyue Fang and Tao Li, 2010, “China’s Value-added Tax Reform, Firm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5(3): 445-463
方明月、聂辉华、江艇和谭松涛,2010,《中国工业企业就业弹性估计》,《
世界经济》,第8期
李金波、聂辉华和沈吉,2010,《团队生产、集体声誉和分享规则》,《
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3期(6月)
聂辉华、方明月和
李涛,2009,《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以东北地区为例》,
《管理世界》,第5期
聂辉华,2008,《制度均衡:一个博弈论的视角》,
《管理世界》,第8期
聂辉华、谭松涛、王宇锋,2008:《创新、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基于中国企业层面面板数据的分析》,
《世界经济》,第7期
杨其静、聂辉华,2008:《保护市场的联邦主义及其批判:基于文献的一个思考》,
《经济研究》,第3期
聂辉华,2008,《契约不完全一定导致投资无效率吗?——一个带有不对称信息的敲竹杠模型》(博士论文Part II),
《经济研究》,第2期
聂辉华、杨其静,2007,《产权理论遭遇的挑战及其演变——基于2000年以来的文献》,《南开经济研究》,第4期(首篇)
聂辉华、
李金波,2006,《政企合谋与经济发展》,
《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1期(10月)
聂辉华,2006,《取消农业税对乡镇政府不同行为的影响: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分析框架》,
《世界经济》,第8期
杨瑞龙、聂辉华,2006,《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综述》(博士论文Part I),
《经济研究》,第2期
聂辉华,2004,《交易费用经济学:过去、现在和未来》,
《管理世界》,第12期
聂辉华,2003,《企业:一种人力资本使用权交易的粘性组织》(
硕士论文Part II),
《经济研究》,第8期

其他论文

尹振东、聂辉华、桂林,2011,《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的选择:政企关系的视角》,《世界经济文汇》,第6期
聂辉华,2011,《对中国深层次改革的思考:不完全契约的视角》,《国际经济评论》,第1期
聂辉华,2011,《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转变》,《教学与研究》,第1期
方明月、聂辉华,2010,《中国工业企业规模分布的特征事实》,《产业经济评论》,第2辑
方明月、聂辉华,2008,《企业规模决定因素的经验考察》,《南开经济研究》,第6期
聂辉华、李金波,2008,《资产专用性、敲竹杠和纵向一体化——对费雪车身-通用案例的全面考察》,《经济学家》,第4期
聂辉华等,2008,《竞争还是产权?——对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经验考察》,《教学与研究》,第1期
聂辉华、
李文彬,2006,《什么决定了企业的最佳规模?》,《河南社会科学》,第4期
聂辉华,2005,《企业布局脑体分离法》,《商界-中国商业评论》,第3期
聂辉华,2005,《新制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分歧与融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李海舰、聂辉华,2004,《论企业与市场的相互融合》,《中国工业经济》,第8期
聂辉华,2003,《企业的本质:一个前沿综述》,《产业经济评论》,第2卷第2期(12月),(硕士论文Part I)
李海舰、聂辉华,2003,《现代企业的脑体产业分离发展》,《中国经贸导刊》,第15期
李海舰、聂辉华,2002,《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中国工业经济》,第12期
李海舰、聂辉华,2002,《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及其战略选择》,《中国工业经济》,第9期
聂辉华,2002,《新兴古典分工理论与欠发达区域的分工抉择》,《经济科学》,第3期
聂辉华、李海舰,2002,《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观点的评析》,《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
聂辉华,2002,《与OECD比,我们还要走多远?》,《改革与理论》,第1期
聂辉华,1999,《需求不足,责任不在百姓》(本科2年级),《经济学家》,第3期

译著教材

《声誉、契约与组织》,聂辉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规制与发展》(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法]让-雅克
拉丰著,聂辉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公司财务和治理机制: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比较》,[美]唐纳德·H·邱主编,杨其静、林妍英、聂辉华和林毅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
《企业理论:现代观点》之第二、三、四章,杨瑞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评论散文

《西天取经的履约机制》,《经济学家茶座》,2012年第2辑(总第56辑)
《关于上访的四个故事》,《经济学家茶座》,2012年第1辑(总第55辑)
《大学校长和书记如何实现“黄金搭档”?》,与张彧、蒋敏杰合作,《经济学家茶座》,2011年第4辑(总第54辑)
《哈佛导师的武林大会》,《经济学家茶座》,2011年第3辑(总第53辑)
《中国改革:从摸石头过河到架桥梁过河》,《炎黄春秋》,2011年第11期
《不应对教师采取双重标准》,《科学时报》,2011年9月8日A1版
《校长和书记:谁是大学的“一把手”?》,与蒋敏杰、张彧合作,《经济学家茶座》,2011年第2辑(总第52辑)
《减少矿难的关键在于改革干部绩效考核制度》,与李金波合作,《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7月14日第四版
《限购令难以遏制房价涨势》,与李翘楚合作,《金融管理与研究》增刊《企业理财》,2011年7月
《复杂的理论也很有趣》,《经济学家茶座》2011年第一辑(总第51辑)
《国企应成为纠正市场失灵的良药》,《国企》,2011年3月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来龙去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24日,第11版
《产权不清,科斯不灵》,《经济学家茶座》2010年第六辑(总第50辑)
《哈特: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哈佛教授》,《经济学家茶座》2010年第五辑(总第49辑)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经济学家茶座》2010年第四辑(总第48辑)
《没有架子的哈佛教授》,《经济学家茶座》2010年第三辑(总第47辑)
《在哈佛感受“以生为本”》,《经济学家茶座》2010年第二辑(总第46辑) 《政府选择性执法与公民被迫维权》,《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12月
《斩断政企合谋的利益链条》,《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11月
《“钓鱼执法”彰显政府治理结构错位》,《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10月
《中国版“常春藤联盟”流于形式》,《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10月
《威廉姆森:“交易费用”如何可证伪》,《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10月
《如何避免对下属赏无可赏?》,《经济学家茶座》2008年第五辑(总第37辑)
《穷人和富人的竞争》,《经济学家茶座》2008年第三辑(总第35辑)
《医生比经济学家更高尚吗?》,《经济学家茶座》2008年第二辑(总第34辑)
《权威教材会不会破坏学生的创造力?》,《经济学家茶座》2008年第一辑(总第33辑)
《用明线规则完善劳动合同法》,《西部论丛》2007年第12期
《十年乡村》,《经济学家茶座》2007年第六辑(总第32辑)
《什么才是和谐社会?》,《经济学家茶座》2007年第五辑(总第31辑)
《谁在搞臭中国经济学家?》,《经济学家茶座》2007年第四辑(总第30辑)
《学好经济学对研究生找工作有用吗?》,《经济学家茶座》2007年第三辑(总第29辑)
《姓什么会影响你成为经济学家吗?》,《经济学家茶座》2007年第二辑(总第28辑)
《为什么中国人多经验而少理论?》,《经济学家茶座》2007年第一辑(总第27辑)
《交友的境界和博弈的均衡》,《经济学家茶座》2006年第四辑(总第26辑)
《质疑央企市场化考核》,《
人力资源》2006年12月(总第241期)
《大陆高校:没有一流待遇,哪有一流水平?》,《经济学家茶座》2006年第三辑(总第25辑)
《政府应从制度上为农民分散市场风险》,《中国改革报》2006年8月17日
《从人间消失的一亿女性》,《经济学家茶座》2006年第二辑(总第24辑)
《再论“三个和尚没水喝”》,《经济学家茶座》2006年第一辑(总第23辑)
《旅游业越好,教育业越差?》,《经济学家茶座》2005年第四辑(总第22辑)
《报纸为什么不免费发送?》,《经济学家茶座》2005年第三辑(总第21辑)
《挑战所罗门国王的智慧》,《经济学家茶座》2005年第二辑(总第20辑)
《道德:经济学的“黑洞”》,《经济学家茶座》2004年第4辑,总第18辑
《王小石事件:凭什么让证监会背黑锅?》,新华社《环球》2004年第24期(新华网、新浪网转载)
《上海磁悬浮:将做秀进行到底》,新华社《环球》2004年第23期(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网站日文转载)
《江南日记》,《经济学消息报》2004年11月19日(No.620)第四版
《“刘翔读博”与“李约瑟之谜”》,新华社《环球》2004年第22期(新华网、搜狐网转载)
《“上海办证”与传媒造假》,新华社《环球》2004年第21期(新华网、新浪网转载)
《史美伦:制度先遣者的代价》,新华社《环球》2004年第20期(新华网、新浪网转载)
《理性看待“郎咸平事件”》,新华社《环球》2004年第19期(新华网、新浪网转载)
《统计与猫》,新华社《环球》2004年第18期
《定价的学问》,《经济学消息报》2004年8月27日(总第608期)
《童年的梦》,《经济学家茶座》2004年第3辑(卷首语),总第17辑
《一个大陆学生心中的杨小凯》,《经济学家茶座》2004年第3辑,总第17辑
《德隆事件拷问学者良知》,新华社《环球》2004年第16期(新华网、新浪网转载)
《车牌拍卖:上海市叫板商务部的背后》,新华社《环球》2004年第13期(新华网、新浪网转载)
《质疑无偿献血制度》,新华社《环球》2004年第12期(被《
南方周末》等重要媒体报道)
《发展经济的关键是培育企业家》,《经济晚报》2004年4月26日16版
《为何“自古红颜多命薄”?》,《经济学家茶座》2004年第1辑,总第15辑
《天妒英才杨小凯》,《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2月12日
《另类新经济:不确定时代的逐利行为》,新华社《环球》2003年第22期(《读者》2004年第3期转载)
《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家茶座》2003年第4辑,总第14辑
《南海目击与假说》,《经济学消息报》2003年5月30日7版
《杨小凯:华人经济学界的“骄杨”》,《经济学家茶座》,2003年第2辑,总第12辑,收入《经济学家茶座》精华本
《校园爱情: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学家茶座》2002年第4辑,总第10辑,收入《
婚姻爱情经济学》
《虚弱的多数》,《改革与理论》2002年第7期
《转移的财富》,《经济学消息报》2002年4月26日头版
《面对入世:中国经济学家准备好了吗?》,《经济研究资料》2002年第3期
《重庆与普通话》,《经济学消息报》 2001年11月16日 (NO.463)
《手机选号费:到底该不该取消?》,《改革与理论》2001年第11期
《并购浪潮影响深远,寡占时代悄然来临》,《经济学消息报》 2001年9月14日 (NO.454)
《从清华北大教育拨款谈起》,《经济学消息报》 1999年7月16日 (NO.341)

学术活动/聂辉华

课题

主持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课题“契约失灵的原因以及治理方式”(200903)
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对不完全契约理论中投资效率悖论的解释”(06XNB023)
2012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地区制度质量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12YJC790143)
2011年,主持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委托课题“物联网及云计算产业发展环境推动研究项目——移动互联网和车联网产业价值与制度研究”
2011年,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课题“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央、地方和企业博弈”
2010年,参与姚洋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及其趋势研究”(09&ZD020)

会议

“Grossman and Hart at 25” conference, June 24-26, Brussels, Belgium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the Ownership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presented on CES China Conference, June 17-19, 2011, Beijing, China
“Does Contractual Incompleteness Necessarily Lead to inefficient Specific Investment?”, presented on CES Changsha Annual Meeting, July 28-30th, 2007, Changsha , Hunan , China
“The Collusion between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Fi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Jinbo Li, presented on 2006 Far Eastern Meeting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July 9th-12th,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 Supplement to the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n China”, presented 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framarginal Analysis and Chinese Economy, by Fudan University and Macau University, 14-15th, July, 2002
2011年9月,参加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并宣读论文,辽宁大学
2011年7月,参加“可持续发展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并宣读论文,中国人民大学
2010年4月,参加《哈佛中国评论》(Harvard China Review)年会并担任经济单元主持人,哈佛大学
2009年6月,主持第一次“微观经济理论论坛”,中国人民大学
2009年6月,参加第四届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YES)并宣读论文,中山大学 2008年11月,参加首届中国经济金融和管理论坛并宣读论文,
深圳大学2008年10月,参加“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高层国际论坛”并担任嘉宾,
北京大学(CCER)
2008年10月,参加第二届
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YES)并报告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12月,参加第一届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YES)并报告论文,南开大学2005年10月,参加2005年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并报告论文,北京
2005年9月,参加第五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并报告论文,大连

讲座/授课

2012年5月25日,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为本科上做讲座“从契约理论思考中国改革”,为教师及研究生报告论文“Decentralization, Collusion and Coalmine Deaths in China”。
2011年11月27日,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硕博连读班讲授“组织经济学前沿——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进展”。
2011年11月17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seminar报告论文“Decentralization, Collusion and Coalmine Deaths in China”
2011年5月25日,赴北京密云县为中航工业集团中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某干部培训班讲授“博弈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最优薪酬设计”
2011年4月6日,赴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做讲座“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2011年3月23日,在人大财金学院“财税论坛”报告论文“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the Organizational Form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2011年3月9日,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学院做讲座“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March 30, 2010, “Hold-up, Property Rights, and Reputation”, Brow-bag semina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Harvard University
2009年6月3日,赴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做讲座“生动的经济学和规范的经济学论文” 2010年3月31日,“reputation, holdup, and property rights”,哈佛大学经济学系
2008年10月10日:“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组织治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2008年7月:“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进展”,“全国企业理论前沿与中国制度变迁”研究生暑期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2008年3月18日:“直面现实的经济学研究——谈谈如何写作经济学论文”,对外经贸大学2007年6月13日:“政企合谋与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06年12月25日:“契约不完全一定导致投资无效率吗?”。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5年10月:“契约理论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05年8月:“新制度经济学”(短期课程),湖南湘潭大学商学院经济学试验班
2004年12月:“国有企业改革: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2003年11月:“企业理论与产权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荣誉奖励/聂辉华

中央组织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12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8年)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中国人民大学第七届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比赛特等奖(2005年)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