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翁史烈

基本信息/翁史烈

翁史烈(照片1)
  人物:翁史烈
  性别:男
  任教专业: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在职情况:在
  所在院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叶轮机械研究所
  代表性著作:燃气轮机性能分析;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
  代表性论文:基于热力参数的燃气轮机智能故障诊断;湿空气透平循环流程优化分析
  所教课程:
  研究方向:热力系统的稳态动态性能及计算机仿真

人物简介/翁史烈

  他曾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董事长、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长、上海市第四届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上海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现兼任上海市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主任。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2年原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持承担了我国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多用途改型研制。开拓我国新一代热力发动机,提高

现代化水平。研制成我国第一台陶瓷绝热涡轮复合柴油机原理样机,完成了我国第一批增压器陶瓷涡轮转子的设计和试验台建设。在他的主持和组织下,从80年代初起,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了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动力机械重点实验室。他组织、主持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奖多次。
  翁史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在高教战线辛勤耕耘五十余年。他在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期间,积极推进高校管理制度综合改革,提出了“宽厚型、复合型、外向型”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调整实施学校综合性学科布局,开辟交大闵行校区并完成一期建设,开创了多层次、多模式的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以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多方位集资办学”的新路子,为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一流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翁史烈主持承担了我国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多用途改型研制。开拓我国新一代热力发动机,提高现代化水平。研制成我国第一台陶瓷绝热涡轮复合柴油机原理样机,完成了我国第一批增压器陶瓷涡轮转子的设计和试验台建设。在他的主持和组织下,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了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动力机械重点实验室。他组织、主持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奖多次。
  1995年当选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经历/翁史烈

翁史烈(照片2)
  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62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副主任、系主任。
  1981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1984年2月至1997年6月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1982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1992年当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事迹/翁史烈

依然“师者本色”

  从1952年从交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算起,翁史烈担任教师已经整整56年,岁月让他鬓染风霜,也把“师者”的烙印深深地印在了他身上。1997年离开交大校长的岗位后,翁史烈并没有让自己开始“养鱼栽花打太极”的养老生活,反而更忙了。没有行政事务的羁绊,翁史烈还原了作为老师、作为院士的本色,忙科研、忙教学、忙社会事务,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早已年过古稀,身体也不是非常好,但翁史烈一直亲自带研究生。而他的研究生们也都知道,在翁史烈这里,是不大好蒙混过关的,一定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翁史烈常常强调的是,宁可水平低一点,但一定要老老实实,不能弄虚作假。一次,一个研究生交上来一篇东拼西凑的所谓论文,翁史烈气坏了,把学生找来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学生没有想到自己的“杰作”会被老师看出破绽,更没有想到,翁史烈院士会亲自找他谈心,亲自给他修改论文,惭愧之余,对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佩服不已,自己的学习态度也认真了很多。翁史烈的学生们都知道,想让翁史烈满意,最好的做法,就是通过在实验室里的亲手实践后,交出一篇扎扎实实的论文。很多学生曾经感叹经常在实验室里非常辛苦,实验后一定要交出实验报告的做法呆板而枯燥,但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却发现,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年养成的“动手+思考”随后记录成文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始终受益。
  翁史烈院士为本科生上课的事情,一直在学生中传为美谈。多年来,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年新生的第一课,翁史烈都不会推辞。每个学期,他还会给学生们不定期地做一些报告、讲座。身边的亲人朋友有时怕他太过于辛苦,劝他少做一点,他却执意不肯。不但不肯,他还要事先作大量的准备工作,使听课的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交大的学生要了解国情,了解领域内的最新动态,知道自己学习的意义。”这样的话,常常成为翁史烈讲座和报告中的“开篇导语”,还有一句话也是翁史烈经常挂在嘴边告诉学生的,就是“想舒舒服服成就大业,没门”!
  获得上海市教育功臣荣誉后,翁史烈院士把20万元奖金捐给了学校的基金会,这样,他个人捐设的奖励基金已有56万元,全部用来资助学校动力学科中优秀而家庭贫困的学生。对于此事,翁史烈院士直说“不值一提”,他在为此给校基金会领导的短信中抒发了作为师者的肺腑之言:“对学校而言,区区小数确实微不足道,但对个人而言,这却是教师期望学生茁壮成长的一点心意。”
  翁史烈院士还把眼光投向青少年创新教育这一基础性事业。当年和杨振宁共同发起万利达青少年发明奖的翁史烈,还是上海市青少年头脑奥林匹克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无论教学、科研、事务多么繁忙,他都要抽出时间担任市青少年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的评委和嘉宾,鼓励青少年积极亲自动手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他寄予厚望:创新思维要从娃娃抓起,我们不仅要培养奔驰的骏马,更要培育驰骋的思想。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每当修改完一篇学生论文,想到学生可以从中受益;每当结束了一次讲座,看到学生高兴的笑脸,翁史烈就觉得格外振奋,也觉得肩上的担子依然分量不轻——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校长的职务可以退休,作为教师的责任却不会减退,“我要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贡献一点力量。”翁史烈院士一直这样说着,也始终这样做着。

“不坠青云之志”

  1995年成为工程院院士的翁史烈,至今仍担任着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主任,与其他院士一起,活跃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科技领域,积极开展能源、环境科技的普及和咨询,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众所周知,上海是一个水质型缺水的城市。90年代以来,上海夏季气温屡创新高,对自来水的需求也一再创历史最高纪录。但是,作为上海的水源,黄浦江上游来水日趋枯竭,中下游污水上涌,自来水水质下降,上海一再敲响水源紧缺的“警告”。翁史烈院士会同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的其他院士,对上海的取水水源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最终形成了到长江口青草沙取水的方案。2005年12月,国内9个相关学科的26位资深专家对青草沙水源地方案进行了评估论证。2006年1月,“扩大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青草沙水源地……”被正式列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7年,上海市政府投资人民币160亿元开始“青草沙”水源建设。预计2010年,上海市民将喝上来自长江的优质自来水。“那可都是优质的二级水源哦”,提起这个过程,翁史烈院士脸上露出了孩子般得意的笑容。
  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了雪灾带来的电力供应危机,上海市虽然没有其他省市那么严峻,但是电力行业的形势也不容乐观。翁史烈院士和中心的院士们居安思危,又很快起草了《关于加强上海电力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的建议》,已经送呈政府及有关部门。上海院士中心,在全国同类组织中是最活跃的一个,院士们每年都要开一个大会,平时也经常在一起交流,遇到重大的问题就一起讨论,组织专题报告,开展系列学术沙龙,举办东方科技论坛、为政府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上海市合理、高效使用天然气”、“上海市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工程对策”、“淮南煤电一体化基地总体规划”、“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地质环境问题”等大型咨询会相继举办,院士专家的真知灼见为上海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我们称赞翁史烈院士“壮心不已”,老院士却谦虚而幽默地表示:“把院士们的聪明才智融合到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科教兴市主战略中,是院士中心的‘中心工作’”。同时,他也殷切期望,交通大学的院士们、教授们要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院士们和资深的教授们应该更加活跃,更多发出声音”,翁史烈院士语重心长地说,“一方面,这是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我们学校的声誉,提高在学生中的影响和信任。”“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这个方面,翁史烈院士已经身体力行,起到了表率作用。

关注“国之大事”

  “能源,国之大事也”,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各国发展中十分重视的方面。“率先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引入传统动力机械领域”的翁史烈院士,以一名老科学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年来一直在这个“国之大事”的领域深入探索。
  “淮南煤电一体化基地” 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今科学合理使用能源的典范。这个工程源于2003年。安徽煤炭资源丰富,具有建设大煤矿、大电厂的优势,其中最为突出的优势在淮南,与巨大的煤炭产能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尴尬的运输能力。淮南煤炭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多次到翁史烈院士的办公室拜访,寻求科学高效利用能源的方案。翁史烈召集中心的院士们对此进行集体论证,院士们通过论证一直认为:上海要在“煤炭资源丰富,输电距离适当”的地区寻找稳定可靠的“新能源”,建立煤电联产新机制,充分发挥联动效应,才能确保能源安全。由此形成的《淮南煤电一体化基地总体规划》咨询报告被呈送上海、安徽两地政府和有关部门。2004年,上海市发改委和安徽省计委签署了《开展电力长期战略合作协议》,2005年7月,国家“皖电东送”工程正式启动。“皖电东送”已被纳入国家“十一五”电力规划和华东电网“十一五”规划,根据测算,这个规划每年可节约3.3亿元。
  诚如翁史烈院士所说,“只有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制、机制的综合思考中,才有可能从科技的角度提出中国能源发展的思路”。
  在“综合思考”之际,翁史烈院士还提出了“要尽可能地发展可再生能源,从科技创新层面和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的新思路。近年来,翁史烈院士频频出现在各种能源的会议和论坛上,为新能源的研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声疾呼。在2008年7月的“世界能源趋势与上海节能进程”专题研讨会上,翁史烈作“中国能源现状与发展”的专题演讲,分析中国能源的实况;指出虽然2050年后全球将有四大能源替代方向,但现阶段(2008年-2030年),科技研究与开发重点还是应放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能源结构多样化,可再生能源由辅助走向主流;提高能源系统总效率,包括采集、转化、终端利用效率三个方面。
  “科技创新是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2005年6月,交大整合相关学科的力量成立了能源研究院,翁史烈院士出任名誉院长。交大能源研究院是上海交大全校范围内的能源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保持与发展上海交大在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学科方向上的优势,同时大力开拓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后续能源与新型动力系统新学科方向,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和优势学科;同时致力于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撑。作为一名能源研究方面的专家,翁史烈院士牢牢地把握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1995年至2003年期间,翁史烈院士先后兼任过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长、上海市第四届科协主席、上海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理事长等学会、协会的领导工作,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正如他获得上海市教育功臣的获奖词所言:“他的目光始终领先于人们的脚步……作为科学家的他,率先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引入了传统的动力机械领域;作为校长的他,大胆改革学科布局结构,确定了今天交大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战略格局……如今,年逾七旬的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国家新能源的发展。”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2008年校庆时,在学习江泽民同志《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座谈会上,翁史烈院士在发言的最后,引用了这句诗词。作为一个对国家能源大计朝思暮虑的科学家,作为一个一辈子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育家,翁史烈院士虽然已经“退居二线”,却依然紧紧联系着科技、社会和教育的“一线”与“前沿”。他排得紧紧的时间表,他节奏紧凑而且不停的步伐,他沉静的面容下火山般蛰伏的激情,他厚厚的镜片后殷切而期待的眼神,似乎都在说:责任重大,时间紧迫,只争朝夕。
  仿佛看见苍松傲雪,我们惟有肃然起敬。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