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统战
经济统战是指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立足统一战线职能与优势,通过运用统一战线资源和发挥经济影响力,推动经济发展和增进大团结大联合的统战工作。
经济统战的内涵
经济统战是统战和经济契合的产物,是统一战线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表现形式。
(一)从经济统战思想的发展脉络看经济统战的涵义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亲自做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士的工作,团结有利于革命的因素和力量,争取了人心,促进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重性的特点,对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解决了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的重大矛盾,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陈云同志是我党经济统战的杰出代表。建国初期,陈云在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中,重视维护和发展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战关系,更注重从经济角度看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战关系。陈云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懂技术,有管理经验,应放到重要岗位上加以重用,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广泛发挥他们在建设中的作用,才能使统一战线更有力量,才能为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证。这些都是经济统战思想的萌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我们党的经济统战的思想逐步形成。邓小平阐明了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优势和潜力,在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把非党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工作对象,是为了承认差别,照顾他们的特点,发挥他们的专长。因此,对非党知识分子废止过去实行的“团结、教育、改造”方针,实行政治上的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充分考虑这方面统战工作的组织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工作方法上的灵活性,使之成为一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邓小平十分重视海外经济统战工作,认为目前在海外的几千万同胞中有不少是从事工商贸易和其他经济工作的,其中一些人不但经济上有实力,而且在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声望、学术上有造诣,我们要主动与他们交朋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支持他们来国内投资、经商、办学,为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牵线搭桥;在做海外经济统战工作时,要注意策略和方法,可以实行一些特殊政策,做到双方互利,为发展经济服务;等等。1988年5月,中央明确了经济统战的方针、任务、范围和对象。
江泽民同志则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深化了对非公制经济人士的认识,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奠定了基础。江泽民同志还十分重视做好港澳台和海外同胞的经济统战工作,在多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以及党的重要会议的报告中都强调,要加强对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的经济统战工作,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振兴服务。而胡锦涛总书记更是强调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作用,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献计出力。
从以上经济统战思想的发展脉络来看,经济统战的外延和内涵,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不断深化,从最初的团结经济代表人士,到做好经济领域统战工作。今天,经济统战是指: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壮大和巩固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统一战线的独特作用与价值,也即以统战促经济,以经济发展统战。
(二)从新时期经济统战的时代背景看经济统战的涵义
从国内情况看,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凸现、社会问题日益增多。需要更加精心和更加扎实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更加充分和更加广泛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和更加有效地处理和化解各方面的矛盾,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集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上来。
从国际情况看,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新浪潮,在给我国提供巨大发展动力和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金融危机使我国面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加大了对世界各种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促使世界经济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加快,有关国家之间为争夺资源和市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摩擦增多。这对中国继续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需要在保持经济发展和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对外合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开拓进取、积极应对。现阶段,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合作,这也正是发挥经济统战作用,为中国在国际统一战线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关键时候。
因此,从经济统战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要求经济统战不仅仅是发挥现有的优势和功能,做好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更不仅仅是指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而言,而是要整合优化经济统战资源,凝心聚力,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统筹整合经济统战各种要素,合理配置经济统战资源,实现经济统战结构功能的优化,建立并逐步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结构与新机制,从而实现新的价值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今后大规模的开展国际经济合作贡献力量。总之,新世纪、新阶段的经济统战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更是一个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其涵义为:经济统战是统一战线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合理配置各种统战资源,建立完善新的统战结构与统战机制,良性调节统一战线内部各种关系和利益,自觉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方式方法的总合。
经济统战的特征
通过以上对经济统战涵义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新时期,经济统战具有4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社会性。经济统战是以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华儿女为社会基础并源于他们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和更多的自觉的行动。二是经济性。经济统战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生命主线,实现了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职能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的有效对接,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发挥了统一战线空前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凝聚力,进而将其转化为发展动力的过程,也是将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过程。三是先进性。经济统战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先导和根本核心,注重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统筹协调、创新工作理念,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协调和处理各种关系,积极整合统一战线各方面资源和政府部门、金融、高教等各种社会资源,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健康发展献智力、增合力、减阻力、添助力。四是广泛性。经济统战涵盖了统一战线各个领域,突出的是经济和发展,它是通过调动统一战线各个方面的力量,整合统一战线的所有资源及相关的社会资源,发挥特有的民主协商、合作共事的政治优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资源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优势.尊重团结、引导帮助的服务优势,通过大团结大联合,共同致力于经济建设。
经济统战的优势和功能
经济统战是经济和统战契合的产物,是统一战线最终的落脚点,具有特殊的优势和功能。
1.促进发展。经济工作是全党工作的中心,也是统战工作的中心,经济统战工作恰恰是统一战线与中心工作的最佳结合点。通过经济统战工作,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团结带领广大统战成员,把精力集中到促进经济科学发展上来。同时,通过加强内引外联,动员争取海内外经济实力强、政治影响大的各界知名人士、海外华侨华人利用自身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积极参与新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在站位中心、服务大局的中体现统一战线价值、彰显统一战线实力。
2.维护稳定。运用统一战线的协调功能,做好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集团中代表人士的工作,消除矛盾,减少摩擦,增进团结,促进各项改革措施、发展规划、法规制度的顺利实施。通过经济统战工作,能够进一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正实现大团结、大联合,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减阻力、添合力;能够发挥统一战线调整关系、化解矛盾的作用,营造一个党派和谐、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各阶层人士心情舒畅的外部环境,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建言献策。统一战线联系广泛、智力密集,拥有大量专家、学者、高级知识分子,素背‘人才库”、“智囊团”之称。经济统战通过团结和引导统一战线成员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就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开展调研、视察等,找准履行职能与促进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积极建言献策,为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贡献力量。
4.凝聚力量。统一战线的根本职能是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凝聚各个阶层、方方面面人士的人心,把他们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团结在党的周围,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经济统战发挥这一职能,使统战系统的人才智力优势得到进一步凝聚、整合和发挥;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权益一得到协调,利益群体之间的分歧与对立得到一一化解,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转化消极因素,实现大联合、大团结,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