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经济结构失衡

什么是经济结构失衡

经济结构失衡是指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经济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经济系统、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持续偏离均衡水平而使经济系统走向无序的一种状态。

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

经济结构失衡是经济结构演进中的一种非正常状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是经济失衡的一种,但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居民收入和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我国总体经济趋势还处在中高速增长阶段.但增长的速度已经趋于缓慢。同时.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还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的现象 近十年的相关经济资料显示.我国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低于人均GDP的增速.居民收入占我国GDP的比重也呈现下行趋势。反观我国的国有企业和我国的政府这两者的收入却超过GDP的增速。

(二)诸多产业投资过度,造成产能过剩。产业过度投资也可以理解为产业盲目投资.盲目投资产业直接造成我国的产能过剩。这不仅不会带来经济增长.还会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浪费我国的自然资源。破坏我国的环境。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是有很多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

(三)巨额经营项目盈余及其低效利用。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国家开始制定多种政策刺激国内民众消费.以此调整现有的经济结构.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现阶段,政府应该解决巨额经营项目的相关问题。我国在2009年经济危机时。外贸出口量超乎想象的跌落,并在2010年10月份出现了首次贸易赤字。这说明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于巨额经营项目的利用效率极低。

(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资源超限开发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环境资源却相对紧缺.而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

经济结构失衡的措施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动态调整机制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彻底摒弃“唯GDP论”的经济增长和政绩考核方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盲目追求增长速度,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战略选择上,变以往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消费主导型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并完善对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激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达到投资、储蓄与消费的动态平衡;在促进经济发展手段上,改变经济增长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依赖,提高人力资源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走集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2.逐步变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为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在充分发挥各地区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实现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有效性

1.建设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小型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从而借助资本市场使我国中小企业摆脱融资难的困境。

2.力口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经济运行中要严格规范政府行为,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一些大型国企“与民争利”。政府应减少对金融和自然要素价格的管制,凡是属于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政府应不再“管理”和“审批”,确保在市场不失灵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资源配置功能。

(三)加快制度体制创新,为经济均衡发展创造有利政策环境

1.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体系,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教育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加大对“三农”的财力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支出体制。

2.加快环境资源制度建设。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环境税试点工作,从法律制度层面上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明确界定我国自然资源的产权归属,建立适当的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实现市场机制对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3.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增加居民收入。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合理、公平,不仅是实现内部经济均衡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4.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国家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有效整合中央、地方科技资源,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推进科研机构市场化、国际化;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提高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从而以科技创新助推我国经济快速稳步增长。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