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经济系统论

经济系统论概述

经济系统论是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结构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数学描述的一门学科。

近些年来,经济研究中系统的提法开始流行,这是经济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所谓系统,是指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体(集合)。经济系统比物理学,生物学、工程学上所说的系统的范围要广大得多。因为在经济活动中,自始就有人的参与。从一般的意义上说,经济系统指的是多要素存在于其中,但在遇到干扰时,仅从单个要素出发很难考虑其行动。因此,经济系统是一个综合概念。

经济科学应用系统方法,是从自然科学引进的。一般认为,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格·贝塔朗菲是系统论的创始人。早在20年代,他就不满足于生物学上的传统研究方法,为此,他提出了“机体论”概念,强调要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考察。1934年,他出版了《现代发展理论》一书,批判了机械论的“简单相加”和“被动反应。等观点,提出了“机体系统论”概念。1945年3月,他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论》的重要论文,但由于战争的原因,他创立的系统论未引起重视。直到1947-1948年,他在美国再度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经济学分支学科
部门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保险学
不确定性经济学
保险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财政学
产权经济学
畜牧业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
供应链物流学
第三方物流学
灯塔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服务经济学
非生产领域经济学
分销物流学
风险经济学
法律经济学
房地产经济学
非稀缺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规模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公司金融学
工程经济学
规制经济学
工业经济学
国土经济学
国防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
国际统计学
过剩经济学
国际金融学
公共管理学
宏观经济学
海洋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后勤学
混沌经济学
护理经济学
宏观信息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结构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
经营经济学
经济动力学
公共财政学
计划经济学
经济预测学
基本建设经济学
激进派经济学
金融学
金融工程学
实验金融学
金融市场学
经济控制论
价格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
建筑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
经济伦理学
近代统计学
经济地理学
经济社会学
家庭经济学
军事经济学
经济政策学
家政经济学
科学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空间经济计量学
快乐经济学
空间经济学
开发经济学
会计公共关系学
理论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劳务经济学
流通经济学
林业经济学
劳权经济学
马歇尔经济学
民生经济学
民族经济学
描述统计学
农村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
能源经济学
农业生产经济学
新经济地理学
品牌生态学
品牌经济学
品牌学
区域经济学
穷人经济学
企业物流学
企业经济学
契约经济学
歧视经济学
气象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
人事管理经济学
生产力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
实验经济学
神经元经济学
商品运输学
商业经济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
生物经济学
商品学
数理统计学
水利经济学
商业地理学
投入产出经济学
推断统计学
统计学
土地经济学
图书馆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
物流管理学
物流学
物流技术学
物流会计学
物流经济学
维基经济学
物资经济学
污染经济学
微观信息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
心理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现代物流学
宪政经济学
行为金融学
现代金融学
心理统计学
新货币经济学
新政治经济学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信息系统经济学
运输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邮电通信经济学
渔业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
中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电子商务物流学
资源经济学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战争经济学
知识产品经济学
转轨经济学
综观经济学
自然资源经济学
质量经济学
自然灾害经济学
知识经济学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导致了系统论的深化。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普里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联邦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协同理论”,为系统论提供了数学的框架。

对“一般系统论”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还有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逻辑学家拉波波特等。他们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按照系统的等级加以分类,这些分类的对象,不管它<r丁是属于动物,社会阶层,商品或分子,都可以作为不同学科的共同课题——系统来加以研究。

系统论中所说的系统,是指一个要研究和处理的对象,一部机器、一项工程、一个学校、一个工厂、一个城市,一个乡村、一个机关,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里所说的“体系。,也就是指的。系统”。

经济系统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经济系统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经济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范围和发展规律;(二)系统分析方法论和技术,包括系统工程、系统管理,数学模型和运筹学,以及规划论,博奕论、排队论等技术及其应用;(三)系统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四)生产力系统论;(五)生产关系系统论;(六)经济活动系统分析(总体);(七)生产过程诸环节系统分析(局部):(八)人口问题系统分析,等等。

经济系统论的层次

经济系统论所说的系统,包括三个层次: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微观经济系统是企业或经济单位,在西方经济学中称为厂商(firm)。企业借以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力三要素,各种要素互相结合就形成一个系统。中观经济系统的构件是各个部门或各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如工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交通运输生产力,科技生产力,各个部门又继续细分为子部门的生产力。从地域上说,如一个省的生产力,一个协作区,特区的生产力。中观经济系统的范围一旦确定,宏观经济的界限也就十分清楚了。它是以整个社会作为考察范围,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只是它的子系统。宏观经济虽然也包括微观经济,但只是在内容上包括,并不是考察的对象和侧重点。微观经济系统的下限是企业,上限是不固定的。企业是经济原子,但也只有相对的意义。这好比物理学上的原子,近代科学的发现证明,原子是无限可分的。原予核和电子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同样,原子核和电子也不是最小的基本粒子,它还可以继续细分。微观经济系统中包括的各种要素、生产工具、劳动者的技巧,都是一个不可穷尽的微观世界。

宏观经济系统的下限是整个社会,而上限也是不可穷尽的,正如宏观世界不可穷尽一样。太阳系可以看成是一个宏观世界,但在天文学中它只不过是银河系边上的一个小小岛屿而已,而在银河系之外,还有各种河外星系,构成一个庞大的天体总星系系统。宏观经济系统类似宇宙星系,它的范围十分广大。比如,伴随近代科学技术出现的信息革命,就是一个新崛起的生产力系统。国外在60年代中期,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情报自动编排,检索,,建立许多情报中心、数据处理中心以及跨国的联机情报网。目前至少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搞自动化翻译,如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的中译英系统已将我国的数学和物理译成英语,翻译一页,只需要15分钟。科学技术发展的大量事实表现,宏观经济系统是开放性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界限。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