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科学领域经济学
经济科学领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科学领域里的各种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及其规律、寻求提高经济科学工作效率和科研经费使用效果有效途径的科学;也就是说,经济科学领域经济学讨论的是经济科学有没有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优分配和利用、有没有利用经济原则来从事经济科学的研究、教学和运用工作,或者说,经济科学不但要来指导和检验其他物质生产领域里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经济的原则,相应,也要利用这些原则检验自身是否以身作则、符合经济原则。
经济科学领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经济科学领域经济学把经济科学的教学和研究等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来考察,对其各个方面,包括规则、组织和管理等从经济角度去考察。因此,经济科学领域经济学既要研究教学科研活动领域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又要研究该领域与社会其他领域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经济学知识、成果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具体地说有以下内容。
(一)经济科学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科学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进步的作用是巨大的。宏观上,当一社会形态发展到后期,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时,人们都程度不同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调整或废除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从而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如果能认识到这一客观经济规律,认真学习这一规律,并且能自觉运用这一规律,及时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快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我们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自觉运用这一经济学常识的一种体现,众所周知,十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再比如,社会主义国家每制订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无一不是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为主要依据,也只有在这样的计划指导下,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做到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于国民经济各部门,避免浪费,充分挖掘生产潜力,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从微观方面看,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首先取决于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这既包括对人的管理,对物的管理,还包括技术管理。要真正做到这些,就离不开《企业管理学》、《投入产出法》、《技术经济学》等经济科学学科的学习和指导。再如河北造纸厂厂长张兴让创立的《满负荷工作法》,是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运用这一方法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力,经济效益显著,并在全国得到推广。还有上海宝钢引水工程,因为进行了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经济学论证,使工程投资节约5000万元。由此可见,经济科学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对社会经济有着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二)经济科学领域人力物力(出版社、出版物等)的设置及分工布局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在经济科学领域里的人力物力投入是很有限的,许多方面特别是在应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等领域的投入几乎是空白,使我国的经济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指导阶段,经济生活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经济效益很不理想。当然这远不适应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科学研究机构和经济科学院校、系、专业,如雨后春笋大批涌现。不过,经济科学领域人力及物力的设置、布局和分工是否合理,是否恰到好处,我们认为还应做到下述要求:
1.科研机构的布局分工问题
前面我们说过,目前经济科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细分又划分为几百门学科。因此,不论哪一个经济科学研究机构,不论哪一位经济科学工作者,都不可能在这么多学科上平均用力,另外为了尽量减少科研课题重复建设太多起见,他们最好只能在某一方面或某几门学科方面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人力物力,避免重复劳动,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所以,在各经济科学研究单位及其研究人员之间,应提倡经济科学研究的合理分土和协作,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经济原则,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2.出版物(出版社)的分工协作问题
目前在我国有经济类报刊好几百种,经济专业出版社四十多家。其它报刊和出版社也出经济类的论文和书籍(约占出版物总数的1/4)。在我国投入这么大的精力是多了还是少了,有待论证。不过,有这样一些问题应首先考虑。在这些设施建设上是否有无为的重复,如一些全国性的书、刊、报出版单位分工是否明确合理,有无自己的特点,主要刊载出版哪类经济文稿。只有明确这些,才能在横向上避免重复过多,在纵向上不断深化。据《经济学文摘》编辑部统计,目前我国每月发表经济论文达四五千篇之多,出书也不少(无确切统计数字),其中我们不难发现有霉的东西出现。鉴于此,还必须使经济出版专业部门畅通信息,杜绝非综合性出版社、非经济专业出版社出版经济专业书籍。
3.高等学校经济系、专业的设置、建设问题
我国目前高等学校里的经济系、专业已达600多个,其中绝大部分是近十年来建立起来的。不过,专业设置、专业层次及其数量是否完全符合我国的经济需要,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进行全面调查论证,不过从一些现象可以看出,上述方面不尽合理,如前段时间,企业管理专业一哄而上,造成了学生分配上的困难。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还有些地区缺乏一类专业人才,另一些地区有富余,这就反映出高校经济专业设置上存在问题;在培养经济人才层次上也不尽合理。这些问题不是造成人才浪费、用非所长,就是满足不了实际经济工作的需要。从经济角度考虑,这些问题都是经济科学领域里存在的经济不合理现象、应通盘解决。
(三)如何加速经济科学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经济科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相比,和生产力有着更直接的关系。经济科学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主要是通过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转化为生产力的,这是它的主要消费途径。经济科学知识一旦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相结合,就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因此,一定要使这种转化渠道变得畅通,做好经济科学成果的推广、宣传、普及工作,并尽量缩短中间环节。在吸收外来经济成果时,尽量与中国国情相符,做到洋为中用。另外搞经济科学研究一定要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经济科学人才培养也应如此。这样出来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更适应于生产和服务于生产,从而更好地使经济科学转化为生产力。
经济科学领域经济学的方法
经济科学领域经济学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具体地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l,调查研究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通常有以下步骤:拟定调查方案和提纲,确定要调查的内容,然后向被调查的经济科学工作部门进行采访、询问,了解和搜集有关的材料和数据,掌握第一手素材,为科学地抽象和逻辑分析加工奠定基础。
2.数学统计分析法。这是在调查的过程中所要使用的技术方法。要求作实地调查登记,收集大量的原始资料,如目前我国经济学工作部门的数量、地区分布、内部结构、人员素质、投资数量来源、科研的效益,人才的分配使用情况等等。调查首先离不开这一方法。
3.抽象分析法。研究、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客观事物(在这里主要指通过调查得来的原始素材)进行科学地抽象,即毛泽东所说的,要将丰富的感性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创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掌握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即客观规律。对经济科学领域的经济考察,不仅要分析它的环节和过程,而且要运用这种抽象力,深入考究各个构成因素的内在联系、各因素相互结合过程中的联系及结合过程中不同方面的联系等,当然这里所指的都是经济联系。要力求抓住本质的、带普遍性的东西,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这样多次循环往复,才能全面系统地认识经济科学内在的经济体系。
尹玉吉.经济科学领域经济学刍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