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经济法律事实

什么是经济法律事实

经济法律事实是法律、法规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的现象。可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

经济法律事实的分类

1.经济法律行为

经济法律行为是指引起导致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行为,是最重要的经济法律事实,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表现形式,还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2.经济法律事件

经济法律事件是指不以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发生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现象。事件可分为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两种。

(1)自然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现象引起的客观事实。

(2)社会事件。是指由于社会上发生了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难以预料的重大事变所形成的客观事实。

经济法律事实的会计确认

在会计定性分析时,某些经济法律事实是这样被会计确认的:

(1)会计将不同法律性质的事物在同一会计科目并列反映,如会计上的长短期投资中既包括股权性质的股票投资,又包括债权性质的债券投资;将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在法律上分别属于财产使用权和知识产权的不同性质的权利并列在无形资产中反映;将应交教育费附加和住房公积金等不同法律性质的款项在其他应交款中并列核算;将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归入“其他货币资金”,但在法律上他们分别受票据法、金融法、合同法等调整。

(2)会计将相同法律性质的事物在不同会计科目分别反映,如会计上因持有期不同将股票投资或债券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因还款期限不同将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因用途不同将同类物资分别作为存货和工程物资核算;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或长期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反映;将一次性支付的技术转让费计入“无形资产”,而将分次支付的技术转让费计入“管理费用”;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构建的固定资产,其首次付款支付的现金作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以后各期支付的现金作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

(3)会计将尚未产生法律效力的事项予以确认。在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的债务重组时,债务人负或有支出的,虽然支出尚未发生,企业可能承担法律义务也可能不承担法律义务,但会计上仍根据谨慎性原则将其确认为负债。

(4)会计将已经产生法律效力的交易或事项推迟确认或暂不确认。会计上常常会由于企业在销售时无法进行准确计量,而等到这些不确定性消除后再对已产生法律效力的交易事项进行确认。例如,在以视同买断代销方式销售商品时,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委托方应当在收到代销清单时,再确认本企业的销售收入。

会计确认与经济法律事实认定区别的原因

从会计的角度看,产生会计确认与经济法律事实认定上的区别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因会计基本假设产生的法律与会计在经济事实认定上的区别。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核算的出发点是特定经济主体,而法律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它的出发点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造成了两者在经济事实认定上的许多区别。笔者认为,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成本费用问题,法律关注的是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它的出发点是整个社会的成本,而不是某一具体的经济主体的成本,它要实现的是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而会计主体关注的是其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两者的冲突正是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成本扣除进行诸多限制的根本原因。

(2)会计分期假设。我们知道,会计核算必须截取一定的时间段为标准,否则一切经济现象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会计也就无法对经济事物的价值信息进行确认。但是法律在调节社会关系上的时间概念却不那么明显,比如物权法上的所有权等概念往往是永久性的,在合同法上,交易完成时间的长短要看合同双方的约定,在税法上则规定了明确的纳税时点。另外,法律虽然规定了诉讼时效问题,但这些时间因素都是社会本位的,与特定法律关系本身的属性有关。而会计分期则是人为确定的,通常以公历一年为一个周期的时间段,这样就出现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区别。

(3)持续经营假设。企业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是以持续经营为假设的,从而保证会计提供经济信息的稳定性和可比性。但是法律在确定经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时,考虑的是该主体在法律上的主体地位能否继续存在,即能否继续承担经济权利与义务,至于其经营状况只是其中的决定因素之一。例如,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的界限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简称不能清偿),而不是资不抵债,更不是不能持续经营。再者,在持续经营假设条件下,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因此存在账面价值,但是固定资产在交易过程中的交易价格却往往不是账面价值,这样在合同签订和纳税时就不能拘泥于账面价值,而应当按其实际价值确定。同样,在整个企业产权发生转让的情况下,企业价值(账面价值)必须重估,按其实际价值确定交易的价值基础。

第二,因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形成的法律与会计在经济事实认定上的区别。

(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该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但该原则的运用造成对某项经济事实的会计处理同其法律形式产生冲突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售后回购和售后租回。售出与购回、售出与租回在法律形式上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是不同的,并且销售与租赁的法律性质也是不同的,但如果他们以同一项资产为标的,那么该标的上的风险与收益实质上并未发生转移,因此,它应当被看作是以该标的为抵押进行融资。

二是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在法律形式上并未转移融资租赁物的所有权,但从经济实质上,企业能够控制资产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未来预期收益,因此应当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资产核算。

三是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确认。在关联方关系的判断上,会计不仅注重持股比例等法律形式要件,其着重关注的是某种因素的存在对交易公允性的不利影响。例如,企业与本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的企业之间,在法律形式上可能没有任何因股权协议、公司法上的规定而形成的达到重大影响程度的关联关系,但企业会计制度认为由于社会情感、亲属等因素的存在,实质上影响了他们之间交易行为的公允性。

四是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母公司能否对子公司实施控制,其标准不仅看其在法律形式上是否拥有子公司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还要看子公司是否为持续经营,其资金调度是否因外汇管制而受到限制等实质要件。

五是出售应收债权附追索权。会计上将出售应收债权附追索权按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原则核算。在此有必要说明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中的“形式”不仅仅指经济事项的“法律形式”。例如,关于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确认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但这里的“形式”是指两者在形式上都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存在。

(2)配比原则。关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在应付税款法下核算的所得税与按税法规定的本年应交所得税是一致的,但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项费用,并应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期间,以达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可见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的所得税同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交所得税是不一致的。

(3)谨慎性原则。一是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税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除。二是或有事项,包括商业票据背书、未决诉讼、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法律事项,但是由于这些事项的结果不能为企业所控制,根据谨慎性原则,通常只确认或有负债而不确认或有资产,其实二者在法律性质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从法律的角度看其原因有四:

一是法律对经济事实的认定侧重于其所体现的法律关系,会计确认则重点关注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如前述法律在各大会计要素确认上同会计的区别。

二是法律对经济事实发生的目的或用途关注较少,而会计确认则对经济事实或行为的目的或用途给予了充分关注,如会计上关于工程物资、存货、低值易耗品等概念的确定与这些资产的用途有很大关系。

三是法律事实的认定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会计确认则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重。

四是法律对交易的现金流关注较少,而会计确认则十分关注经济行为的对价及现金流向。法律一般不区分货币性交易和非货币性交易,而会计上则因是否有现金流以及现金流量是否达到重要性的程度将两者区别对待。例如,税法对于非货币性交易同货币性交易一样征收增值税等流转税,它们不因是否存在现金流而被区别对待。而会计上,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同货币性交易有很大不同。合同法与税法对现金流向并不特别关注,例如,无论是预收货款还是预付货款,只要符合应纳税行为的确认原则,税法认为就应当一律按规定缴纳流转税。对于债的担保、“表外筹资”、未决诉讼等,它们往往是重要的法律事项,但是由于没有现金流,会计一般无法列入会计科目或会计报表,只能在表外进行披露。

相关产品: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