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

什么是经济效益审计标准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是对经济效益审计主体行为准则的要求。即对审计机构或职业审计人员业务行为的根本规范。审计标准虽然不具有法令的强制力,但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经常予以遵守,以审计标准来衡量、检查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所以审计标准也是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准。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构成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由一般标准、实施标准,报告标准三个部分构成。

(1)一般标准。主要是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是审计人员资格条件和执行任务过程中的一般行为准则。由以下四个标准构成:①关于审计人员资格条件的标准。②关于审计人员精神独立性的标准。⑧关于审计人员严守秘密的标准;

(2)实施标准。是规定审计人员在执行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应遵循的方法和必条件的标准。包括①审计计划的标准;②决定审查范围的标准;⑧资料、证据合理根据的标准;④内部控制制度系统评价标准。

(3)报告标准。也称为审计结论标准,指对审计人员作出审计报告的要求。它是审计人员对经济效益审计结果表明意见的手段,也是审计人员承担责任的手段。因此,审计报告内容要求简结明了,以明确记载审计人员的责任范围及表明对被审单位的意见。包括以下内容:①记载事项的标准;②表明审计意见的标准;③补充记载的标准。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特点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特点是由经济效益审计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经济效益审计结束后,一般都要向被审计单位提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一般特点是:

(一)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层次性

审计标准的层次越高,适用范围越广,就越是抽象概括。诸如在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也可分层次。企业中的最高层次标准是综合概括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如资金利税率、人均创利税额等。同时,还有反映部门、车间经济效益的标准,反映班组经济效益的标准。一般说来,企业的高层次标准多为货币计量的价值指标,低层次则以实物计量为多数。

(二)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地区性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评价各地经济效益时就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审计人员选用审计标准要注意选择和被审计单位发展水平类似地区的指标作为标准。当然,也不排斥选择其他地区的个别指标或部分指标作为审计标准。

(三)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时间性

由于经济、技术在不断发展,经济效益会逐步提高,各年评价经济效益的审计标准也就不同。因此,审计人员作审计判断、审计结论时,要注意审计标准的时效,不要用已过时的指标来评价今天的经济效益。

(四)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相关性

只有和审计意见、审计结论密切相关的政策、规定、计划、指标等才能作为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凡和被审计的经济活动、经济效益无关的政策、规定、计划、业务定额等都不能作为审计标准。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还有它自己的特点,主要是:

1.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动态性。财经法纪审计标准和财政财务审计标准是相对稳定的。法规、制度虽然也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动,但一般说,是比较稳定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则变动很快,一般每年都有变化,有时,在一年内,也会因技术进步、管理改善而需将审计标准作相应修改。

2.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先进性。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促使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评价经济效益的标准一定要是先进的,这样的标准对被审计单位才有鼓励作用。但是,这个先进标准又是相对于被审计单位而言的,不是高不可攀,而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3.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相对性。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的标准在全国或一个省区、一个部门一般是同一个标准。经济效益审计则不然,同一审计标准在另一地区、另一时期,甚至在另一个企业就可能不适合,不同类型企业的审计标准也是不同的。经济效益指标的相对性要求审计人员选择、设计对被审计单位具有针对性的指标作为审计标准。

4.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计量性。除经济方针、政策、经济法津等定性标准外,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应是可以计量的各种指标、数据,是衡量高低、好坏的尺度。不能计量的笼统口号不能作为评价效益的标准。

5.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可控性。经济效益审计标准也和被审计单位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是被审计单位应当负责、可以控制的指标。

6.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一定弹性。财务审计是以国家法令、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作为评价标准的,企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法令、制度、纪律,不能违反,具有强制性。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相比,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这与企事业单位所处的特定环境、条件和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有关。对不同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实现程度和开发途径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不是一成不变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本身也应根据具体审计环境不断充实和完善。一般说来,经济效益审计标准不具有强制性,而具有一定弹性。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种类

对经济效益审计标准进行分类可以使审计人员更好认识审计标准,以便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审计标准。人们址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主要的分类方法有:

一、按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性质和用途分类

根据审计标准的性质和用途,可将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两类。

(一)定性标准它用于评价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判断经济效益酌好坏,对经济效益进行定性评价。这一类审计标准主要有:

1.国家的经济方针、经济政策和有关经济工作的命令、规定。这些文件、规定,如和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有关的,可以作为评价经济效益有无、好坏的标准。这些规定,如和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无关,则不能作为评介经济效益的标准。例如国家要求产品多出口,多创外汇。被审计单位生产某种产品,如用于出门,消耗多,利润低,用于内销,消耗低,利润高。该厂为了多创外汇,70%的产品出门了,因此帐面利润不高。审计人员评阶时,多出口多创汇的政策规定就可以作为审计标准,对该厂的经济效益应当给以肯定的评价。又如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被审计单位某项产品利润率很高,但“三废”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该厂虽然取得了高额利润,审计时应当指出这种“经济效益”是不合理的,该厂应当抓紧治理“三废”。

2.经济规律、经济理论。评价经济效益时,经济规律和正确的经济理论可以作为评价经济效益的定性审计标准。例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觇律、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正确处理积累消费比例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理论可作为审计标准。例如对某印刷厂进行经济效益审计,该企业大量印刷黄色、毒害人民思想的刊物,尽管该厂的利润很高,也不能认为经济效益好,因为它不符合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在进行宏观经济效益审计时,经济规律,经济理论是评价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准。

(二)定量标准。它用于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判断经济效益的大小。经济效益审计时大量运用定量标准。这类审计标准有计划目标、技术经济定额,业务标准,各种指标和有关的数字。计划目标是应该达到的指标,如果达不到,一般说明经济效益不高。各种技术经济定额和业务标准也是衡量经济效益的标准。有关的指标数字,如历史上曾达到的最好水平,以前某一年的指标,兄弟单位的先进水平等常用来作为评价经济效益高低、多少,进行定量评价的审计标准。这类标准是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标准,因为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应进行效益高低、多少的定量评价,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用一系列指标来考核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高低,这些指标即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二、按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适用范围分类

根据审计标准适用范围的大小,可将审计标准分为下列七种:

(一)国际标准。指国际上公认,各国都可使用的标准。如国际通用的某些产品的规格、质量标准和某些指标。一般由联合国所属机构制订计算并发布,有些由国际公认的某个权威机构制订。前者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人均国民生产净值(NNP)等,后者如衡量船舶性能、质量的英国劳氏船社制汀的标准。

(二)全国标准。可作为全国各省区评价经济效益的标准。例如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国民收入等。

(三)部颁标准。例如冶金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小的指标,在本部门范围内可作为审计标准。

(四)地区标准。一个省或某一地区内可用作衡量经济效益高低的标准。

(五)行业标准。例如行业曾达到的先进水平可作为本行业评价经济效益的标准。

(六)企业标准,用于评价本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数字,如去年的指标、计划指标等。

(七)特殊标准。例如用户提出的要求,设计要求等,有时可作为评价经济效益的标准。

三、按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来源分类

根据经济效益审计标准是否现存,可分为原有现成标准和现订的标准两类。

(一)原有现成标准,一般不需审计人员加工,只简单计算即可作为评价的标准。它还可分为外来的和被审单位内部的两种。前者如同行业已达到的先进水平,主管部门制订的计划指标等,后者如企业的计划业务标准,历史上曾达到的指标。

(二)现订的标准,在经济效益审计中经常发生。由于没有现成的指标,或现成的指标数据不能充分反映被审单位的经济效益,就需要设计一些能反映、衡量被审单位经济效益的指标。这有三种情况,一是由审计人员自己制订,取得被审单位同意的指标,二是由被审单位现时制定,审计人员使用的指标,三是审计人员和被审单位共同制订的指标。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除按上述主要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标志进行分类。例如根据审计标准的适用对象,可分为:

1.企业标准。用于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有:

(1)用货币计量的价鲈增量表示,如增加的产值、利润。

(2)用劳动节约量表示,如成本降低额。

(3)用产出的有用成果与消耗(或资源占用)之比表示,如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税额、百元产值占用的流动资金等。

2.事业标准。用于衡量文教、卫生、科研等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高低。事业单位产出的有用成果是精神产品或提供服务,这种有用成果往往难以用货币计量。评价经济效益的标准主要有:

(1)价值节约量,如学校培养每名学生的成本降低额,科研项目经费节约额等。

(2)产出的有用成果与消耗(或资源占用)之比。如学校中的师生比。(3)每单位有用成果的劳动消耗,如学校中平均每学生的培养成本。

3.行政机关标准。用于衡量行政机关效益大小的标准。行政机关的责任是进行领导、管理或提供某种服务。其产出成果一般难以用货币计量。考核行政机关经济效益的标准主要用劳动节约量、价值节约量、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工作效率等。

确立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原则

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应根据我国现阶段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来确定,应从发展社会生产力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不同的标准。在确立经济效益审计标准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在确定经济效益审计标准时,应遵循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原则,就是要从由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环节组成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来考虑,既要考虑宏观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微观经济效益;既要考虑长远经济效益,又要考虑近期经济效益;既要考虑产品价值高低,又要考虑使用价值好坏。总之,要对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衡量和评价。

(二)先进合理性原则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要建立在相对先进的基础上,才能起到促进作用。相对先进水平要合理、恰当,要从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技术上先进是指适合我国当前情况的适用的先进技术。这样才具有动员群众,激励积极性,挖掘潜力的作用。

(三)综合性原则

在确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时,应遵循综合性原则。所渭综合性原则,就是要用定量的方法,运用以货币反映的价值指标来综合反映全部使用价值指标。也就是说,既要在质的方面评价经济效益的好坏,又要在量的方面评价经济效益的大小。在评价投入产出多和少的过程中,除了运用定性考查外,还要进行定量考查。定量可以用使用价值指标反映,也可以用价值指标反映。运用货币反映的价值指标,不但能反映某一资源的利用效率、效果和节约程度,还能综合地反映各种资源利用最优配置的总体经济效益。

(四)可比性原则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指标设计,应能满足多方面的要求,并要具备可比性。同时,还要注意将不可比因素转化为可比因素,尽可能地与国内同行业,甚至与国外同行业的指标相一致,以便找出差距,挖掘潜力。

(五)相关性原则

所选择的作为审计标准的方针、政策、指标、数字必须和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事项的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能够用来衡量评价经济效益的好坏或多少。与被审计事项无关的方针、政策、指标、数字就不能选为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现订评价指标时,必须使该指标能反映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事项经济效益的高低。

(六)统一性原则

在制订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时,要考虑在一定范围内统一。有的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有些评价指标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内最好统一。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随着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各部门、各地区的审计机构有必要在总结审计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出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备各部门、各地区的审计人员选用。

(七)多元化原则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定性标准有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标准,远期经济效益与近期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标准等。定量标准则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从性质上看,有收益、消耗、成本和财务成果等指标;从形态上看,有价值指标和使用价值指标;从层次上看,有总指标、单项指标、综合指标;从内容上看,有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总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是各种各样的,多元化的。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