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性垄断概念
经济性垄断(Economic Monopoly)或称经济垄断是经济学中经营者或经营者的联合体为了获得垄断利润而滥用其拥有的经济力优势或市场支配地位 (包括联合优势 ) 的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经济性垄断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经济学中,依据垄断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经济性垄、行政性垄断、国家垄断和自然垄断。
经济性垄断的特征
1.经济性垄断的实施主体只能是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指依法参与商品生产或流通领域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市场主体是市场的基本的构成要素,没有市场主体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垄断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垄断恰是在市场主体的生生灭灭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就决定了经济垄断首先应当是市场主体的垄断。一切非市场主体,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事业单位所实施的排斥、限制或阻碍市场竞争的行为,都不属于经济垄断的范畴。
2.经济性垄断的基础是垄断主体具有相当的经济优势。
此处所讲的经济优势,既包括绝对优势,也包括相对优势。前者如某一产品绝大部分由一个或极少数企业所提供而形成的优势;后者如一方利用对方的弱势迫使其接受自己的限制竞争的条件等等。形成经济优势的方式很多,主要有竞争取胜、联合组织以及串通合谋等。一般而言,没有经济优势的市场主体无法形成经济垄断,相反还可能成为垄断的牺牲品。可以认为,经济优势是经济垄断形成的经济基础。
3.经济性垄断的表现是排除和限制竞争。
经济性垄断的表现明显地具有排斥、限制或阻碍了市场竞争,压制或剥夺了其他市场主体的竞争权利的特性,而透这种表现,正是经济学中垄断的普遍特性。
4.经济性垄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垄断利润。
谋求利润是市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标,也是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力量源泉。当现实经济生活已经出现垄断时,不论垄断者采用何种手段限制、排斥或妨碍市场竞争,其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并借此实现垄断利润。如果说利润(利益)机制是引起竞争的一般的内在经济根据,那么谋求高额垄断利润就是垄断得以形成的直接的内在经济根据。须说明的是,垄断利润的享有者,只能是市场主体中的个别或少数垄断者,因此它并不代表政府、地方或部门的利益,这与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行政垄断有显著的区别。
经济性垄断的表现
1.协议限制竞争行为。当前比较常见的经济性垄断主要是经营者以合同、协议、协同行为等方式,操纵市场价格、划分市场或联合抵制等。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即低价倾销、搭售、岐视待遇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