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终极媒体
终极媒体不是一个相对概念,而是一个绝对概念,指的是人类社会中最后的媒介媒体。终极媒体的出现,是随着人类技术手段发展到最高点,人类社会形态进化到最高形式时才出现的,是人类社会最后的媒体拟称。
终极媒体的特征
1、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终极媒体出现的时候,社会形态也会有很大变化。新闻的摄像头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记录和监视。新闻发布权由新闻集权单位下移到普通民众手中,也有可能新闻集权单位与民众发布机构同时存在,且利益不分上下。隐私权与知情权的矛盾会成为争论的焦点,必将出现与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这些姑且不论。单从技术支持的角度上讲,摄像探头可以做到清晰记录,接收器质可以做到不损失接收。并且接收器质的变化可能是我们最无法想象的。有的接收器还会像我们今天的电视、手机,甚至移动电视……总之,对于传播手段,使用音频和视频的方式是最基本的。接收的器质,至少具有接收音频和视频的功能。另一个特点就是携带的方便性,人们可能携带接收器,但更为方便的方法是接收器完全不需要人携带,而是在任何地点和时间都能够取得,并且对于接收的传播内容,可以自由选择。
简单的接收方式,选择的随心所欲,并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发布与接收,是终极媒体的第一个特征。
2、立体化,作用于人五感,无限靠近真实还原
前面说到传播的手段,对于终极媒体来说,最基本的传播方式是视频和音频手段,但当时的技术手段已经可以不受信号传播流量的限制,那么就可以做更多信息量的传播。传播的介质也可能从二维平面转为三维立体,如果能够进行味觉、嗅觉甚至触觉(波)的还原,那么基本上说,从传媒器质中出来的传播内容,就可以基本真实的还原新闻场景了。可惜的是,受众的接受心理在当时也已成熟,所以能够辨别真实的世界与表现出的真实。这是一个“真”与“真实”的辨题,制造出来的“真实”,也许可以无限逼近真实,却永远不能代替真实。
3、“梦幻艺术”依然存在
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人类社会,劳动都成为人类肯定自身存在的娱己方式。可以想象,在终极媒体时代,娱乐会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类保守性与变异性的心理,对现实的不满足必造成对梦幻的追求。在这种心理基础上,人类的梦幻艺术——电影和电视剧依然会存在,可能在形式上有变化,但是所使用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像我们当年赋予电影声音时想的那样——营造一个更加真实的梦幻世界。观众可以成为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剧情发展的主宰者,在梦幻世界中演变成剧中人物的上帝。人类对真实世界的权威渗透到虚幻的想象世界,“梦幻艺术”无疑可以成为平衡社会的麻醉剂。
电视在终极媒体中的样式
1、具象同步的新闻样式
“今天,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感受外部世界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到了终极媒体时代,这种欲望已经有了解决的方法。受众对于外部世界的感受不必局限于应用想象力去弥补还原成真实世界,而可以直接的、不损失任何时间和细节、全方位地看见新闻现场,新闻播报与新闻事件同步再现不再是空想。
终极媒体的新闻节目可以尽量还原真实事件场景,并且保持与事件的事件完全同步,这一直是电视媒体所追求的,而终极媒体依靠最为先进的传播技术手段,还能够多角度的还原新闻事件,减少人为主观对新闻真实性的削减,受众可以完全不受阻碍,选择自己想要接收新闻的角度自由接收。现在已经有多个电视新闻节目报道同一件事件,只是切入报道的角度不同,但所有的新闻节目都有自己的观众,这揭示了受众对接收新闻思想的选择权。在终极媒体时代,可能不再有众多报道机构介入一个事件的报道,反之使用的方法是多角度、三维空间的事件还原方式,这样观众可以不必在各个频道之间切换查找,只是调整观看事件的角度、放大事件的细节就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观察事件的角度了。受众显示出接收新闻的主导权。受众是自己的主人,可以按自己想要的方式接收信息。
2、节目:观众的有限疏离与无限靠近
因为终极媒体具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性质,全面、多角度的还原现实世界的特征,受众拥有更多的信息选择权力。在未来,观众不能参与的节目就失去了吸引力。无疑,媒体既然存在就是还具有传播功能的,而权威性和传播正确内容本身就是媒体应有的功能。可是那时的节目已经与今天的节目有了截然相反的定位。现今的互动节目,观众的参与是非常有限的,而在终极媒体时代,播出节目的必然是现场直播的,其节目结果指向方向的不可预知性成为娱乐节目的主要魅力。
电视节目不能与观众直接互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节目缺乏现场直播性,和节目制作人对于观众参与的选择造成了限制。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技术造成的障碍。电话、短信和网上交流可以说是最先进的节目互动方式,也就是说观众进入节目的方式最多是音频和文字,使得观众进入节目的模样十分模糊。也有节目中邀请现场观众参与,但是他们的作用是为节目服务,和观众的电话、短信等一样,都要经过节目编导的筛选后才能成为节目的一部份。当传播技术可以实现跨地域的互动之后,就能像还原新闻事件现场一样还原几千里外的观众表现,观众自身(包括实体形象)都能在瞬间进入正在直播的节目,主导正在进行的节目,造成不可预知的结果。节目编导对整体的节目的控制和驾驭地位降到最低。观众可以不局限于时间、地点与节目同步,对节目做出反应。观众等于就是节目的演员和导演,换句话说,观众与所观看的节目可以是零距离接触。
如果意识形态存在,那么录播的节目应该还是存在的,因为还是需要受众接收一点对平衡社会有利的观点。但是这类节目的数量和作用都是有限的,观众早已学会了怎样思考,学会了怎样接收信息,每一个受众都熟悉信息传播的方式,有自己的辨别能力,那么,不加推辞去接收一个节目的观点是困难的。甚至可以说,不参与节目,不再节目中表现自己的想法都是苦难的。观众能约束自己不去参与节目,能在很小范围内与节目保持距离,却很难抵制容易加入节目的诱惑。观众对于自己观看的节目权力几乎是无限的,观众选择自己觉得满意的娱乐方式。娱乐节目在终极媒体上几乎不再是明星的节目而是观众的节目,观众看的是自己的表演而不是其他人的表演。
3、真实剧与幻想剧
在终极媒体中,依然会保留“电视”这种称呼方法,但是电视将更多的作为一种传播艺术样式存在,而不是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随着高清技术普及,电影也使用与电视的同样的制作手段,而电视剧在艺术手法上向电影学习,电影与电视剧不断拉近距离,从这点推理,电影可以融于电视剧中,甚至电影可能演变为电视单本剧的另一种说法。而电视剧的长短、艺术手法会有更多变化。电视剧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会淡化,而作为营造梦幻世界的娱乐方式的作用不断加强。
与前面一样的是,突破了技术的限制后,观众对于电视剧的观察和参与性都达到顶点。电视剧可以只分成真实剧与幻想剧两种,一种是表现现实生活的电视剧,虽然有虚构成分,但是背景时代与现实同步;另一种是完全的幻想剧,存在于过去或者架空的世界,这两种电视剧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受众的想象,传播理念的能力同样降低。观众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的影像投入到电视剧中,或者改变电视剧的结局。
在终极媒体中,能见到有电视影子的节目,但是电视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作为媒体的功能,而仅仅行使作为一种节目样式或者说艺术样式的功能存在。那么,在新媒体已经出现,电视不得不面对一个新媒体时代,甚至最终融于终极媒体这样的发展趋势中,电视必须积极应对,寻找最终方向,找出转变规律,在转变的过程中做到从容不迫。
摘自熊澄宇教授在人民网的采访
摘自《现代传播》2001年第3期《看电视现场直播观念的演变》,作者吕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