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三意大利
第三意大利(Third Italy)的概念最初是由经济社会学家Arnaldo Bagnasco提出的,是指20世纪70年代经济快速崛起的意大利东北和中部(NBc),以区别于意大利经济较为落后的南部地区(第二意大利)和经济较为繁荣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面临重重危机的西北地区(第一意大利),它具体包括翁布里亚、马尔凯、艾米利亚一罗马涅、弗留利- 威尼斯·朱利亚、威尼托、特伦蒂诺- 上阿迪杰和托斯卡纳等7个大区。随着对“第三意大利”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该概念已从“对地理空间的指代”转变为“对一种经济现象的比喻”, 称之为“第三意大利”模式。
第三意大利的三个特征
“第三意大利”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特征:
1.小型甚至微型企业占有绝对优势。目前平均工业企业从业凡数仅为9人,5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是典型的小企业空间体系。
2.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体,专业化生产程度很高。每个企业只生产一两种产品或只从事某一环节的生产和加工,企业间横向和纵向协作均十分密切。传统工业(如制鞋、服装、皮包、家具、瓷砖、乐器、食品加工等)以及为上述部门提供机械设施的工业占有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3.高度集中的企业集群型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根据意大利统计局的评判标准,全意大利专业集群地有199个,主要集中在北部、中部和亚德里亚海沿岸,其中的80%分布在人口不到10万的小城镇或村落,意大利中部的企业集群地共有126个,占总数的71.4%;北部42个。南部15个。如威尼托大区的服装加工业和家具制造业、托斯卡纳大区的毛纺业和陶瓷业、艾米利亚一罗马涅大区的皮革业、马尔凯大区的制鞋业都是各自区内最普及的行业。
第三意大利兴起的条件
意大利中部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仍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化程度很低(10%),远远低于北部地区,略高于南部。根据意大利1951年的人口普查,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农业劳动人口占51.8%,工业人口只占25.2%,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有几十万人口移居外地,发展情况与意大利南部相差无几。
一般要素分析
研究新产业兴起的一般因素通常有5个:资金、技术、市场、供应网络和地方政府。一般来说,很多新产业的兴起都是由其中一个或多个因素所决定。从资金的角度来看,第三意大利的创新企业主要依靠家庭(家族)资金的筹措或利润的再投资来满足自身对资金的需求,而当地银行在后期的发展中才起了重要的作用。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在“第三意大利”的兴起中比复杂技术、高技术起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由于隐性知识需要通过个人经历来获取,其他地区很难复制和模仿,有助于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维持。创新企业通过不断的反复试验来研制和提高新技术,并在吸收传统知识的基础上与新知识进行整合。当地的技工学校促成了科技知识和技巧的扩散。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第三意大利绝大部分产业区从一开始就为全国市场生产产品,当地市场不是第三意大利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从供应网络的角度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产业发展的初期,当地生产体系中不存在明显的供应网络。从(当地)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当地)政府并没有直接介入意大利中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但是传统观念和政治机构对第三意大利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调节潜在的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凝聚力。可知,资金、技术、市场、供应网络和地方政府五要素在第三意大利的兴起中没有起到关键作用,即它们不是第三意大利兴起的前提,相反,是第三意大利成长后的产物。
特殊要素分析
通过一般要素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对第三意大利的兴起没有起到前瞻性的作用,于是众多学者从其它方面提出自己的种种看法,认为“文化、专业化生产和劳动力”可能是第三意大利兴起的重要因素和必要条件。Boschma(1998)利用“区位机会窗口”理论对上述特殊要素进行计算发现,意大利北部和南部只在这三个要素中的一个或两个上占有优势。表1中测度文化合作性的指标———分享收成制的区位商的得分越高,分享收成制发挥的作用越大,得分越低,较为封闭、保守的大地主土地占有制度则占上风。意大利中部地区(除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外)在该指标上占有绝对优势,南部地区在该指标上得分很低,北部地区的得分介于中部和南部之间。从社会结构来看,分享收成制使得农地产权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的人口拥有自己的土地,有余力开始原始的工商业活动,许多家庭已经拥有机械织布机,发展家庭工业;而大地主土地占有制度使得土地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农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不高,人们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从文化结构来看,分享收成制还促成了知识的共享和流动,有利于学习型动态创新网络的形成;大地主土地占有制度不鼓励知识共享和创新。因此,基于合作和信任的社会文化结构促使意大利中部地区形成一种开放的学习氛围,促进了专业化生产的社会分工合作和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而南部地区的封闭和各自为政使其缺乏合作和信任的本地结网过程,阻碍了新型工业化的历程。
以小企业和传统工业在制造业部门中所占的比重作为专业化生产的衡量指标,北部地区传统工业的小企业比重远远低于中部和南部;南部地区小企业平均比重(54.7%)高出中部地区(41.3%)13个百分点,但是该地区传统工业的比重(61.4%)反而比中部地区(63.6%)低了2个百分点。由上可知,小企业的缺乏是导致北部地区传统产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南部地区虽然拥有更高比例的小企业,却缺乏一定数量的大型企业(平均只有1.3%,比中部地区低了6个百分点)的支持,加之大地主土地制度为主的社会结构和非共享、非合作的文化传统,使得意大利南部地区错失战后初期的发展机遇,反而沦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外围和产业转移的后备基地。
有学者使用工匠区位商和日均工资两个指标来简单地测度劳动力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力成本,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工匠区位商普遍较高,体现了传统工业中工匠的重要性;而北部地区过高的劳动力成本导致了传统工业的衰落。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部和南部拥有较为相似的条件,即高比例的小企业发展传统以及廉价的熟练劳动力,但在社会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发展道路的巨大偏差。北部地区尽管拥有良好的企业合作机制,但是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小企业的缺乏以及大企业占优势导致的区域垄断阻碍了传统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健康发展。
结论
综观“第三意大利”的发展历程,传统产业的集聚无疑是从落后的农业经济走向发达工业经济的关键。传统行业的低门槛、低风险、低资金等优势回避了很多产业兴起所必需的高资本和高风险。隐性知识的难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得市场不断细化,并使定制服务和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成为可能,既填补了市场的空白,又避免与实力强大的大企业进行正面竞争;由于意大利中部地区是传统的旅游区,小企业得以直接跨越当地市场迅速进入全国甚至国际市场。当地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实行的是大企业战略,直至这些大企业纷纷破产后才开始重视小企业的发展,而当地所形成的各种活跃的自治组织对第三意大利的兴起则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意大利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形成了各自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结构。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发展以资本集中度高、垄断性强、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骨干;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采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方式,通过主导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由于大企业多集中在城市,从而形成以城市为重心的中心———边缘结构。而中部地区处在以分享收成制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时期,产生了自发性的农村工业和开放性的合作机制,形成的是以传统工业为特色、以农村/小城镇为中心、相关企业集中的小企业空间体系。南部地区处在大地主占有土地模式的农业经济时期,偏重社会文化的独立性、非交流性和控制性,形成的是以传统工业为特色、中小企业相对独立、较为分散的地域生产空间体系。
第三意大利兴起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之间及其内部的创新网络
在“第三意大利”各个产业区内,几乎没有大规模的企业,但区域内中小企业之间合作创新能力强,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属于平等的共生关系,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物质投入产出联系。同一产业的各企业还共同组建产业联合会来应对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通过走联合的道路增加科技投资,开拓并巩固市场,以抵抗跨国公司、垄断企业对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遏制。企业内部的网络联系可用“Benetton Model”(贝内顿模型)来做范例。Benetton(贝内顿)是从Veneto(瓦内托)的一家小型家族企业发迹,最终成为一个跨国企业。它以全球5000个签约分销店为经营基础,各分销点在核心公司的严格控制之下专门销售其产品。每个分销店通过电脑线上作业将商品销售情况传回中心,以便处理补货事宜,同时也能掌握市场对款式和色彩的反映。这种跨国公司中心与销售点之间的网络联系是介于大公司垂直解组的转包安排,以及小公司的水平网络之间,它的供需网络的基础建立在核心—— 外围关系的基础之上。
专、精的柔性生产方式
“第三意大利”的各个企业以多品种、小批量的“post—fordism”(后福特制)的生产方式代替了少品种、多数量的“fordism”(福特制),并按照多变的市场需求,采用先进的生产与监测技术,快速及时地组织生产,同时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特色,做到技术先进,专业化程度高。比如它的丝绸印染技术独树一帜,不仅花色品种达数百种,而且不褪色,再加上有一批世界知名的时装设计大师,致使意大利时装风靡全球。再如阿雷佐一家只有54名雇员的小厂,可以将9克重的18k金丝自动拉成3公里长的细丝,然后自动制成美丽的项链,生产过程全部自动化和机械化,平均每人创年产值66万多美元。
基于传统及稳定基础上的创新结构
“第三意大利”由于稳定的人口量、稳定的企业网络联系、稳定的硬件环境,故能基本满足对创新环境的要求。因此通过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创新和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使“第三意大利”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飞跃发展。
企业之间有效的竞争规则
由于本地的企业雇主在早期发展中都具有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近的价值观念及生活习俗,因而企业之间的信任度较高,合作的氛围浓厚,竞争规则得以有效实施,而大量中小企业的集聚又使得区域内的信息或知识传播很快。如果区域内一家企业的产品质量不按要求做或一些生产商没有按时支付订货单,消息则会很快传遍全区,这家企业可能会失去信誉,进而会限制该企业的发展甚至使之破产。这样一来,区域内就形成非正式的但被广泛接受的社会和商业规则规范,而企业之间良好的竞争规则促进了“第三意大利”的企业之间有效的合作与创新,从而使企业生产更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区域内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
如在Emilia—Romagna(艾米利亚一罗马格纳)地区,共有六类服务中心:油动挖掘机械中心(CEMOTER)、陶瓷中心和建筑工业中心(GUASCO)、制鞋服务中心(CERCAL)、农业机械服务中心(CESMA)、纺织服装服务中心(CITER)。这六个服务中心拥有在职技术和顾问人员100余名,会员企业有几百家。而且,区域内的企业合作组织和高效的商业协会促进了海外市场的开拓、研究以及知识与信息的传播。
第三意大利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意大利”的发展基本上历经三个阶段,下文以最具典型意义的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为例。
第一阶段:1950年代以前,农业时期的非正式经济和弹性专业化的萌芽
根据意大利的人口普查,1951年,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农业劳动人口为51.8%25.2%为工业人口。这个时期的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有几十万人口移居外地,发展情况与意大利南部差不多。但是这个地区的农地产权分布与南部大地主占有的模式不同,将近有60%的人口拥有自己的土地(包括以分成制取得土地的)。在南方,农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不高,人们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在“第三意大利”就不同,由于农民有田地可以运用,有余力开始原始的工商业活动,许多家庭已经拥有机械织布机,发展家庭工业。这些自发性的农村工业是“第三意大利”的工业基础。同时由于分散的农户经营在产品的销售上需要联合,所以这个地区有发达的农产品销售合作组织,组织本地农产品销往全国。这种合作销售组织培养了许多谙习商业技巧的“中间人”,我们将会在“第三意大利”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分包商”身上看到他们的身影。
第二阶段:1951年至1971年,灵活专业化和经济大发展
在50年代的欧洲工业复兴中,“第三意大利”发展现代化大批量生产工业的希望破灭。当地政府转向支持本地小企业的发展。在军工业停业的情况下,对释放出来的技术工人,政府在政策上帮助其创业。而原来的家庭工业也在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下迅速发展。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本地的积累又少,当地的小型企业只能从事纺织、服装、陶瓷等技术和资金门槛低、市场风险小的传统产业。
我们可以以当地的服装业为例说明其工业结构。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服装业从业人员可以分为三部分:(1)50%的人在自己的家庭作坊生产;(2)25%的人像中国的“前店后厂”的个体户;(3)另外25%的人是拿订单生产的分包商。这样的工业结构具有极大的灵活性,由于生产者直接面向市场,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对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而且许多小企业往往为许多厂家生产其中的某一组件,一个厂家订单的减少并不至于使其生产停顿,企业的发展反而比大企业稳健。
在相同产业的集聚中,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学习。这些当地的传统产业,当地人可以通过对邻居的模仿而开始创业。但在竞争的压力下,每个企业都想找到与众不同的优势,所以虽然是以模仿开始,但紧接着就是改造与创新。比如其他人已生产西服,那我就生产休闲服;即使都生产西服,也可以通过款式和面料的选择创造出千百个不同的组合。这种分工的细化正迎合了60年代以来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人性化的潮流。大工厂流水线生产的标准化产品在服装等需求变化莫测的行业不再受欢迎。
在这种环境中,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发展出分散化和专业化。许多大企业制定出样品之后,将各个部件分包给许多专业化的小企业,而小企业又向下一层的企业进一步分包。从整个地区的产业来看,只有“纵向”一体化的产业,没有“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发展到后期,还出现了进一步的专业化分工,出现了许多专门为其他公司提供产品设计、销售咨询的服务公司。
许多研究者认为,产业集聚区人们之间相同的语言和习俗在这种机制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专业化分工和分包生产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而相同的文化习俗下的人们认可相同的行为规则,使得这个机制顺利运行。企业自发组织的行业协会在经济的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制定行业产品规格,帮助市场推广,甚至帮助企业取得金融支持。
到1971年,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农业人口已减至20%,而工业人口从25.2%上升至43%。在这个阶段中,这个地区的纺织、服装、冶金和机械等产业有了长足进步,形成了产业集聚,在世界市场上日益重要。
第三阶段:新技术的应用和90年代的企业大型化
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在此阶段已成经济发达地区。在这个阶段许多企业将电子和信息技术用于生产设备的改造和生产的设计,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提供设计和研发的小型企业。
但随着90年代生产的全球化,企业逐步向大型化、一体化发展,产业集聚的特征逐步模糊。下一步“第三意大利”的发展方向,还值得关注观察。
综观“第三意大利”的发展历程,传统产业的集聚无疑是从落后的农业经济走向发达工业经济的关键。对这种企业集聚的发展模式,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结了七条经验:企业在地理上的靠近性;部门专业化;中小企业为主;在创新基础上的企业间密切合作和激烈竞争;社会文化的同一性;企业间信任和积极的自治组织;支持性的区域和地方政府。结合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发展经历,政府在里面的作用远没一些人想象的那么“积极”,只是放手让民间力量自我发展而已;更不是有意识的推行企业集聚战略的结果,而政府为政绩着想一般偏爱的是大企业。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作用更大的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