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童志鹏
童志鹏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
我国军事电子高新技术开拓者、奠基者与带头人之一;
童志鹏院士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师队伍中的第一位共享院士,曾多次来甬,为发展家乡科技事业做了不少工作;
他参加了院士专家宁波行活动,在宁波康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帮助企业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建立互助合作关系;
学术团体兼职: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
人物生平/童志鹏
童志鹏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赴美求学;
1950年9月,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电工学博士学位后,返回祖国参加新中国电信工业建设;
50年代至70年代,历任四机部第十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所长等职;
80年代,出任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直接指导与领导了我国多项电子装备与工程的研究与发展,获得了国家多种奖励;
90年代,他所主持研究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被列为“九五”期间国家级重点工程,为促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稳定和培养科技队伍起了重大作用。曾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常务副主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人物逝世/童志鹏
童志鹏2017年12月19日,中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电子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志鹏病逝,享年93岁。他为“两弹一星”装上“电子心”,曾在国内率先提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平流层信息系统等前瞻性概念。“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人物经历/童志鹏
童志鹏在新书发布会上讲话
童志鹏于1924年8月12日出生于宁波慈溪,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赴美求学。1950年9月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电工学博士学位后,返回中国参加新中国电信工业建设。50年代至70年代历任四机部第十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所长等职。80年代出任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直接指导与领导了中国多项电子装备与工程的研究与发展,获得了国家多种奖励。90年代以来,他所主持研究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被列为“九五”期间国家级重点工程,为促进中国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稳定和培养科技队伍起了重大作用。曾当选为第八届中国政协委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常务副主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1950年,童志鹏从美国回到中国后,与一同回来的同学相继进入大学和研究机构搞研究,而童志鹏却对工业情有独钟,主动申请到工业部门工作。新中国才刚刚建立,电子工业相当落后,还没有自己的电子工业部门,童志鹏积极参加了正在筹建的电信工业局。当时朝鲜战争已经爆发,童志鹏他们接受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是为抗美援朝前线提供电台。
在从国民党手里接收的破旧工厂里,童志鹏设计出军用电台的第一台样机,半年后开始迅速装备前线部队。现在即使是在博物馆也很难见到这种电台了,但在战争中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童先生设计的这种一对一的对讲电台覆盖范围将近十几公里,前沿阵地的敌情能够快速传达到指挥所,指挥员的作战命令也能够及时下达到部队。与美军的同类装备相比,这种对讲电台更轻巧、省电。
战争结束后,童志鹏离开北京到四机部成都第十研究所担任副总工程师,很快研究所归属部队,童志鹏第一次穿上了军装,中央军委授予他中校军衔。40多年前的往事重新回忆起来,童先生满心眷恋地说,“那是我最愉快的一段人生时光。部队非常重视科技人员,创造了一个安静的科研环境。在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期,部队每个月自己舍不得吃,却多给我们2斤食用油,改善科技人员的生活条件。这是很不容易的。”
除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生活上的关心,童志鹏更感到心情格外舒畅。科研人员的建议有人听,科研上有什么需求,上级领导保证满足。聂荣臻元帅两次视察研究所,每次都亲自听取汇报,仔细询问科研上有什么难处,需要购置什么仪器设备。童先生说:“科技人员情绪高涨,每天晚上,加班加点地干工作,没有加班费,夜宵也仅是馒头就咸菜,大家都挺满意,好像都不知道叫苦似的。”从1957年直到1964年,童志鹏主持完成了新一代军用电台、航空专用电台、航空雷达、地面微波接力通信设备等众多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生产,为“两弹一星”配套生产了相关的电子设备。
童志鹏院士的研究著作
研究所后来成建制的转业地方。“文化大革命”期间,童志鹏被打成“特务”,在研究所监督劳动了6年。童志鹏过着如同“劳动营”一般的生活,完全与外界隔离。什么苦活、累活、重活都干了。盖房子,童志鹏背砖、背水泥、运沙石土,在车站当过搬运工,好多次发着高烧背50多公斤一袋的水泥,折磨的童志鹏感到天旋地转。在同一个单位,童志鹏经历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同时经历了一辈子最痛苦的磨难,人生真是难以预料。
从50年代研制小电台,到70年代主持研制导弹、卫星电子测控系统,童志鹏遇到过无数次挫折,60年代在研制一个大型通信系统时,童志鹏碰上了一件困扰他半年多的麻烦事。童志鹏主持研制的大型通信系统是准备在通讯干线上使用的地面微波脉冲接力机,系统整机联试时总是听到莫明奇妙的“喀喀”声。声音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怪声,童志鹏百思不得其解。整个系统已经排查检测了许多遍,仍然找不到原因。查一遍很费时间,童志鹏简直觉得自己焦头烂额了。渐渐地童志鹏发现“喀喀”声总是在联机测试开始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刚开机时并没有声音,童志鹏开始考虑是否半导体器件出了问题。
60年代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讯接力机的半导体电子线路全部是技术人员手工设计,人工调试。又经过数周的测试,童志鹏终于发现果然是终端设备的半导体器件出了问题,在线路设计时没有重视半导体器件的稳定性,器件遇热后性能不稳定,出现了“喀喀”声。有了这次教训,童志鹏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器件的可靠性,就没有整机工业。再遇到挫折时,也始终牢记着“现象复杂,原因简单”的准则,从不放弃困难。70年代初,在整顿由于“文革”干扰造成的粗糙制造的导弹测控系统质量时,这一经验也得到了应用,经过深入细致的质量整顿,这个系统终于提高了质量,保证了导弹试验任务的顺利进行。
长期的科技工程实践,特别是结合90年代冷战结束后,国际新形势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童志鹏和他的战友们在1994年创造性地提出了“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新概念,比美国提出类似概念要早两年,这项研究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作为“九五”期间新上的中国国家级重点工程全面开展研制工作。
半个世纪漫漫征程,从小电台到大系统,童志鹏走过了一段风风雨雨弯弯曲曲的道路,现在他仍以古稀之年依然勤奋学习工作,为21世纪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新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人物成就/童志鹏
童志鹏五十年代主持了脉冲微波接力机等通信工程的研制。六十年代主持了我国第一代歼击机雷达等机载电子设备的设计。后又领导了我国无线电卫星和运载工具测控工程的总体设计及中大型兼容型计算机工程、数据通信网、电子化指挥控制系统工程等的研制。近半个世纪以来,主持多种通信电台、接力机和机载雷达的研制以及新一代卫星无线电测控系统、数据交换网等研究工作,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获得国家多种奖励。80年代领导研究与国际开放系统互联标准一致的中国研究网,是我国与国际联网最成功、最早的系统之一。作为我国综合性电子信息系统研制的带头人,国家级重点工程的开拓者之一,为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稳定和培育科研队伍作出重要贡献。
论文著作/童志鹏
童志鹏发表专著:《未来军事电子》、《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第1版)》、《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第2版)》等专著。
回忆岁月/童志鹏
童志鹏1939年夏,童志鹏考入上海晓光中学高一年级,1941年夏转学上海扬州中学,在那里完成高中学业,在晓光上学二年。这所新办学校号称“教育部特准立案”,对于处于沦陷状态的东南一带国土的学生来说,是颇有振奋人心之意的。
上海的原英租界、法租界保留租界特殊身份,还不属于日军统治,被称为“孤岛”,集中了许多外地避难人士,其中不乏精英人才。晓光也集中了几位高素质的老师,如教数学的朱老师、教语文的施老师、教英文的杜老师。他们谆谆善诱,严格要求,促进学生刻苦学习,锐意进取。童志鹏当时才十五、六岁,正是血气方刚、求知心切的年龄,在老师们的指引下,童志鹏如饥如渴地醉心于数学的求解难题、沉醉于语文的古文词章、涉猎于英语的外文报刊,颇得老师表扬,立志深入文化殿堂,自觉自愿地在自学上化工夫,这一习惯对童志鹏终身是有益的。
当时“孤岛”不孤,社会上各种力量如国民党、三青团等都在活动,共产党也通过地下学生组织和他们展开有理有节的斗争。在这个大潮下,童志鹏也参加了进步学生运动,学习进步书刊,如《西行漫记》、《大众哲学》、鲁迅、巴金、茅盾等著作,苏俄名家如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名著,大大打开了心扉,拓宽了视野,感受到未来的曙光,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获奖情况/童志鹏
童志鹏获1997年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3年国防科技奖一等奖;
2017年3月获首届“CICC(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