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税源专业化管理

什么是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在税源管理上突破现有按属地、划片管户的单一方式,根据税源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行对外按纳税人属地、规模、行业、管理风险等分类,对内在坚持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的同时探索按重要事项、环节等分工,组织形式上实行个人和团队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模式。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国家税务总局“十二五”税收征管创新的重点,其实质是对原有管制型税源管理体系的再造,形成先进性加中国特色的专业化税源管理体系,必将在推进国家税收管理体系创新变革的同时,引发税源企业(纳税人)税务管理相应的创新和变革。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内涵

1、税源管理的涵义。税源管理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对税收收入的来源渠道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规范的、现代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全方位的信息跟踪和纳税控制,保证税收收入实现的一系列税收管理活动。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而企业作为税收来源的最主要渠道,必然成为税源管理的重心。

2、专业化管理的内涵。专业化管理通常具备以下特征:管理职能专业分工与管理组织机构的专业分工相契合。税源管理要上升为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满足专业化管理的上述条件。具体而言,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一是税源的分类管理专业化;二是税务机构设置专业化;三是岗位设置与业务流程专业化;四是纳税服务专业化。所以,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税源管理与专业化管理内涵的有机集合,其目的是集中有限的税收管理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税源管理效益的活动中去,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以及更强竞争力。

3、税收专业化与税源专业化的相互关系。从税源与税收关系角度看,税源归属税收范畴,税收隐含着税源。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税收管理的核心是税源管理。税收和税源这两者的相互关系将固化成一项基本理念,成为今后税收工作的长期指导思想,引发税收管理体制持续而深入的变革创新,必将对税收管理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特点

与传统的税源管理模式相比,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在管理理念上,传统模式侧重于组织收入为中心的税收征收职能,而税源专业化侧重于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的税收缴纳职能。

二是在管理方式上,传统模式侧重于单户式、一站式管理的税收管理员管户方式,而税源专业化侧重于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税源管理方式。

三是在管理机制上,传统模式侧重于属地管理和税收管理员制度为基础的征管查相分离的模式,而税源专业化侧重于信息管税方式下涉税事项推送的流程管理模式。

四是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上,传统模式侧重于税收管理员单户管理的均衡配置管理资源的方式,而税源专业化侧重于有区别、有重点地配置管理资源。

税源专业化管理对税收征管体系的变革

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变革,将引发对税收征管体系持续而深入的变革创新,这些变革或创新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团队”概念的引入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以税收专管员“人管户”的形式,强调团队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在税务机关内部逐渐形成以行业、企业规模、区域等内容为分类的税源监控和管理团队,并根据分工分别负责税收政策、基础信息、巡查服务、稽核执行和纳税评估等工作。 这种团队的管理模式,强调的是环节间的流程化运作和环节内的团队化合作,将传统管理模式中由税务专管员个人完成全过程的活动,转化为团队完成。

(二)“专业”岗位的定位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正是在于对“专业化”的定位。简单地说,就是突破层级和属地管理限制,在细分税源的规模和所属行业的框架下,根据企业和所属行业的专业特点实现专业化、差别化管理。对大企业,上收管理权限,提高管理层级,甚至税收管理扁平化,对中小企业或个体的税收管理实行风险管理的专业管理;对大中企业以及重点行业纳税人,实行跨属地的行业归口风险评估的专业管理;对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人纳税人,实行以税负评估为中心的属地管理下的专业管理模式。

(三)“信息”管税的广泛应用

税源专业化管理将改变传统模式中依赖个别税务专管机构、专管员个人进行税收管理的状况,转而发挥税务机构团队、专业分工、管理梯队的综合优势。正因为此,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赖以存在的前提,将是信息技术的广泛支持和应用。税务机构今后将充分依托信息技术,发挥“信息”管税的作用,完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构建数据模型,开展风险评估及相关税务管理工作。

(四)程序管理方式的严格化

在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中,程序管理方式将更加严格。

一方面,这种程序管理的严格化,是由税收征管程序的风险性所决定的。任何程序问题尤其违反规定的程序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管理程序设计存在遗漏,导致管理事项的遗缺而容易产生税收流失的风险;如果管理制度和程序设计存在不科学性,过于繁杂或者简单,无法进行操作,各环节职责的规定不合理,都容造成税收管理的混乱而出现税收流失的可能;在具体执法的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者过失,导致未严格遵循程序的规定,引发执法冲突或税企争议而产生的风险。

另一方面,这种程序管理的严格化,是由税收征管程序的专业分工所决定的。在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把管理事项和对象分为若干环节分配给不同的小团队,同时按照执法环节的分开和岗位职责的专业化分工的原则,把管理事项分为涉税信息收集、分析与处理,日常巡查,稽核执行,纳税评估四环节,客观上强化了程序要求的严格化。

税源专业化管理对企业税务管理的挑战

税源专业化管理已成为税务机构强化税收管理、提升税收管理综合水平的重要之举。全国各级税务机关都争先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和改革工作,按照新模式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税源专业化管理总体要求是以纳税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支撑,以专业化分工体制为保障,以分级分类为基础,以核查申报纳税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征管程序和运行机制,加快税务机构专业化团队建设,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体系。这一总体要求客观上对企业适应新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挑战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要求以纳税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客观上要求企业积极主动纳税、主动进行税务风险分析和评估等工作。与传统税收管理模式比较,企业偷税漏税、侥幸心理及疏于风险分析和评估的管理状况所面临税务机构多方力量监管、税务信息重复申报、企业税务工作负担加重、企业遭遇税务罚款、财税主管人员遭遇行政处罚甚至羁押等诸多风险明显增大。

挑战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要求以信息管税为支撑。对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可能加大企业日常税务信息管理及报送的工作量。传统模式下依靠简易信息工具进行税务信息搜集和处理的做法将难以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

挑战三、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要求以专业化分工体制为保障,以分级分类为基础。这一模式将逐渐形成企业税务征管由税务人员个人专管转向团队管理,专管机构由单一机构转向多层级、跨区域机构监管,将大大增加企业与各级税务机构、税务机构各环节人员工作交流的工作量与成本,并易受税务征管机构和人员执法素质、责任心等因素的影响。

挑战四、分级分类的专业化管理模式,以及税务机构专业化团队建设,将使税务机构越来越熟悉分类企业的业务特性及税务管理状况,企业业务经营中的各项税源将充分暴露在税务机构的监管之下,从而加大企业税务管理的风险和税收成本。

挑战五、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要求以核查申报纳税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征管程序和运行机制。按照这一要求建立的税收征管体系将更加注重程序的完善化、规范化,运行机制将更加严格和成熟。对企业税务管理的要求将更加严格和精细化,从而进一步加大企业进行税务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同时,完善和规范的税收征管程序有可能在无形中成为企业与税务机构间的沟通障碍。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企业税务管理的变革

面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对企业税务管理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本文试探性地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探讨,以供企业管理者和财税工作人员参考和交流:

1、建立与税务机构的长效沟通机制,增强与税务机构的沟通与互信。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将成为征纳双方的一把双刃剑,对税务机构和企业都带来机遇和挑战。对于税务机构的挑战,将恰恰成为企业寻求与税务机构增强沟通与信任、建立税企长效沟通机制的机遇。

税源专业化管理对税源企业按行业、规模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的要求,暗示着税务机构存在熟悉、了解和掌握各行业、各类型企业业务和特点的要求;也暗示着税务机构需要根据企业特点、所属行业特点优化、细化或重构税收征管程序和服务程序的要求。这种需求恰恰为企业加强与税务机构的沟通和理解创造了便利条件。

企业应适时建立与各级税务机构的固化、畅通和高效的沟通机制。通过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向税务机构反馈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同时,也反馈企业税务方面的困难和障碍。在合作信赖的原则下,税企双方共同完善和细化税务征收、管理、评价、稽查等环节,建立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同时,通过沟通与交流,企业尽可能使税务机构充分地、全面了解企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引导税务机构完善税务服务程序,改进服务质量。

2、加强企业层级间的纵向指导与协作

对于集团型企业,尤其是战略管控型企业集团,在传统税务管理模式下,因各种主客观因素,上级企业可能疏于对下属企业的具体业务的指导。但随着税源专业化模式的改革,单户式、一站式税收专管方式逐渐向跨地区、跨层级、多环节、专业化分工与团队型征管模式转变,原本就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下级)企业在强大的税务征管机构面前将完全失去税务诉辩的机会。因此,集团企业有必要加强各层级之间税务工作的纵向指导与协作,组织并发挥集团的优势和力量,寻求与税务机构进行相对平衡的沟通与诉辩的权利和机会。

3、组织同地区、同行业、兄弟企业间横向交流与合作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将在税务机关内部逐渐形成以行业、企业规模、区域等内容为分类的税源监控和管理团队,顺应这一形势的变化,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应借助于税务机关内部与企业行业、区域、规模相关的监控和管理团队,发掘同地区、同行业或兄弟企业业务及税务方面的共同点,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共同防范税务风险,完善税务管理相关工作。

4、组织企业管理者及财税人员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交流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无疑对税务机关以及企业税务管理都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客观上要求企业管理者以及财税工作人员,加强税务知识的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条件许可情况下,可以邀请税务机构人员及税务领域知名学者,就税务领域的最新进展及背景知识与企业管理者和财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充分掌握和理解税务工作的原则精神,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企业实际税务管理工作。

5、积极主动进行税务信息化建设,强化税务信息化管理

税源专业化管理改变了以往“人”管税的模式,强调“信息”管税。所谓“信息”管税,就是基于征管数据的管理,确切地说,是通过被加工过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中发现税收管理风险和纳税人遵从管控风险,然后采取应对措施解决风险的过程。这一形势的变化对企业税务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目前大多数企业而言,其税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几乎为空白,或仅仅依赖于财务软件附属的税务信息处理功能,或者被动接受税务征管机构发放的税务信息处理软件。随着税源专业化管理对“信息”管税要求的逐步提高,这一低层次的税务信息化管理方式将很难适应多层级、跨区域、多环节税收征管机构对企业税务信息的需求。

企业应掌握有利时机,化被动为主动,积极调研税收征管机构对企业税务信息的需求,结合企业税务管理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进行税务信息化建设,强化税务的信息化化管理。

6、企税争议尽可能邀请税务中介机构参与

税源专业化管理以规范和完善的征管程序和运行机制为形式特征。决定了企业在税务领域与税务机构的争议,将难以通过个人化的、非规范的程序获得税务机构的支持或谅解。企税争议的处理将只能按照规范和严格的程序逐层、逐级、逐项地与税务机构进行沟通和申诉。而面对跨区域、多层级、多环节的税务机构,要按照规范和严格的程序完成相关的申诉和沟通工作,没有熟悉税务业务和争议处理流程的税务中介机构的参与,将会非常困难。因此,企业在处理企税争议时应尽可能邀请税务中介机构参与。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