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税收专业化管理
税收专业化管理是指集中有限的税务管理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税收管理效益的活动中去,以获得更多的效益和更强的竞争力。
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背景
1.纳税人数量的迅速增加。
从税收工作趋势看,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全国国税系统管理的纳税人达到1952万户,地税系统管理的纳税人达到2480万户。全国的税收管理员国税约为14.56万人、地税约为14.92万人、人均管户国税约134户、地税约166户。
2.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多样化。
随着经济和礼会的发展。企业核算的电子化、团队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税源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不断加大.如何更好地做到强化税源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机统一,也对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3.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管户的日益增长,征管业务量逐年增加,征管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纳税人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不断创新,导致地税机关获取纳税人信息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明显增加。第三是当前职能部门之问存在信息壁垒,也造成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突出。
4.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代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整合到税收管理中去,可以使全体税务人员能够更容易更直接地获取相关信息,从而达到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的目的。通过税收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对税务部门的执法行为、业务操作、优化服务、税收任务的全面完成等方面都起到了监督、规范和促进作用。
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1.信息不对称理论。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行为人之间信息占有不同。信息不对称理论最早在2001年由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提出.反映在税收管理方面就是对涉税信息占有不同,因而形成信息不对称。
2.流程再造理论。
所谓流程再造,就是要求对企业的流程、组织结构、文化进行彻底的、急剧的重塑.实现企业形态由以职能为中心的职能导向型向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的根本转变以达到工作流程和生产率的最优化.实现绩效的飞跃这是一项颠覆性的活动,严格意义上讲是将所有工作“最头再来”。
3.博弈理论。
博弈论就是根据信息分析及能力判断,研究多决策主体之问行为相互作用及其相互平衡.以使收益或效用最大化的一种对策理论。税收博弈是税收征纳双方基于税收这一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系列决策与决策均衡问题。
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特征
现阶段经济社会对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特点尚无统一规范,总体来说应具有以下特征:
1.时代性和阶段性。随着生产力的日益发展,物质资本的社会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迫切需要税收管理专业化。不仅如此,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也决定了专业化管理也具有阶段性的性质。
2.普遍性和有限性。效率原则决定了分工和专业化管理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或环节。但是,受交易费用原则的制约,产品的加工链不会无限制的延长,管理也必然不会没有节制的细分,统筹和规划必然相辅相成的存在于税收管理的进程中,分工和专业化都不会无限发展。
3.内生性和外生性。对于分工和专业化管理而言,促进其形成和发展的变量很多。有内生因素,如技术创新要求企业组织或生产过程精细分工。也有外生因素,如市场扩大限制组织越来越不能“大而全”,更多的采用“专而精”的组织和生产模式。
4.集中性与分散性——分工和专业化都以将各种资源集中于更少的职能或者事项为直观的表征;与此同时,也导致各种职能或者事项的不断细化和分散。
由于税收专业化管理四个特征的存在,使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税收专业化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级税务机关的高度重视。
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的税收征管改革基本反映了税收专业化管理实践历程,比如征、管、查的分离体现了按业务性质管理的专业化管理思路;国地税的分设体现了按税种管理的专业化管理思路;税收风险管理则体现了按风险级别管理的专业化管理思路。递进式的变革,都赋予税收专业化管理新的内涵,极大地推动了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
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现状
1.税收专业化管理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区别
在研究税收专业化管理问题时,有必要明确税收专业化管理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区别。税源专业化管理,即对税源实施分行业分规模的重点分类管理,是税收专业化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在税收专业化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税收专业化管理还包括征管模式的专业化、纳税服务的专业化和人力资源配置的专业化等方面。在现阶段,各地税务机关在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中,主要是以点带面,从税源专业化管理开始,逐渐将积累的有关经验扩展和应用到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其他方面。
2.以某国税局为例,加以研究和探索
某局于1994年9月16日成立,截至2013年底,局内设11个科室,1个事业单位,直属机构稽查局,下属3个税务分局和7个税务所。负责全县844户纳税企业,4348户个体工商户的国税征管工作。2011年全年累计入库127749万元,同比增长50%,增收42581万元,圆满完成了县政府和市局下达的组织收入任务。全局共有在职干部144人,其中副股级以上干部61人,占总人数的42.4%,大专以上学历142人,占总人数的98.6%。
近年来,该局积极开展了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按业务流程设岗。打破税收管理员划片管理模式,按业务流程确定岗位职责,将税收管理职责细分为纳税服务、基础管理、风险管理三项,分别由纳税服务团队、基础管理团队、风险管理团队负责实施,实现税收管理权分离与制衡.
二是按企业规模分类。打破局、乡镇税务所属地管理界限,按纳税人规模设置税源管理机构,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测管理。对重点税源实施精细化管理。
三是风险多级分析。注重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建立风险指标特征库。根据行业风险管理特点,设置风控指标。针对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税收管理,规避和防范税收风险,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并逐步实现省、市、县的风险多级分析层级。
四是全面推行纳税评估。对纳税人申报的情况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审查,设置纳税评估岗,组建纳税评估团队,设立纳税评估管理中心,实施专项评估、重点评估和日常评估。
五是实行管理互动。建立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税源管理互动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专业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税收专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税收征管模式需继续完善
一是部分工作精细化程度还不够。对一些企业历史经营状况,生产经营模式了解不深入,在实际征管工作中笼统而论,运用经验较多,实际调查分析较少。例如,铁精粉行业中未能及时掌握企业是自产矿石加工还是来料加工,在征管工作中极易产生偏差。
二是部分征管工作落实的不理想。对一些漏征漏管户清理补交税款之后,持续督促检查还不到位,容易产生征管风险。
三是部分征管环节流程仍需梳理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主体作用,日常管理和日常检查有待加强,实地核查与日常分析评估、案头分析结合起来。
四是监督、激励机制问题。对税收管理员的监督和激励不到位,造成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
2.纳税服务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税务机关大力推行“一窗通办”的工作方法和服务理念。这里容易产生一个误区,认为“一窗通办”和纳税服务专业化是互相矛盾的,认为“一窗式”就不可能专业化,专业化分工就不可能“一窗通办”。忽略了在纳税服务工作中积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在“一窗式”服务中,每名人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熟练掌握的知识面等分配职责,以“一窗通办”为基础,做好专业化服务。
3.专业化人力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仍以该局为例,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年龄结构失衡。目前,该局共有在职干部144人,平均年龄44岁,45岁以上91人,占总人数的63.2%。其中45岁到50岁之间45人,占总人数的31.2%;50岁以上46人,也占总人数的32%,年龄结构老化。
二是知识结构失衡。在职干部中,原始学历大专以上的48人,占干部总数的33.3%,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8人,仅占干部总数的12.5%,而且这些干部大部分都是在最近五年内新招录的公务员。
三是能力结构失衡。综合比对分析年龄结构因素和知识结构因素,发现税务干部队伍在能力结构的分布上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年龄大的同志工作经验丰富,但知识层次较低,工作中凭经验办事较多,运用计算机处理事务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年轻的同志尽管学历高,但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尚未将所学的知识与税收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需要进一步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下,整个干部队伍在面对税收工作中遇到的新形势、新任务时,在能力和素质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
提升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措施
(一)统筹规划,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体系
1.坚持分类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坚持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既有利于保证税收工作的全面性和效率性,又在某些方面减轻了各级机关的工作负担。一方面,采取“规模+行业”的方法实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纳税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另一方面,采取“机关+基层”的途径实行分级管理,上级机关、基层机关以及税收管理员共同承担税源管理职责,发挥各级优势,增强管理合力。分类管理与分级管理都不可获缺,只有将分类管理与分级管理有机深入结合,才能形成合纵连横、齐抓共管的税源管理新局面。
2.坚持动态监控和重点税源分析相结合
目前,各级税务机关都已经认识到重点税源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对重点税源的监控也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但存在很明显的局限性,部分重点税源监控依然存在片面性和节点性。
重点税源的持续经营的特点要求对其监控分析必须是动态的和全面的,建立重点税源动态监控管理档案,对划入重点监管范围的企业,必须全面掌握企业基本情况以及历史年度和当年的生产经营、税收收入变化情况,全面掌握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税源变化特点,深入分析成因,并归集整理成档,为开展全面、综合的分析打下坚实的信息基础。
同时,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税收经济关系分析。充分利用重点税源企业档案采集到的信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从税收负担和税收弹性分析入手,从静态和动态上描述税收经济关系,深入开展税源预警、税负预警、影响因素、征收力度和征收效能分析,科学判断税收收入增减的原因,为强化税收征管提供科学依据。
3.坚持税收业务和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实现税源专业化管理,既要注重管理方式的改进、管理业务的创新,又要强调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保障作用。业务需求是信息技术建设的先导,信息技术是业务需求实现的支撑。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措施,信息技术没有应用发挥的平台;没有信息支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或者信息支撑不够及时、不够有力,就不能实现海量信息条件下的税源管理更加专业、深入、科学、高效的目标,也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管理。只有通过业务和技术高度融合,才能避免出现业务技术互相脱节现象,才能切实提高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效能。
4.坚持日常管理与风险管控相结合
日常管理方面,对纳税人资格认定、税务登记、经营调查严格监管,全面采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备案,日常宣传辅导,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和税法遵从度。风险管控方面,明确职责,严格规范纳税申报制度,制定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制度,统一归集风险信息,进行风险等级排序,对纳税人信息能够快速全面查找、分析、发布和反馈,及时形成风险预警,制定风险应对政策,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明确职责,规范征管模式专业化流程
按照科学分类、探索规律、整合资源、集约管理等要求,实现征、管、评、查四分离,以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为前提,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依托专业、信息化管理方式,优化服务,加强评估,集约稽查,依法征收。
在征管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提高征管效率这个问题,一方面通过改革实现合理设置机构,实现科学分工以及现代科学管理技术的普遍应用以提高征管机构效率,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征管制度的建设,强化各项基础管理,严格依法治税,提高征管制度效率从而达到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目标。
按照专业化要求划分征管环节。强化申报审核、实地调查、税收征收、违法调查等环节的专业化。加强各级机关之间的纵向互动和横向联动,促进税收分析结果指导税源监控的实施、纳税评估计划和税务稽查任务的制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结果促进税收征管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三)整合资源,提高纳税服务专业化水平
作为税务部门核心业务之一,纳税服务对税收征管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不断改进纳税服务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到“专业化的理念、专业化的效率、专业化的服务”,在强化纳税服务中引领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1.转变纳税服务观念。要始终坚持管理与服务并行,执法与服务并重,切实满足纳税人需求,尊重纳税人、方便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全面推行导税服务、限时服务、提醒服务、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等分类服务,针对重点税源企业、特殊纳税人群体实行个性化服务。
2.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纳税服务涉及征收、管理、技术等部门。各工作环节应加强协调与配合,根据岗责体系的划分,进一步明确纳税服务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在税收执法监督上,要定期对相关执法岗位、执法人员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过错和堵塞管理漏洞,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同时,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把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与公平、公正执法统一起来,形成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统筹兼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
3.构建有效的绩效评测机制。纳税服务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促进今后纳税服务专业化发展,必须要建立绩效评测机制,量化考核,加强监督,提高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多管齐下,优化人力资源专业化配置
人才是基础,没有专业化人才就无法实现专业化管理。加强专业化人才培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健全公正透明的专业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壮大与税收专业化管理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化队伍。
1.税务机关要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把它作为税收专业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先行性工作来抓。要及时调整教育培训的方向,从学历教育、基本技能教育、综合性教育转向专业教育培训、高精尖教育培训,使受教育者多获取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
2.大力营造组织内学习氛围。着重加强先进的工作方法学习,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理论学习与有益经验学习,弥补欠缺。并积极配合,发挥自身特长,打造高素质、高效率的专业化团队。
3.建立和扩充各级各类人才库,对人才统筹管理、合理调配。做到因才施用,唯才是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