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社会总供求失衡

什么是社会总供求失衡

社会总供求失衡是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及结构上的不平衡超过一定限度,导致国民经济不能正常运行的一种经济状态。在这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上的不相等,或结构上的不相适应并不一定就是社会总供求失衡,而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总量严重不相等,或结构严重不相适应,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此时才称为社会总供求失衡。

社会总供求失衡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社会总供给严重小于社会总需求,称为总需求膨胀,或需求膨胀型,再或供给短缺型;另一种是社会总供给严重大于社会总需求,称为总需求不足,或需求不足型,再或供给过剩型。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表现及危害

尽管不同类型的社会总供求失衡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但它们都会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严重危害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一)总需求膨胀的表现及危害

当社会总需求膨胀,即社会总供给严重小于社会总需求时,会引起通货膨胀,具体表现为社会商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总需求膨胀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商品的市场价格由劣等生产条件下的单位商品的个别价值来决定,使社会资源配置处于低效状态。

当社会总需求膨胀时,市场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的态势,强烈的购买需求会使劣等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生产者大量涌人市场,此时市场价格是由劣等生产条件下的个别价值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优等和中等生产条件下的企业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就连劣等生产条件下的企业也能获得正常利润。生产者能够轻易获利,使其失去了改善经营管理和采用先进技术的动力和压力,甚至把资源配置到获利容易、产品质量定位较低的行业或产品中去,破坏了市场淘汰低效资源配置的机制,使社会资源配置处于低效状态。因此,国民经济在总需求膨胀的条件下实现的高速增长,是以牺牲劳动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增长。

2.市场价格信号被严重扭曲,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社会总需求膨胀引起通货膨胀,导致市场价格信号严重扭曲,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和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被破坏。此时,投资主体竞相把投资的重点放在那些短期内盈利高的部门,而对于那些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的部门却很少有人问津,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长线”部门与“短线”部门的矛盾更加突出,使得原有的瓶颈产业的供需矛盾不但没有解决还进一步加剧,而一些主要建设项目的盲目引进、重复引进,又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

3.企业投入产出率降低,社会经济效益下滑。

从企业经济效益来看,由于总需求膨胀带来的原材料、能源涨价等诸多因素,使得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减少,投入产出率降低。尤其是在基本建设领域,由于投资规模过大,战线过长,以至于超出了财力的负担能力,使得投资不能按预定计划完成,工期延长,质量下降,无法形成预期的生产能力,固定资产形成率和交付使用率下降等,最终引致社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

4.物价持续上涨,给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在社会总需求膨胀引起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储蓄存款不但得不到实际报酬,反而还要支付通货膨胀的成本。因此,消费者一般会倾向于放弃储蓄,选择即期消费。即消费者为了规避物价上涨带来的损失,为了保持货币实际价值而抢购社会商品,从而引起市场虚假繁荣,造成价格、利率、汇率等市场信号的严重失真。同时,总需求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使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减少,购买力和实际生活水平降低,增加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和社会动荡因素。

5.通货膨胀诱发的连锁效应,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通货膨胀会扭曲市场价格信号,破坏等价交换原则和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导致投资膨胀,市场虚假繁荣。当经济过热状态难以为继时,宏观经济运行就会由热变冷,形成超常波动。通货膨胀还会扭曲债权债务关系,破坏金融秩序,引发信用危机,以至于使局部的债务链条中断,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信用体系的紊乱甚至崩溃,最终导致经济陷入衰退或萧条。

(二)总需求不足的表现及危害

当社会总需求不足,即社会总供给严重大于社会总需求时,会引起国民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社会总需求不足具体表现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或者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社会商品价格总水平持续下跌;失业增多;企业实际存货水平上升等。总需求不足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约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消费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终实现形式,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发展会受到消费需求的制约。消费需求不足,导致产品无法进入消费领域,这就意味着产品积压,生产产品的耗费得不到补偿,必然导致生产者亏损,再生产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实现经济增长。

投资需求也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是消费需求的引致需求。即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的扩大引致投资需求增加,进而引起生产规模的扩大。相反,消费需求不足则意味着投资需求的降低和生产规模的缩小,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从而阻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2.生产和销售困难,造成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低下。

总需求不足意味着买方市场程度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迫于市场压力不得不改善经营管理,寻求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使自身效益的提高。但是,由于此时市场价格水平难以回升,产品利润率低且销售困难,进而引起生产滑坡,产量下降。同时,生产和销售的困难会挫伤企业的积极性,妨碍其采用先进技术,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整体效益不断下滑。

3.就业水平降低,人民收入和生活受到影响。

社会总需求不足使社会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失业人员增多,就业水平降低。失业一方面直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使失业者及其家庭收入水平下降。收人的减少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货币支付能力,而且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预期,使社会购买力以更大的力度下降,从而加重了需求不足的态势。此外,当就业水平不断下降导致社会贫困人口增多时,会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4.总需求不足的积累效应,加剧国民经济停滞。

社会总需求不足诱发的低增长、低收益和低价格水平,会影响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以减少即期消费而增加延期消费,消费需求的降低又会引致投资需求的降低,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的趋势不断加深。社会总需求不足的这种内生性积累效应,使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失衡并衰退的状态之中,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从这一点上来说,人们普遍认为治理总需求不足比治理总需求膨胀更困难。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原因

1.导致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之中: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成为流通媒介之后,商品生产者不再为使用价值而生产,而是为价值生产,商品必须转化为它的对立物货币,其价值才能得到实现。然而,货币却往往不能立即转化为商品,于是便发生了买(需求)和卖(供给)的分离。供给和需求的分离,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分离,于是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就具有了一般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社会上存在的是简单商品生产而不是社会化大生产,这种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还只表现在局部的狭小范围内,尚不致形成为全社会的供给和需求失衡。而一旦商品生产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随着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或局部社会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也将随之扩大,当生产和市场的扩大不能同步进行而又缺乏有力的宏观调控时,就会逐渐演变成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失衡。这种失衡的具体原因,可能是总量引起的,也可能是结构引起的,也可能两者并存;可能起因于供给方面,也可能起因于需求方面,也可能两者都有;其具体原因可能产生于前面决定总供求的某个因素,如制度体制或经济政策或乘数原理或未来预期或未预期的随机变量等,也可能同时产生于多个因素。

2.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不同体制下有不同的具体原因,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1)在非市场机制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原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一种来自需求方面。在行政体制条件下,通行软预算约束,所以政府和企业都存在持续的投资饥渴倾向。在货币发行不能受到严格控制时,由投资饥渴导致的投资膨胀便表现为名义国民收人大于实际国民收入,并由此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这种状况有时甚至与总供给的绝对水平无关,总供给增长,总需求也增长,而且总需求的增长速度总是大于总供给的增长速度。另一种来自供给方面。直接原因在于供给效率过低,包括资源配置效率过低、组织效率过低和由技术创新不足引起的动态技术效率过低;深层的原因则是特定的决策机制、动力机制以及收入与资源分配机制等,还有同所有制及经济体制有关的一系列更深层次的基本因素,尤其是缺乏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所致。通常所说的行政体制中的“大锅饭”、“铁饭碗”所产生的弊端就是这种情形的描述。

一方面是供给不足,一方面是需求过旺,二者作用的结果,就会出现持续的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状态。

(2)在市场机制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除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外,其具体原因与社会总供给大:厂社会总需求的原因可能正好相反,但涉及的因素可能是类似的。这种失衡,可能是总量引起的,也可能是结构引起的,也可能两者并存;可能起因于供给方面,也可能起因于需求方面,也可能两者都有;其具体原因可能产生于前面决定总供求的某个因素,如制度体制或经济政策或乘数原理或未来预期或未预期的随机变量等,也可能同时产生于多个因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自我调节机制,但由于市场功能有缺陷,它在某些领域会失灵,加上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及时性,以及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宏观调控或宏观调控不当,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要实现完全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调节与治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对社会总供求失衡进行调节与治理的途径有二:一是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二是靠政府政策的自觉调控。

(一)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是指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价格机制、利率机制等的传导作用,通过“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自发的推动社会总供求平衡的过程。

价格机制是调节供求总量平衡的主要调节机制,它通过商品和劳务价格与供求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实现商品和劳务市场供求总量平衡。当社会总需求膨胀时,过旺的需求会刺激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物价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一部分需求,同时促进生产者增加供给,从而使社会总供求趋于均衡;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过剩的供给会使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下跌,物价的下跌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一部分需求,同时引导生产者减少供给,从而使社会总供求趋向均衡。

利率机制是调节社会货币资金供求关系的一种机制,进而成为市场调节供求总量平衡的一个重要机制。当社会总需求膨胀时,经济过热,过旺的投资需求会推动市场利率上升,利率的提高会减少一部分投资者对投资的需求,还会吸引一部分储蓄使资金供给增加,从而使资金市场供求趋向平衡,进而促使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供求趋向平衡;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经济萧条,储蓄增加,对资金的需求减少,过剩的资金供给推动市场利率下降,会刺激一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欲望使资金需求增加,同时也会抑制一部分企业和个人的储蓄愿望使资金供给减少,从而使资金市场供求趋向均衡,进而促使商品和劳务市场供求趋向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机制对社会总供求的自发调节,存在着盲目性、事后性、短期性且耗费时间长、代价较大等弊端。因此,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总供求失衡的治理还须借助政府自觉、有效的政策调控。

(二)政府政策的自觉调控

政府政策的自觉调控,是指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基础上,政府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通过“看得见的手”自觉调控各经济参数,从而影响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促使他们根据各种经济参数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自觉地推动社会总供求趋向平衡的过程。

政府对社会总供求的调控,按其解决问题的途径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

需求管理,是指政府通过采取刺激或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趋向平衡的过程。需求管理是凯恩斯理论的主要主张,是根据经济周期运动而实行的反向调节,是短期宏观调控行为,其目标和措施随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而相机抉择。需求管理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施,对于实现社会总供求短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供给管理,是指政府通过采取优化总供给的政策,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趋向平衡的过程。供给管理是供给学派的主要主张,是依据经济发展趋势特别是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调整产业结构进而优化供给能力和结构,使供给总量和结构能更好地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供给管理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来实施,是长期宏观调控行为,对保持社会总供求长期平衡尤其是长期结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生产力水平较高,社会物质财富丰富且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较完善,各微观经济主体都能对各种市场信号作出灵敏反应。因此,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就可使社会资源配置按需求变动进行调整,使供给适应需求的变化,即供给的调控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完成,政府调控主要侧重需求管理。

在中国,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还不成熟,各微观经济主体还很难对市场信号作出灵敏反应。此外,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以及无效供给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问题。因此,目前我们对社会总供求失衡的调控主要采取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的方法。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