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知识生产力

什么是知识生产力

知识生产力指将人类的知识运用于生产过程而产生的生产力,是通过劳动者的知识素质、知识产品、智能化生产设备等表现出来的生产力。知识生产力有两种形态。一种是间接发生作用的潜在生产力,它主要存于教育、科研、设计等方面。它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但它通过劳动者的知识素质,通过以知识产品形式出现的科学技术(如设计方案、图纸、生产技术规则等)对物质财富的生产发生作用。科学技术在未被用到生产过程之前只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着,要把这一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需要把科学技术物化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上面。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科研、工程设计等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教育起着重要的基础和桥梁作用。人掌握了文化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就“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20页)。另一种是直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作用的生产力,是“物化智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这种形态的社会生产力是在数字信息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它的特点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依靠智能化生产工具而进行生产。这种形式的生产力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各种智能化机器和生产线的出现,新材料的不断开发运用等,都使社会生产力出现跳跃式发展。

知识生产力的特征

与以往的生产力相比,知识生产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知识生产力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生产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构成了知识从产生到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全过程。物质生产力的运行是建立在物质因素的生产、流通及应用基础之上的。虽然在物质生产力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智力与知识因素,但这些因素与物质性因素相比4tl:于次要地位。知识生产力则不同,它以智力性因素的存在及其使用为主体,虽然物质性的因素也不可缺少,但只是作为一种物质基质发挥基础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知识生产力并不仅仅指知识的生产率,还包括知识传播和使用的效率,也就是知识由一般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2.知识生产力是以信息化为前提的生产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智能性的环境。信息数字技术推动了知识编码化的发展,知识的生产、传播、扩散速度大大加快,成本大大降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工具成为智能性的机器,更多劳动者成为知识工作者,劳动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依赖于人的知识的劳动对象。信息技术不仅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使人类从部分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有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造性知识的生产上。信息化不仅是知识生产力产生的前提,而且是它运行的基础和环境,还是它进一步发展的积极因素。

3.知识生产力是在全球范围运行的生产力,它完全摆脱了地域和国家的界限。知识资源不同于传统的自然资源,没有天然的知识贫国和富国。知识资源和其他资源相比较也有易流动的特点。由于全球信息网络的发展,知识的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当今时代,各个国家面对的竞争都不再是本地或本国的竞争,相反却是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知识生产力不仅表现了全球性的特点,同时也是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知识的扩散和科技进步对加强全球的相互联系,促进全球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

4.知识生产力是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生产力。自市场经济产生至今,其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本身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种经济体制也一再被证明是人类目前发展生产力的最为有效的机制。知识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阶段的产物,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没有发达的知识生产力。也就是说,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知识生产力的制度基础。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知识生产力方面的差距,表面的原因是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制度方面的差距。

5.知识生产力是以人为本的生产力。知识生产力更加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首先,知识来源于人的认识活动,知识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和应用都源于人的需要。知识的重要性就意味着人的重要性。彼得·德鲁克(Peter Druker)指出:“知识不像金钱,它具有人格性。知识不归属为书、数据库和软件程序,它们只相当于信息。知识总是经由人得以体现,由人来教和学,由人来利用或误用。”① 其次,知识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与主体相结合,否则,仍然是死的、无价值的东西。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人不是退却到事物边缘,而是进入到事物的中心;不是作为客体,而是作为主体,作为具有天赋和使命、具有充沛的能力和才华的主人身份出现的。知识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拥有“人力资本”,将会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视他们和他们的各种能力,包括情感等。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发展知识生产力,除了尊重知识和创造,还必须尊重个人或者个性;不仅要关心和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而且要关心和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6.知识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不同,知识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物质生产力是以有限的自然资源为基础,而知识生产力则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资源为基础。然而,这并不是说,单单依靠发展知识生产力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很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知识生产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知识生产力演变的历史阶段

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知识的含义、发展程度以及其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极不相同。在农业社会,人们的知识基本上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带有很强的哲学和人文特点的总体性知识,自然科学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大部分知识都不能直接被应用于生产实践。相反,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却是在当时并不被人们当做知识的劳动技能、技巧等经验知识。这种技术、技艺和经验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和劳动本身融为一体的。

农业社会中知识的生产、传播和积累的这种状态,使知识的应用处于很低的层次。尽管农业社会的生产也需要一些基本的知识,但只需要一些简单的知识即可,生产对知识的需求十分有限,这样知识的发展也缺乏足够的动力,知识长期停留在经验层次,无法上升到科学层次。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也因此处于很低的发展状态,在长达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人类的生产力水平的增长是极为缓慢的,人类社会的面貌发生的变化也是极为缓慢和有限的。

从工业社会开始,知识及知识的生产力性质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人们开始以浓厚的兴趣探索自然物质的特性和自然界的规律,人类的知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知识通过发明物化为机器,成为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因素。通过这种物化的知识,人类可以大规模地利用自然力,人类的体力得到空前解放。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创造出惊人的生产力,其秘密全在于此。可以说,知识完全改造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形式,也完全改变了它的发展方式和速度。

生产力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其始作俑者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可以说,正是资本的力量驱使科学为自己服务,这不仅使生产获得了巨大发展,而且使科学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自然科学本身(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的发展,也像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一切知识的发展一样,它本身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 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所以,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互相竞争”。在工业社会阶段,科学通过技术发明并被资本占有而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科学技术开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工业社会时期知识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类通过科学来实现对自然物质的占用,这意味着通过一个新的社会结构,自然作为一个整体被逐渐地改变成一个人类的产品。这个社会结构本质上是客观化的知识。由于对自然的占有是由科学推动的,所以,科学知识在社会中获得了一种突出的地位。作为生产性的知识的科学知识,成了占有统治地位的知识类型。也就是说,工业社会的特点在于人类通过科学知识实现了对自然的支配或统治。

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知识获得了飞跃性发展,知识的生产力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生产力结构也因此发生了质的变化。知识成为生产力中的主导性因素,也就是成为第一生产力。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不仅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成为一种“直接的”生产力。尼科·斯特尔(Nico Stehr)把知识分为意义的知识、生产性知识以及行为知识。其中行为知识是最为先进的知识形式,这样的知识已经是社会行为的一个直接形式,它是直接的行为能力,包括创造更多的(新)知识的能力。他指出:从20世纪中叶开始,科学日益成为一种“直接的生产力”③。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认为:“人类的心智成为一种直接的生产力,而不仅是生产体系中的决定性元素。”。

知识成为直接性的生产力,其“直接性”的含义是知识活动本身已经成为生产性的,直接与生产相关联。也就是说,知识的生产成为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较为独立的直接的社会生产。知识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意味着人类大部分生产活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像在工业经济条件下那样直接与自然发生代谢作用,而是在更高的社会层次上进行。换言之,如果说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是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准,那么,在知识社会,生产力则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纳入自己的范畴之中。尼科·斯特尔深刻地指出:“发达社会范围内的全部工作的相当大的组成部分都已经发生在新的层次上;它是第二层次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与自然发生代谢作用,后者就是工业社会典型的物质占用。生产的一部分以自然已经被物质地占用为先决条件;它就在于按照某些方案重新安排被占用的自然。”。

从农业社会中的有限的一般经验知识的应用,到工业社会中的知识物化为机器,再到知识社会中的知识成为一种直接的生产力,知识生产力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力形态已经开始形成。

知识生产力生成的条件

知识生产力何以渐渐地成为一种现实的? 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它是诸多经济、社会和技术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

1.需要结构的变化。马克思认为,需要是生产力发展有效的动力。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需要,一类是精神需要。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人们的需要结构也实现着由以物质需要为主向以精神需要为主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精神需要具有与物质需要完全不同的性质。物质需要是有限的,当它被满足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减少,而人类的精神需要是无限的、丰富多彩的,它不可能永远被满足。就知识而言。不仅人类对知识的需要是无限的,而且,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对知识的需求就越大。精神需要的这种特点为知识生产力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力和空间。

2.环境对物质生产力的制约。自然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资源的供求矛盾这样的硬约束作用于各国的经济发展,迫使各国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措施,如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能耗以及通过技术开发新的能源来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出于对工业化增长方式的反省,人们在主观上也试图寻找一条不同于工业化的增长方式。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ler)对工业化的增长方式批判道:“‘工业化’这场戏算是‘谢幕’了。它的能源耗尽了,它的力量到处在削弱,这就是下一个浪潮变革的开端。” 也就是说,知识生产力的产生既是保持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人们的理智的愿望。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的发展。知识得到广泛的应用,知识经济从工业经济的母体中孕育而生,一种新的主要建立在对智力资源使用基础上的生产力形式得以产生。

3.知识商品化是知识生产力形成的驱动因素。知识要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使之具备商品的属性,能够进行购买和销售,而且要使知识活动包括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处于商业利润的调节和引导之下。而要使知识能够像财产那样被占用、承认,就必须获取它的财产权。因此,知识商品化的过程就是知识私有产权制度建立的过程,知识私有产权制度的建立为知识生产者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利益推动力。

知识商品化的结果是,知识的供应者和使用者与知识的关系,越来越具有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与商品的关系所具有的形式,即价值形式。知识已经为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新的生产中增殖而被消费:它在这两种情形下都是为了交换。它不再以自身为目的,失去了自己的“使用价值”。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知识商品的生产获得了更大的动力。知识商品化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知识生产提供了动力,而且在于使知识生产成为一种社会化的生产。在知识成为商品以前,知识生产大都是以个人为单位单独进行的,知识生产的动力更多的是科学家的兴趣,而在知识成为商品之后,知识生产成为一种社会化的大生产,成为大规模有组织的活动,这同样也是知识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4.信息技术的革命性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知识革命”。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数字化和编码化发展。知识编码化的结果,使知识获得了更多的商品属性,更加方便了市场交易,加速了知识的扩散。其次,信息技术极大地增强了人类知识存储的能力。人类存储的知识的形式也不再是单纯的印刷文字的静止形式,而是包括声音、图像等动态的形式。再次,信息技术还改变了人们创造知识的方式。计算机网络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知识网络,通过这样的网络人们可以分享概念、经历和应用工具,交流新的思想并相互激励,进行真正的跨学科研究。人们的智慧和思考也因此突破了个体的狭隘性和生命的有限性。计算机技术还使人类可以把一部分脑力活动,如大量的计算、数学分析和证明及知识的贮存等交由机器完成。解放出来的脑力便可以专注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以着重发挥大脑的综合评价和创造能力,人类创造知识的能力因此得到显著提高。最后,信息技术使知识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同时也使人类的知识迅速增长。知识本身的丰富和积累是知识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之一。没有知识本身量的丰富,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生产力都不可能成为现实。

知识生产力的性质

知识生产力具有非常复杂的性质,对知识生产力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是一般生产力与现实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以及个人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

1.一般生产力与现实生产力的统一。

马克思曾把知识的积累称作“社会智慧的一般生产力的积累”,把知识称作“一般社会生产力(如科学)的力量”。知识是“一般生产力”,不仅指它的潜在性,而且指它在一般或者广泛的意义上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的积累和进步最终都会引起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由于现实的生产力运行总是在特定韵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环境中进行,因此,作为一般生产力的知识能够在多大程度和速度上改变现实的生产力运行是非常复杂的。

知识从一般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即知识的人化和知识的物化。知识的人化是指知识与主体的结合。知识要发挥作用,必须转化为主体的知识、技巧或能力。知识是人类若干代共同的智慧结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通过教育和学习,才能使人类的这种共同智慧结晶转化为个人的知识和智力。知识的物化是指知识要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必须依靠和依附于生产力的其他因素。必须合并、附着、物化、渗透、凝结到其他因素中去。成为其他因素的组成部分,引起其他因素的质量和数量的变化,物化为生产力的内容。这样它才能成为物质性力量,才能作用于物质生产。知识生产力的运行,就是建立在知识的人化和物化的基础之上的。

2.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统一。

知识生产力是一种精神生产力。知识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产品,其本身是人类精神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结果或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知识生产也就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知识本身的生产与其他生产形式有着相类似的结构。在知识的生产过程中,除了劳动者主体外,也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不过内容不同而已。知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各种知识工作者,劳动工具是人脑和电脑组成的工具系统,劳动对象就是各种信息和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但是,知识作为精神生产力而创造的知识产品,并不像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性的产品那样,只能用于精神消费,而是可以经过一定的程序转化为物质性的生产力,即能够现实地改变客体的生产力。知识生产力并不是单纯的物质生产力或单纯的精神生产力,而是在这两种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的统一体。如果我们把知识生产力只理解为知识在物质生产力中的运用,就难以把握当代社会生产力所发生的巨大变革;而如果我们只承认知识是一种精神生产力,则又把知识生产力局限在“纯精神”的领域而容易使之成为一种非现实的力量,而且,也容易使知识与人类的其他意识形式(如道德)等在生产力中的作用相混淆。

自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出现了分工直到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都处在一种相对分离的状态。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恰恰在于它把各种不同的劳动,因而也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者说以脑力劳动为主或者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各种劳动分离开来,分配给不同的人。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这种分工使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虽然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但是,二者基本上处在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而知识生产力由于跨越了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使两种生产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3.个人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

知识生产力是个人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一方面,知识生产力是一种个人生产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虽然都是一系列需要通过分工和协作才能完成的社会过程,但是,就每个具体的思想或观念的产生来讲,都是以个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马克思在谈到物质生产的时候指出:“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因此,所有对人这个生产主体发生影响的情况,都会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人的各种职能和活动。在这个意义上,确实可以证明,所有人的关系和职能,不管它们以什么形式和在什么地方表现出来,都会影响物质生产,并对物质生产发生或多或少是决定的作用。” 知识生产同样如此,所有对人这个主体有影响的因素,都会通过主体最终影响知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由于在知识生产力中人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加强,人的创造性得到史无前例的重视,生产力更加表现为一种个人性特点。但另一方面,知识生产力的社会性特点也变得更为突出。

马克思指出:“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并不是个人生产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人生产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式,如分工、协作等中介环节而形成的集体力、社会力。在知识社会,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更为加强,随着知识量的迅速膨胀和知识愈来愈急速地细化,我们每一个人对各种事物的细节的了解愈来愈少,愈来愈多地依赖于其他人和专家的知识。因此,我们知道得越多,就越需要依赖他人及他人的知识。从知识的生产来看,无论是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还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错综复杂的研究课题都要求不同学科的专家共同协作来进行。从知识的学习来看,现代化通讯技术促进并实现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但在另一方面也使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变得更加重要。由此可见,知识生产力意味着高度发达的个人生产力与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统一。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