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生产诱发额

什么是生产诱发额

生产诱发额是指当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最终需求额增长时,通过产业间的波及效应所激发各产业的全部生产额,其功能在于可以认识经济系统内各最终需求项目对诱发各产业生产的作用力大小。生产诱发系数则是诱发生产额与相应的最终需求额合计之比,利用生产诱发额还可对某一产业最终需求的各项目进行最终需求依赖度的分析。

生产诱发额的计算

其理论根据是著名的列昂惕夫静态投入产出模型:

X=(I-A)^{1_Y}

Y 为最终需求,X 为总产出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产出 X 和最终需求 Y 通过列昂惕夫逆矩阵联系在一起,最终需求 Y 的变化势必导致产出 X 的变化。计算生产诱发额的方法是:某产业最终需求栏的数据分别乘以(1-A)-1 系数表上该产业纵列的数据,然后加总。生产诱发系数等于生产诱发额除以全部产业该项最终需求的合计,根据完全需要系数矩阵计算生产诱发系数,结果如下表(以邮电业为例):

表:生产诱发系数表

类 型 消费 资本形成 出口 所有最终使用
第一产业 0.50541494 0.076994 0.064651 0.29125432
第二产业 0.94570656 2.739424 2.220617 1.75368
第三产业 0.97927312 0.070501 0.466996 0.59069391
邮电业 0.01508425 0.002234 0.030058 0.01304299

注:根据完全需要系数矩阵计算得到

因为生产诱发系数反映各最终需求项目诱发各产业生产作用的大小,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项最终使用部分对邮电业的生产诱发作用都最小,这可能与邮电业的最终使用率最低有关,邮电业的中间需求率为 77.28%,而最终使用率只为 0.227179,因而邮电业作为生产资料的性质最为明显,主要是为生产服务,而作为最终使用的份额并不大,因此最终使用对邮电业的生产诱发作用也最低,一单位最终使用对第二产业的生产诱发作用最大(1.75368),其次是第三产业(0.59069391)、第一产业(0.29125432)。

其中,消费对第三产业的生产诱发作用最大(0.97927312),资本形成对第二产业的生产诱发作用最大(2.739424),出口对第二产业的生产诱发作用最大(2.220617)。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