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概述
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英语:Gross Domestic Product,英语简称GDP;亦称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是一个领土面积内的经济情况的度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 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目录
[隐藏] 1 计算公式 2 核算方法 3 解读指标 4 基本分类 5 中国GDP 5.1 2006年和2007年GDP 5.2 2008年主要经济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
国内生产总值最常见的计算公式是:
国内生产总值 = 私人消费 + 投资 + 政府消费支出 + 出口 – 进口
这条计算公式也可以写成: GDP = C + I + G + X – M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总表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这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1、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人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相加,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按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 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按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同一经济总体在同一时期的生产活动成果,从理论上讲,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受资料来源的影响,要保证结果完全相等几乎是不可能的。
按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