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金出纳管理
现金出纳管理是指对银行的本、外币现钞、有价单证、贵重物品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及合理运用。
现金出纳业务的管理范围
现金出纳业务管理范围主要包括:
(1)出纳部门的内部管理,即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定额管理、缺席管理业务技术和工作质量管理等。
(2)出纳部门的管理,即合作银行出纳人员对社会客户出纳的管理。合作银行出纳人员应当向社会宣传财经纪律和金融法规,辅导社会出纳人员提高技术,引导社会出纳的现金收支活动等。
(3)出纳部门与合作银行其他部门的配合管理。
现金出纳业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合作银行现金出纳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人员、工作定额、制度、业务技术和工作质量等五个方面。一般说来,合作银行应从以下内容来把握现金出纳业务的管理和经营:
(1)建立科学的高效率的现金出纳业务组织形式。
(2)要做到钱帐分管,收付分开,双收双付,要加强复核复点,使帐、款、证三相符。
(3)力求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4)适当准备备付金,便利社会经济交往。
(5)要最大限度地吸收现金存款。
(6)强化出纳业务部门的内外管理。
从内部管珲要求来讲,合作银行要正确处理损伤券及残券的挑剔、整理、兑换、鉴别及送交中央银行统一销毁。合作银行应专设库房、负责保管各种现金资产,坚持双人管库,同进同出制度。从外部管理要求来看,合作银行应注意与各种犯罪分子做斗争。积极开展反假币的斗争,保护人民币发行的集中统一,保护人民币的安全。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是不可分的,其中,最大限度地吸收现金存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合作银行自身经营资产负债业务的内在要求。
现金出纳管理的要求
现金是流动性最大的一种货币资金,加强现金的监督和管理,对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按照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在下列范围可以使用现金: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动报酬;国家规定发给个人的各种奖金;各种劳保、福利费用;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的价款;出差人员的旅差费;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出。
企业所发生的现金收支业务必须通过出纳人员。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帐”,必须做到日清月结,帐款相符,严禁用白条抵库。每日的现金结存数,不得超过规定限额,也不得“坐支”现金,以保证现金管理安全。企业凡超过结算起点的结算和购买物资,都必须通过银行转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