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环境成本

确认

环境成本是指在某一项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环境成本的确认应符合以下条件。

1、环境成本的发生起因于环保 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必须是因环境原因而引起的。这有两种情况:

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当前我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订了一系列的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和环保样品标准。企业要达到这些标准要求,必然要发生一些环保设备投资及营运费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问题,起到了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二是国家在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有些国家实施环境税、征收环境保护基金、对超标准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我国在这方面还亟待加强。

2、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计量或估计

由于计量是会计的属性,因此作为环境成本也必须是可计量或可估计的。如采矿企业所产生的矿渣及矿坑污染,每年需支付相应的回填、覆土、绿化的费用就很容易确认和计量;而有些需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的治理费用,则需要通过合理的估计。环境成本的确认是环境会计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会计的核算。

企业内容分类

(一)按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分类 环境成本

1、事前环境成本

事前环境成本是指为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而事前予以开支的成本。具体包括:环境资源保护项目的研究、开发、建设、更新费用;社会环境保护公共工程和投资建设、维护、更新费用中由企业负担的部分;企业环保部门的管理费用等。

2、事中环境成本

事中环境成本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成本,包括耗减成本和恶化成本。耗减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耗用的那部分环境资源的成本;恶化成本是指因企业生产经营恶化而导致企业成本上升的部分,如水质污染导致饮料厂的成本上升,甚至无法开工而增加的成本。

3、事后环境成本

事后环境成本包括恢复成本和再生成本。恢复成本是指对因生产遭受的环境资源损害给予修复而引起的开支;再生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使用过的环境资源使之再生的成本,如造纸厂、化工厂对废水净化的成本,此类成本具有向环境排出废弃物“把关”的作用。

(二)按环境成本的形成分类 环境成本

1、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

主要包括产生废弃物的处理、再生利用系统的运营、对环境污染大的材料替代、节能设施的运行等成本。

2、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

包括环保设备的购置、职工环境保护教育费、环境污染的监测计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构筑和认证等成本。

3、企业有关环保的研究开发成本

如环保产品的设计,对生产工艺、材料采购路线和工厂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进行研究开发的成本。

4、有助于企业周围实施环境保护或提高社会环境保护效益支出的成本

包括企业周边的绿化、对企业所在地区环境活动的赞助、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广告等支出。

5、其他环保支出

主要包括由于企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对土壤污染、自然破坏的修复成本及支付的公害诉讼赔偿金、罚金等。

(三)按成本分摊期限的长短分类

1、长期环境成本支出

长期环境成本支出是指因环境问题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需持续支付的费用,如企业每年向环保局支付的排污费。

2、短期环境成本支出

短期环境成本支出是企业为环境问题一次性支付的费用,如企业的环保设备支出、一次性支付的矿山开采权等。

会计处理

环境成本只有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才能加以控制。会计核算体系则应根据环境成本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环境成本

1、科目设置

设“环境成本”,属于损益类科目,期末转入“本年利润”。

2、账务处理

本期发生的仅与本期相关的支出,发生时借记“环境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等。本期发生的不仅仅与本期相关的支出,可分以下两种情况:

(1)预付待摊。受益期在一个会计年度以内的,发生时借记“待摊费用——环境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摊销时借记“环境成本”,贷记“待摊费用——环境支出”。当摊销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时,“待摊费用”改为“递延资产”;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借记“本年利润”,贷记“环境成本”。

(2)预提待付。发生时借记“环境成本”,贷记“预提费用”;付款或结清时,借记“预提费用”,贷记“银行存款”;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借记“本年利润”,贷记“环境成本”。

企业控制

(一)实行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实行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做到“一个杜绝,两个坚持,三个到位,四个达标”。即杜绝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坚持环境“三同时”制度,坚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工作必须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做到废水、废气、废渣、噪声达标排放。在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同时,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构建环境成本控制系统 环境成本

在按照产品和部门构建成本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考虑产品生产和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包括主动性支出(污染预防和污染治理支出等)、被动性支出(排污费、罚款、赔偿金等)、已发生的支出和将来发生的支出,将它们作为产品成本和部门运行成本(管理费用等)的组成部分,运用现有的成本控制方式进行成本控制,并在成本预测、计划、核算中充分考虑环境支出。同时,设立专门化成本控制系统,主要涉及能源、废弃物、包装物、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成本控制。

(三)大力推行无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

对于那些资源消耗较大、污染严重、环境成本较高的必需品的生产项目,除加强企业管理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外,最重要的是淘汰那些落后的技术工艺而采用先进清洁的生产工艺。

(四)政府对环境成本控制的支持

1、通过环境区域治理规划,采用集中排污治理的方式来降低区域内各个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如浙江绍兴纺织印染带来的污染曾相当严重,后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排污处理工程,1998年底全县排污网建成,环境污染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企业也只需交纳一定的费用,比原来的排污费少得多。

2、相关的经济政策必须完整、配套。不论是环境保护方面的新建项目审批,资源、能源的配置和利用,还是经济领域内的产值统计、利税计算、资产评估、成本核算、物价核定以及内外贸易等重大经济活动,都应该将企业环境成本的因素考虑在内。

建议

环境成本太多太多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没有考虑环境成本。

大家知道,市场经济就是靠无形的手优化和配置资源,而价格则是杠杆。这就需要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上起到推动者和干预者的作用,靠什么?靠税收和补贴,靠税收和补贴来体现环境成本。

例如:我们在超市购买商品后,商家大都免费赠送质量不错的塑料袋,人们回家后可用于装其它物品,或装垃圾一同扔掉,丝毫不觉得可惜,因为它太便宜了,殊不知地球却需上百年才能消化它。那么这个小小的塑料袋的环境成本是多少?同时,一些可降解的包装袋,却因为生产规模小,原料贵,价格高而始终无法推广。但这种包装袋的环境成本却是极低的。

这时,政府就应该干预了。应该把环境成本作为税收向塑料袋厂家收取,以提高它的生产成本,进而提高它的市场价格。同时把这部分税收作为补贴补给包装袋厂,以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市场价格,这样包装袋厂就有了竞争力,消费者自然会选择便宜耐用的产品,塑料袋市场就会逐渐萎缩,厂家也会逐步转产,进入有利可图的可降解包装袋或其它市场,同时,随着可降解包装袋市场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国家可逐步减少补贴直至退出。这样,在政府干预下,就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它行业也是如此,象高耗能的电器、汽车,造纸,洗涤用品,焦炭,冶炼等等,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生产者什么赚钱做什么,但关键是政府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职责,应该鼓励什么惩罚什么引导什么。环境成本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政府不去考虑环境成本,是不会有任何厂家主动考虑的,而有这种想法的企业也会因为得不到鼓励(政府的扶持和消费者的购买)不采取任何行动。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