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物流保管服务

什么是物流保管服务

物流保管服务是指为调整物品的需求与供给而对物品实行保存与管理的一种服务活动。具体来说,它是保证物品的品质和数量的前提下,依据一定的管理规则,在一定的期间内把物品存放在一定的场所的活动,是物流服务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保管服务的分类

物流保管服务的分类有多种方法。

1.按照保管内容分类

(1)仓库储存保管。仓库储存保管指的是物品在仓库或配送中心中的储存。仓库所保管的物品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储存物品的保管。储存物品的保管是保障物品在储存过程中使用价值不受到损坏。其实质就是在保证物品的品质和数量的前提下,依据一定的管理原则,在一定的期限内把物品存放在一定场所的活动。

2.按照保管对象分类

(1)生产资料保管,指的是生产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而进行的生产资料的保管。

(2)消费资料保管,指的是生产厂家、流通企业等为了能及时满足客户的订货要求而进行的商品保管。

3.按照附加值分类

(1)一般保管,指商品在保管的过程中,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没有发生变化的保管。

(2)增值保管,指的是商品在保管过程中根据需要而进行重新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4. 按照保管时间分类

(1)长期保管,指客户长期委托保管营业人进行物品保管。

(2)短期保管,指客户短期内委托保管营业人进行物品保管。

物流保管服务的作用

任何一个企业在采购、制造、销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保管活动,保管对企业的直接经营活动(如营销活动等)起重要的支援作用。保管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管在企业的采购、制造、销售过程中起着调整或者说是缓冲的作用。在由供应商、企业和顾客组成的物流供应链中,下一道环节对物品的需求与上一道环节对物品的供应在时间上往往是不同步的,这种需求和供求之间的时间差,便可以用保管来调节。

第二,保管在从制造厂家到物流分销中心,再从物流分销中心到顾客的配送运输过程中起到调整或者说是润滑的作用。

第三,保管作业场所是物品齐全、检验、分类整理、再包装、分拣配货、发送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管是物流服务的最前线,关系到顾客服务满足的程度。

物流保管服务的原则

企业在进行保管作业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面向通道

为了方便物品在仓库内移动、存放和取出,需将物品面向通道存放保管。

(二)先进先出原则

先进先出原则是指先入库的物品应先发货送出,这是为了防止库存物品因保管时期过长而发生变质、损耗、老化等现象。特别是对于感光材料、食品等产品保质期较短的商品来说,这一原则非常重要。

(三)分层堆放原则

为了提高仓库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为了保证作业的安全性、防止物品受损,需要利用货架等保管设备进行分层堆放保管。

(四)周转频率对应原则

它是指依据物品进货发货的频率来确定物品的存放位置。比如进货发货次数频繁的物品应放置在靠近仓库进出口的位置。

(五)明确表示原则

它是指对物品的品种、数量及保管位置(如货架编号、层次等)清楚明晰地表示。这样可以使作业人员容易找到物品存放的位置,从而提高物品存放、拣出等作业的效率。

(六)同一性原则

它是指相同类型的物品需存放在相同的位置,这样便于提高物流的效率。

(七)形状对应原则

它是指根据物品的形状确定物品存放的位置和保管方法。按标准化包装的物品应放置在货架上保管;非标准化的物品对应于其形状进行保管,并可通过特殊的保管机械或设备尽量使非标准化物品(特殊形状的物品)成为标准化物品(包装上的标准化),以便提高保管效率。

(八)相似性原则

它是指相类似的物品需存放在相邻的位置,这样便于提高物流的效率。

(九)重量对应原则

它是指根据物品的重量确定物品存放的位置和保管方法。具体地说从方便搬运和安全作业的角度出发,比较重的物品应放置在地上或货架的底层,比较轻的物品应放置在货架的上层。

物流保管服务的内容

物流保管服务作业是属于物流仓库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资的验收入库、保管养护、供应发放、清仓盘点等主要工作。

(一)物资的验收入库

物资的验收入库,是指仓库工作人员对入库物资,按照一定的手续和程序,进行接货、验收、办理入库等一系列工作。它既是物资进入仓库的第一个环节,也是进行仓库管理工作的基础。

物资验收入库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认真检查入库物资的品名、等级、规格、型号、产地、数量等是否与入库凭证相符;检查物资有无破损、变质,包括是否完好;入库手续要简便,入库要迅速,入账要及时;检查和监督运输部门应履行的各项责任。

1.验收入库前的准备

验收入库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经常与采购、运输部门联系,及时把握入库物资的品种、数量和时间;接到入库通知后,要针对入库物资的性质、特点和数量,确定物资存放地点、垛形,准备装卸工具、检验工具和铺垫材料,组织人力,对有毒物资要准备好防护用品。

2.接货

接货要做到:接货手续清楚,准确及时,责任分明。接货方式主要有:到库内接货,到供货单位提货,到车站码头提货等。不管是哪一种提货方式,都要当场核对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查看包装及封印是否完好,作好接货记录。

3.验收入库

验收入库的操作要求和规程是:①物资验收要做到及时、准确,按规定程序和期限进行验收;②核对证件;③实物验收。

4.记账、立卡、建档

物资在验收入库以后,要做好记账、立卡、建档等工作。

(1)记账。除财务部门建立材料账外,仓库要建立保管明细账,详细反映物资进出结存情况。保管明细账应列出物资的品种名称、规格、数量、批次,库存物资都需用货位号和档案编号。要经常核对明细账,保证账、卡、物相一致。

(2)立卡。卡也称标签,它是直接挂在物资存放位置上用来表明该处物资的名称、规格和编号的。卡片上要填写记录该物资的进出数量和结存数量,并要经常查对实物,做到卡物相符。

(3)建档。物资档案通常是一物一档,同规格、同批次、同厂出产者可列一档,档案资料主要包括:物资出厂时的各种凭证、技术资料;入库前的运输资料;验收记录、技术检验证明、磅码单;物资保管期间变动情况及其他资料。

5.验收中发生问题的处理

(1)凡是必备证件不全,到货物资作待验物资处理,临时保管,等证件齐全后再进行验收。

(2)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规定的技术标准与订货合同不符,供需双方应协商解决,由供方负责。

(3)对于品种、规格、质量不合要求或错发的物资,可先将合格品验收,不合格品或错发物资单独存放,经核实和检验确认后,由供需双方交涉调换。因调换发生的损失应由供方负责。

(4)对于数量不符,损益在规定磅差以内的物资,仓库可按实际验收计量入库;损益超过磅差时,应核对查定,做好相关记录,由采购部门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

(5)核对索赔。物资在入库前已有破损变质等情况,有普查记录证明时,可按实际情况查对记录证件,在证件范围以内者应按实际验收情况填写记录;在证件范围以外或无证明时,要查明责任,核对索赔。若到货物资的品种规格、包装和订货合同规定不相符,属供方责任;若由于装载不妥,车船漏水等造成的受损短缺,属运方责任;若是在装卸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的残损,属装卸部门的责任。属于哪一方的责任,企业就要根据原始记录、订货合同或其他协议,认真做好核对索赔工作。

(二)物资的保管

物资保管,是指对验收入库的物资,根据其性能、体积、包装等不同要求,结合储存地点的自然条件,在物资发放使用前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保养的工作。物资保管是仓库业务管理的中心环节,也是仓库管理进行的一项经常性业务。物资保管的基本要求是:数量准确,质量不变,摆放科学,方便发货,确保安全,降低损耗。为此,物资保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方便安全、分区分类、专仓专储、货位编号

分区分类,专仓专储,是根据物资的材质、规格、性能、形状等,结合仓库的设计、建筑物等条件,把库房、料场分为若干保管区,合理规划各类物资摆放的固定区域。分类划分的粗细程度,可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来决定。实行分区分类、专仓专储保管,有利于物资的维护保养,提高仓容利用率,保证物资安全,加速物资流转,提高管理水平。

货位编号,就是对库房、料场、货架等物资存放场地,按照地点、位置排列顺序统一编号,作出明显标志。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四号定位”,即按库号、架号、层号、位号来编号,实行固定位置、对号入库,并把编号和材料明细账账页以上的绢号统一对口。如某企业的A零件存放在第五仓库第二货架第四层的第八位,则A零件的编号为5248。实行货位编号,可提高收发货效率,减少错发现象,有利于物资的检查和监督,便于保管人员之间的合作。

2.采用科学保管方法,实行物资存储规范化

物资的科学保管方法除了分区分类、货位编号外,还包括分批保管法、成套保管法、“五五摆放”、“架子化”等。①分批保管法,就是按物资的批次分别存放,便于贯彻先进先出的发放原则;②成套保管法,就是将生产使用中相互关系密切的物资配套存放,这种方法常用于机电产品的保管。其优点是便于成套供应,缺点是仓库利用率低;③“五五摆放”,就是根据各种物资的特性和形状,以“五”为基本计量单位,做到“五五成行,五五成方,五五成串,五五成包,五五成层”,合理摆放物资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库存物资堆放整齐,便于清点,便于收发,提高了工作效率;④“架子化”是根据仓库的负荷能力,尽量向高空发展,做到既充分利用仓库空间,又便于物资的维护保养。仓库管理部门可根据库房的结构、物资种类、取料方便等条件,设计出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且经济便利的货架。

3.物资的维护保养

物资在仓储过程中,为了保证仓库安全和防止物资变质,应根据物资性能、特点,采取不同措施,分门别类地对各种物资进行维护保养。开展物资维护保养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认真做好防锈、防尘、防潮、防腐、防磨、防震、防水、防爆、防变质、防漏电等工作。

(三)物资的发放

物资的发放,是根据物资出库凭证,向需用部门发放物资的工作。物资发放工作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迅速、准确、安全、节约地发放物资,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物资发放的要点如下:①根据发料单进行发放。要认真审核发料凭证,检查发料手续是否完备,防止发货差错;②做好发货前的准备工作,把该分装的、分割的、过磅的事先准备好,以保证及时迅速地发放;③提高服务质量。应做到方便生产,随需随发,热情接待,送货上门;④坚持先进先出原则。根据先进先发、易损先发、有期限的先发的原则,开展物资发放工作;⑤物资发放后,保管人员要及时进行物资盘点,做到账、卡、物、资金“四对口”;⑥坚持退库制度。若由于材料节约、计划变更等原因产生余料时,必须办理退库手续。

同时,物资供应部门要会同生产车间对当月所消耗的原材料,按计划完成程度和消耗定额进行核销,以避免物资浪费和物资消耗情况失真。

(四)清仓盘点

清仓盘点,就是摸清仓库的物资数量、质量、规格和用途,做到账物相符、有据可查。

清仓盘点的主要内容包括:核查物资的账面数与实际数是否一致;核查各类物资有无超储积压、短缺、变质、损坏情况;核查各类物资在收发方面有无差错;检查仓库设备、储存容器、安全设施是否有损坏。

清仓盘点分为经常盘点和定期盘点。经常的清仓盘点是仓库保管人员通过每日物资的收发情况,及时检查库存物资的账、卡、物是否相符,每月对发生变动的物资进行复查或轮番抽查。定期的清仓盘点,是由物资供应部门、财会部门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员工参加的清仓盘点小组,按制度规定的时间(如年中、年末)对仓库所有物资进行全面清点。在清仓盘点中,如发现盘盈或盘亏,要分析产生原因,说明情况;如发现严重短缺和损坏,要查出原因,追究责任;对清查出来的超储、积压、呆滞物资,要及时处理解决,如参加物资调剂会议等。通过清仓盘点,可以帮助物资供应部门总结在物资订购、保管、发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