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
对于物流产业集群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章建新(2007)认为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区域地理环境中,聚集着功能不同的物流企业,依靠地理和区域经济的优势,将运输、仓储、货物进出口、物流加工与配送及信息处理有机集成,形成物流产业链,提高物流运行效率。贾兴洪(2007)提出:物流产业集群是不同类型物流企业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在一定区域内物流资源的高度密集和专业化经营程度很高的物流经营场所。文海旭(2005)认为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以物流主干企业为核心的,同时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有相互关联性的物流企业、专业化的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等)集中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物流产业集群是指聚集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以交通运输枢纽设施(如港口、机场、铁路货运站、公路枢纽等)、科研开发组织(物流技术、物流信息平台的研发等)、管理部门为依托,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及其相关制造、流通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拥有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分工协作关系明确,竞争优势明显的物流园区是物流产业集群的表现形式。
物流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它是物流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是一种遵循经济原则的组织形式和经济现象。物流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产业组织形式,并且按照一定规则运行和自我发展。
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
对于物流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虽然没有比较统一的说法,但大多的学者都认为,物流产业集群是一个由物流企业为主,集聚在同一个区域范围内为其它行业提供物流服务的相关企业、机构群体的集合。
物流产业集群的一般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物流企业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各个物流企业之间具有分工专业化的特征;物流产业集群内企业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具有区域的“根植性”;物流产业集群内创新活动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特征。
物流产业集群作为服务业产业集群,具有一些不同于其它产业集群的独特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物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基于这种派生需求的特性,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依赖于区域经济和区域其它产业的发展;物流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现代物流属于第三产业,有物流需求的集聚才会有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物流产品差别化特性,使得物流产业集群内的物流企业之间存在着竞合关系的特征。
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
产业集群是以企业集群为基础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它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初始条件和比较优势,即必须具备支撑产业集群的资源禀赋,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物流人才、区域产业环境和市场需求。
1、自然地理条件
地理条件是特定地域的一种资源禀赋,它是决定地方生产方式与发展路径进而决定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基础。物流产业集群有着特定的地理空间,物流园区多以交通枢纽为中心分布,且在业务上依托交通枢纽设施,离开交通枢纽设施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地理优势本身就是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最重要的资源,交通运输枢纽设施是各种运输的交汇点,是货物集散的重要场所,是物流活动的主要平台。
2、物流人才
物流人才主要是指与集群产业相关的企业家和专业劳动力群体,它是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动力。
物流园区是企业家和物流专业劳动力创业和工作的重要平台,物流园区的地理位置使其更靠近资源和市场,可以取得更大程度的比较利益、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物流园区正逐渐成为区域性的人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潜在企业家和物流专业人才资源,成为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基础。
3、区域产业环境
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区域产业环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及配套基础产业。
物流设施的共用性为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物流产业的性质和特征看,其关联的行业包括水、铁、空等运输行业,也包括储备、邮政、电信、海关、商检等公共行业,这些行业的基础是公共性质,物流产业集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公共设施。
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要求作为基础产业的铁路、公路、水运、空运、货运代理等相关行业,在运能规模、技术含量、货运代理量、管理水平等方面都需要发展到一定水平。
4、市场需求
物流产业集群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市场上对第三方专业物流的大量需求。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服务性产业,物流园区的形成和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市场的需求紧密相关,有足够的物流市场的需求为基础,物流产业集群才有形成和发展的可能性。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业务上日渐核心化。专业化分工使得物流业务从大量的企业中分离出来,结果导致了第三方物流需求的增长,客观上也促进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
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
我国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既有物流企业的自发因素,也是政府规划和扶持的结果。物流产业集群的出现一方面是企业空间形态和物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物流产业的服务特性以及物流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具有公共服务特性等特点,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和物流园区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合理规划和政策支持。
产业集群是专业化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空间表现形式和结果,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物流组织形态的演进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最初,物流还只是制造企业的功能部门,一般以制造企业的采购、销售部门形式出现,物流效率很低。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物流开始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企业开始注意到物流的重要作用,开始发展自己的物流企业。最后,制造企业开始注重自身专业化生产的需要,集中进行企业品牌和主要项目的研究,对于物流开始寻求外包等形式,促使第三方物流出现。
由于大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出现,物流企业开始呈集聚发展趋势,不同功能的物流企业开始聚集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共同发展。物流企业寻求企业之间的合作分工,技术手段的应用,使物流企业可以更方便的获取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种发展形式即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它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组织物流活动,将众多物流企业集中在一起,共享一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降低不确定性风险,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合作效率,发挥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实现物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随着物流园区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与该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各类物流企业和相关机构便会随着该企业进驻物流园区,从而形成了物流产业集群。
物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分析
(一)强化创新能力
物流产业集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强化集群的创新能力是推进集群持续成长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强化集群的创新能力应优化核心网络的学习环境、引导集群成员在该生态系统内部形成有序的竞争态势,促进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
为了促进集群内企业技术学习能力的提升,政府应促进集群内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以及集群外企业等建立信息渠道,促进产学研合作。在集群内,政府则应出面建立行业协会,召开洽谈会,设立常设机构等实现信息的内部扩散。
(二)加强内部竞争与协作
物流产业集群的成熟和可持续发展要依靠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协作产生的集群效应。集群效应是指集群内众多企业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又配套协作,既存在专业化分工合作,又存在竞争,通过空间上集聚带来外部经济效应而使整体获得更大的绩效。
事实证明,简单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不能产生集群效应,也不能提升集群和物流企业的功能。对此,政府部门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制订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引导集群内企业合理的分工协作,发挥物流企业的集群效应,促进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政府的规划和引导
我国物流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物流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为了避免不当的恶性竞争和产业布局的混乱,实现物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和发挥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作用。
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在产业规划中的主导作用。各地政府应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本地物流发展现状和物流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地制定当地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认真做好产业集群规划,积极引导各类物流企业落户物流园区。
其次,政府要引导和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进行有序竞争与互惠合作。只有有序竞争与互惠合作,才能发挥集群效应,促进周边服务业和工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
物流产业集群的优势
(一)集群化带来的规模经济
物流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使原本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在集群内汇集成一个产业群,形成区域品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靠整体营销来共同参与市场竞争;集群内的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由原来单一的服务变为现在多层次、多样化、分散化的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对物流的需求;由于集群内企业众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因此有助于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这些都是源自于物流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性。
(二)集群化带来的信息资源共享
物流企业集群可以实现对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现代物流企业的高效运作离不开功能完善的信息平台与信息系统的支持,而信息资源的共享则是通过信息平台来实现的。凭借该信息平台,集群内的物流企业可以统一协作规则、共享政策法律支持等;凭借信息平台,使集群内的物流企业可以较容易实现及时供货、合理运输、零库存、全面质量管理等物流管理目标;信息资源的共享,还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物流业务外包,推动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战略联盟。
(三)集群化促使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分工
集群内的企业在自由竞争中,资源的共享为集群内的物流企业集中发展本企业的核心业务,并在集群化的过程中产生深度的专业化分工,从而实现资源的专业化利用创造了条件。处于同一物流环节的物流企业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中最终走向联合,实现技术互补、知识联盟、共同对抗集群外的竞争,推动整个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四)追赶效应和拉拨效应
物流企业间的接近和了解使它们的互相影响加强。由于竞争障碍的减少和攀比心理的作用,物流企业间的竞争会加剧,后进企业更容易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会更努力创新。同时,由于相互支撑的相关物流企业之问存在着“拉拨效应”,即物流集群内的某些企业可以因集群内那些先进的相关企业的拉拨而提升它的竞争力。
(五)吸聚和辐射效应
有活力的物流集群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对优秀人才和企业以及资金产生强大的吸聚力,其自身逐步形成了自增强的机制。同时,物流产业集群在自身增长极的形成过程中,又逐步开始了发挥增长极作用的过程,即通过辐射作用带动所在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物流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以上我们论述了物流产业集群的优势。但在我国,物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兴的集群形式,却没有得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实现物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物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界定。
物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物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是指物流产业集群在发展的同时,要避免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和资源枯竭,它的发展既要加快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要着眼于该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给后代留下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物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以下特征:时刻保持创新性、发展的持续性、环境的友善性、资源的节约性、投人产出效率高。
(二)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能源的浪费。集群内物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合理的规划运输路线,出现返程或启程空载行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运输燃料的浪费,不利于物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第二,投入产出效率低。在我国,物流产业集群是以物流园区的形式存在的,物流业的发展,使我国大多数企业开始大量圈地,投入巨额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兴建物流园区,但目前我国物流园区空置率高达60% ,即使是正在利用的园区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益。
第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物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绿色物流的发展重视不够。比如,在运输过程中,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产生噪音污染,这些都将影响人体的健康;在储存过程中,有些商品的储存必须进行养护,如储存木材,需要喷洒一些化学物质进行养护,这些化学物质将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在流通加工过程中将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如果回收不当,也将对环境、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由于缺乏绿色物流理念的指导,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实现物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政府的规划和引导。
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为了防止不当的恶性竞争和物流产业布局的混乱,实现物流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切实加强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作用。一是要积极发挥政府在物流产业规划中的主导地位,各地政府应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本地物流业发展现状,制定出当地特色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规划。二是政府要引导和促进集群内物流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实现有序竞争与协作,这样才能发挥集群效应,促进周边服务业和工业的良性发展。
(二)时刻保持创新。
保持较强的创新能力是推进物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物流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一种衍生形式,与创新有着紧密的联系。强化集群的创新能力应优化核心网络的学习环境,引导集群成员在该生态系统内部形成有序的竞争态势,促进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创新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利于物流设备设施的改进和完善;第二,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最终以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先进性等形式表现出来;第三,环境创新。物流企业所在特定环境中的创新,使物流企业之间由单一、纯粹的竞争向竞争—合作关系发展。
(三)加强内部竞争与合作。
首先,物流产业集群要依靠集群内物流企业的竞争和合作,产生集群效应。只有通过集群效应,提高应对集群外企业的竞争,才能保持集群发展的持续性。这里所说的竞争并不是以大搞价格战等形式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而是通过合法的竞争促使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物流需求。其次,集群内企业的合作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从经济学角度看,只有相互信任,才能降低监督成本、减少违约行为和失德行为。企业间的共同利益是通过合作实现的集群效应。
(四)创建集群特色
一是实行差异化服务战略。服务过程差异化,主要体现在服务人员素质、服务程序等方面,完善的服务程序体现为合理规划运输路线;服务手段差异化,主要通过设备、工具的利用来体现,比如使用先进的分拣设备等。二是建立集群品牌。集群品牌是一个区别于其他集群的标志,代表了集群内企业的一种潜在的竞争力和获利能力,是集群内的企业长期规范经营、良好的质量和周到的服务等积累起来的良好声誉。
(五)实施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以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着眼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物流产业集群内要树立起绿色物流理念,开展绿色物流活动。一是在运输过程中,简化供应和配送体系,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通过车辆的有效利用降低运输次数,提高配送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加强政府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监督,搭建绿色物流信息平台,对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活动进行调整和规划。三是建立和完善绿色物流法规。通过法律约束,限制污染超标车辆上路和促使低公害车辆的发展。绿色物流的实施体现了物流产业集群的环境友善型和资源节约型特征,从而实现了物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1)区位导向型物流集群
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而形成的产业集群称为区位优势导向集群。物流的发展受制于区位条件、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等,所以一些物流企业以区位优势作为企业选址的主要因素,从而导致了大量的物流企业的集中在某一地方的发展。这些区位优势包括廉价劳动力集中地、信息和技术发达地、原材料或燃料集中地、产品的主要市场地、交通运输枢纽地等。因此,物流园区的规划要依据地区优势条件正确定位,体现出运输枢纽型、区域物流组织型、商贸型、综合型等不同类型园区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物流产业群(如图1)。在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几种运输方式的结合部,则可以建设综合性较强的物流园区;而依托开发区,则可以建设专业型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具有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特点,在某区域内有突出地位,能起到示范作用。而开发区物流可以为外资企业提供准时、快捷、高质量的现代物流服务,如在苏、锡、常高新技术密集的地区,目前已有苏州高新物流、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园区物流、无锡高新物流及常州新区物流。
(2)依附型物流集群
物流产业是第三产业,它为其他产业提供物流服务。因此,为了更接近客户,有些物流企业会以其客户所在地作为自己的选址依据,这样依附于制造业或商业等发展的物流集群成为依附型的物流集群。这类物流集群一般与其它产业结合形成产业链共生关系,从而共同发展。如德国大众汽车、戴姆勒~ 克莱斯勒、化工企业BASF等在物流园区安置生产厂区,由物流园区中的物流企业为其提供零部件、原材料、装配以及产成品的加工配送。并且,为推动主导产业的发展,政府可能会引进物流产业作为支持产业,形成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物流园区(如图2)。因此,有些地区的物流园区规划中也通常还包括如出口加工区、生产加工区、临港工业园区,贸易流通区、商品交易区、甚至有物流设备展示和批发市场等。这些与其他产业共生的模式都是可以参考的发展模式。
(3)功能关联型产业集群。
功能关联企业和功能上有间接关联企业的区域聚集是形成不同产业群的重要因素,企业之间的功能关联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垂直型集聚如图3所示,即企业之间的垂直纵向联系而形成的集聚。若干个企业或工厂之间有原料生产、供应和加工销售的联系,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许多企业在同一区位上集中而形成的聚集。因此,一些功能侧重点不同的物流企业集聚形成物流产业集群,如运输业、仓储业、加工业等构成物流供应链的上游下游,可以使得区内通过分工与协作,形成功能完整的物流链。既可为顾客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又能实现规模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实现专业化分工以及在交易过程中的密切合作,可以获得外部范围经济。
其二,协作型集聚如图4所示,即由专业化协作和原料、辅助材料和燃料有密切协作关系的企业而形成的聚集。这类聚集的共同点是企业之间都具有密切地协作关系。物流企业集群中常常会以某些大型的综合物流企业为中心,其他相关物流企业集聚到一起,共同完成物流链中相同物流业务,这种集聚就是协作型集群。从事相同物流业务的物流企业的空间集聚,可以实现相同部门的中小企业数量增加,整体规模增大,从而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实现合作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如:东京和平岛物流团地内以一个l2.7万平方米的仓库为中心集聚了3O个多家物流企业,一个8.6万平方米的货运站台集聚了4O多家企业共同使用。
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议
用生态学中的“个体——种群——群落”这样一种演进路径来剖析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化的内在机理,产业种群的演化路径是“个体— —产业种群——产业集群”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递进,只有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种群才会最终发展为产业集群。物流园区内初期的物流企业集合相当于产业种群,只有让其形成相对优势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促进物流园区企业合理的集聚
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就要做到“扬长避短”。产业集群也存在缺点,它是一种介于市场和层级组织的中间体组织,作为中间体组织其优劣势介于两者之间,不可能具备绝对的优势。比如:产业集群中的“搭便车”效应会降低创新力,并且由于其中企业机构冗余而导致残酷竞争。
因此,物流园区的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之间网络体系的建立,要努力形成各种功能的物流企业、运输组织、工商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各物流园区应以企业聚群为导向,有目标的吸引具备产业示范效应和产业关联性的项目进入园区,而不应追求类型上的“大而全”,防止企业盲目进入导致过度竞争。
提高物流园区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保持物流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保证,萨克森宁很早就提出产业集群是创新能力强的产业或企业发展必然选择。对产业集群来说,企业集群产生的竞争是残酷的,只有差异化才能避免这一不利的因素,并产生互补性、合作与竞争的益处。一方面,建立物流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人文关系网络推动企业间建立联系以促进学习和交流,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和承诺。市场在传递价格信号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于其他类型的信息传递往往是不够的,这就需要用企业间的学习和交流来弥补。企业聚群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家协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在促进实用技术的扩散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组织展览会、博览会等交易会,可为供需双方进行产品技术和服务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而这些都是以合作文化氛围及信任程度为基础的,企业间的信任和承诺是维持人文关系网络的纽带。因此,推动企业间的学习与交流,可促进信息与知识的传递,进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首先,要明确“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观念;其次,要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增加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最后,帮助企业建立信息网络,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和合作,密切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形成“产学研”结合的运行体系。
健全的市场体系和有序的竞争环境
产业集群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因而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这样才能促进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生产率的提高,才能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首先,要大力发展要素市场,尤其是资金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改善地方要素市场环境。
其次,健全物流园区内的服务体系。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需要各种服务机构,如在物企业发展前期需要市场分析、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中期需要制作、测试和市场检验,还需要后期推广销售、技术服务等。这就要求在企业聚群区内,在技术孵化、信息咨询、培训、金融、法律以及财会、管理等各方面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
第三,健全各项市场法规,减少市场中的不正当行为,鼓励公平竞争,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