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灵感思维

特点

1、突发性和模糊性 由于是没有在显意识领域单纯地遵循常规逻辑过程所形成,所以灵感直觉思维产生的程序、规则以及思维的要素与过程等都不是被自我意识能清晰地意识到的,而是模糊不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2、独创性

独创性是定义灵感思维的必要特征。不具有独创性,就不能叫灵感思维。

3、非自觉性

其他的思维活动,都是一种自觉的思维活动,灵感直觉思维的突出性,必然带来它的非自觉性。

4、思维灵活活动的意象性

在灵感直觉思维活动过程中,潜意识领域或显意识领域总伴有思维意象运动的存在。没有意象的暗示与启迪就没有思维的顿悟。

5、思维高度灵活的互补综合性

思维高度灵活的综合互补性是其思维的重要特征,如潜意识与显意识的互补综合,逻辑与非逻辑的互补综合,抽象与形象的互补综合等等。

方法

灵感思维方法1、久思而至 久思而至指思维主体在长期思考竟日不就的情况下,暂将课题搁置,转而进行与该研究无关的活动。恰好是在这个“不思索”的过程中,无意中找到答案或线索,完成久思未决的研究项目。

2、梦中惊成

梦是以被动的想象和意念表现出来的思维主体对客体现实的特殊反映,是大脑皮层整体抑制状态中,少数神经细胞兴奋进行随机活动而形成的戏剧性结果。并不是所有人的梦都具有创造性的内容。梦中惊成,同样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科学头脑”。

3、自由遐想

科学上的自由遐想是研究者自觉放弃僵化的、保守的思维习惯,围绕科研主题,依照一定的随机程序对自身内存的大量信息进行自由组合与任意拼接。经过数次、乃至数月、数年的意境驰骋和间或的逻辑推理,完成一项或一系列课题的研究。

4、急中生智

利用此种方法的例子,在社会活动中数不胜数。即情急之中做出了一些行为,结果证明,这种行为是正确的。

5、另辟新径

思维主体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课题内容与兴奋中心都没有发生变化,但寻解定势却由于研究者灵机一动而转移到与原来解题思路相异的方向。

6、原型启示

在触发因素与研究对象的构造或外形几乎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已经有充分准备的研究者一旦接触到这些事物,就能产生联想,直接从客观原型推导出新发明的设计构型。

7、触类旁通

人们偶然从其他领域的既有事实中受到启发,进行类比、联想、辩证升华而获得成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触类旁通往往需要思维主体具有更深刻的洞察能力,能把表面上看起来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情沟通起来,进行内在功能或机制上的类比分析。

8、豁然开朗

这种顿悟的诱因来自外界的思想点化。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的一些明示或隐喻获得。豁然开朗这种方法中的思想点化,一般来说要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有求”,二是“存心”,三是“善点”,四是“巧破”。

9、见微知著

从别人不觉得稀奇的平常小事上,敏锐地发现新生事物的苗头,并且深究下去,直到做出一定创建为止。见微知著必须独具慧眼,也就是用眼睛看的同时,配合敏捷的思维。

10、巧遇新迹

由灵感而得到的创新成果与预想目标不一致,属意外所得。许多研究者把这种意外所得看作是“天赐良机”,也有的称之为“正打歪着”或“歪打正着”。

训练

灵感思维训练1、灵感的捕获 1)长期的思想活动准备。灵感是人脑进行创造活动的产物,所以长期思考是基本条件。

2)兴趣和知识的准备。广泛的兴趣、丰富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借鉴,容易得到启示,是捕获灵感的另一个基本条件。

3)智力的准备。主要包括观察、联想、想象。

4)乐观镇静的情绪。愉快的情绪,能增强大脑的感受能力。

5)注意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6)珍惜最佳时机和环境。

7)要有及时抓住灵感的精神准备和及时记录下灵感的物质准备。许多有创造性精神的人,都曾体验过获得灵感的滋味。但因为事先没有准备,而没有及时记下这些灵感,事过境迁就再也记不起来了当然并不是头脑里出现的灵感就都有价值,但记录下来以后再慢慢琢磨,决定取舍。

2、灵感的诱发

1)外部机遇诱发

(1)思想点化 。一般在阅读或交流中发生。如达尔文从马尔萨斯人口论中读到“繁殖过剩而引起竞争生存”时,大脑里突然想到,在生存竞争的条件下,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存,不利的变异则被淘汰。由此促进了生物进化论的思考。这就是思想点化。

(2)原型启发。这是根据自己要研究的对象的模型启发,而产生的灵感。例如英国工人哈格里沃斯发明纺纱机的经过,就是受到原来水平放置的纺车,偶然被他踢翻变成垂直状态的启发才研制成功的。

(3)形象发现。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拉斐尔,想构思一幅新的圣母像,但很久难以成形,在一次偶然的散步中,看到一位健康、淳朴、美丽、温柔的姑娘在花丛中剪花,这一富有魅力的形象吸引了他,立刻拿起画笔创作了“花园中的圣母”。

(4)情景激发。作家柳青经过农村生活的体验写出了“创业史”,但七年后,当他想改写时却找不到感觉。只是又回到长安县后,那些农民的语言、感情及对农村生活的冲动,才一起被激活,产生了创作灵感。

2)内部积淀意识引发

(1)无意遐想。这种遐想式的灵感在创造中是很常见的。

(2)潜意识。这种灵感的诱发,情况更为复杂,有的是潜知的闪现,有的是潜能的激发,有的是创造性梦境活动,有的是下意识的信息处理活动。

发展

灵感思维书籍灵感思维是历史学者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源泉。由于历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不可能将其本来面目完整地呈现给人们。因此,人们认识历史,仅仅依靠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难以把握历史全貌和潜在的规律性。历史灵感思维往往便是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活动似已山穷水尽,秘密尚未解开,因而形成巨大精神压力之时,历史认识者的潜在认识能力和历史实际相互撞击而释放出来的一种新的认识能力;在历史教学与研究中,有些历史材料的潜在信息与客观历史实际若即若离,要真正揭开它的奥秘也必须依靠灵感和顿悟;一个历史问题从这个角度这个侧面看是一种说法,而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侧面看则是另一种说法,在多种说法中如何择取一种最接近真理的说法,或在多种假说中另立新的假说,这都需要用历史灵感思维来构思新知;在用文字来表现历史人物和历史场面时,语句的飞动,表述的新意,更得求索于灵感的启迪;灵感也是穿透历史深沉感和时代鲜活感的触媒,古今神交的历史学会带给人们更多的认同。历史教师作为历史的认识者,他本身就应养成直觉思维的习性,在灵感顿悟中,形成创造性思维。作为历史教育者,他又肩负培养学生灵感思维能力的任务,特别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必须打破应试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的束缚,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趋势。

灵感思维在科学研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取得创新成果并不一定是运用了逻辑思维的结果,而是得益于顿悟与灵感。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月牙上的弧形阴影,用直觉联想全形才获得地球可能是圆形的天才预见。英国著名史学家吉本年轻时立志编史,但苦苦思索却一直定不下题目,有一天在罗马凭吊古迹时,触发灵感,才决意写一部罗马史。他自己这样叙述说:“1764年10月15日,就是在罗马,伫立在这座古都的废墟里,在夕阳残照中缅怀往事,陷于沉思时,看到那些赤着脚的修道士在朱庇特神庙里唱晚祷诗,于是脑海里第一次闪过一个念头:要写一部罗马帝国衰亡史。”[3](p.358)之后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吉本果然完成了《罗马帝国衰亡史》这一体大思精的煌煌巨著。

科学家们都十分强调灵感思维在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创造首先是直觉,而不是逻辑。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认为,逻辑思维只能用新的说法叙述一些在某些程度上早已为人们所知的东西,而灵感思维却恰恰相反,它常常导致“智力上的跃进”,放射出创造性的火花。现代教育理论也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灵感思维能力的提高。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讲:直觉思维的发展是教师们的一个追求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逻辑思维几乎扮演着惟一的主角。但在发现学习中,直觉思维和它是并驾齐驱的两部马车。

灵感思维的训练培养。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证实,不仅杰出的天才人物有灵感,普通人也有灵感,日常生活中赞成某人有灵气、悟性高,某篇文章是“神来之笔”,实际上就是谈灵感问题的,只是未曾意识到罢了。因此,一定要破除对灵感思维的神秘感,帮助学生树立“我也有灵感”的坚定信念。那么,历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究竟怎样才能培养形成历史灵感思维呢?

首先,在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长期积淀中迸发灵感。灵感即顿悟。“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是突发性的,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空中楼阁。它是一个知识和能力长期积淀的过程,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是灵感思维产生的深厚底蕴和广阔背景。历史学者需要广泛地汲取知识,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深入地思考问题,敏锐地观察事物,以积累历史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并在大脑中存储起来。当显意识和潜意识发生碰撞时,就可以在储存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灵感,产生顿悟,迸发创造的火星。

灵感思维

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熟知“辛亥革命失败论”为学术界所公认。但一日夜间,在睡意朦胧状态中,竟产生了“辛亥革命没有失败,辛亥革命胜利了,只是后来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样的认识。醒后,自己还想就着梦境思路著文阐述此观点,不期终日瞎忙,一直未曾动手。但不久,就在某刊物上看到了别人论述辛亥革命没有失败的文章,该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对此,只能怨自己没有抓住这一灵感思维,生发开来,写出佳作。以上事实证明,灵感出于勤奋。而要把灵感的火花变成创新的成果,同样离不开艰辛的劳动。

其次,在多元化的思路中,迅速地捕捉灵感,产生顿悟。灵感来自潜意识,触发潜意识需要悟性和灵气,而多元化的思路如八面来风,能吹开人们的心灵之窗。历史学者学习和研究问题应多思考、勤感悟、常交流,破除思维定势,激活创新意识。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才能顿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见解。在讲完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个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突然对中国近代史上“落后就要挨打”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认为落后不一定挨打。顺势肯定和赞赏了这个学生的灵感思维。引导学生就此开展讨论,让学生们在思维的彼此碰撞和交汇之中,激发悟性和灵气,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后续方式去验证灵感思维的结果。使大家最终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传统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它不能为所有的历史事实所证实,从而,提高了学生反思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意识。

最后,在类比联想中自由大胆地质疑求异,以获取不期而至的灵气。灵感作为创造性思维不是随时随地都会产生的,它往往借助于同类事物的类比和联想而产生。尤其是在原型启发条件下产生的灵感,看似无关的原型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之间的间接相似性和潜在联合点,必须通过类比和联想才能发现。灵感有时来自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下的苦思冥想,有时来自紧张思考之后的轻松休息之际,有时来自似睡非睡朦胧恍惚之中。但共同之处则往往是由类比联想而唤起潜意识,并在与潜意识的交融中解开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难问题,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这样一种意境。

历史教材上认为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是宣扬剥削有理思想的,而有个学生在学习了社会大分工的理论后,类比联想,顿生灵感,对此提出质疑,别出心裁地认为这句话反映了古代社会脑体劳动的分工情况,是正确的。又比如传统观点认为,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学说在汉武帝时起到了肯定和神化君主专制的作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个学生从自己学过的生物链知识中受到启示,迁移联想,突发奇感,认为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论,正是一个“上天制约君主,君主制约人民,民意(人民意志)影响天意(上天意志)”的循环制约链。“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一方面说明君主统治人民是天经地义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君权还要受神权的制约,天意还要受人意的影响。这种可贵的朦胧想法,得到教师的赞扬,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相互讨论,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董仲舒这一观点,表面上看,是宣扬君权至上,实际上,是假借天威来曲折表达民意,以约束君主的专制统治,是隐晦地继承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