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港口供应链

什么是港口供应链

港口供应链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系统集成化和协同化为指导思想,以建立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赢目的,以港口企业为核心企业,实现从供应链中源到汇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整个供应链上的畅顺流动,由上下游相关企业所形成的紧密合作的服务型的企业供应网链结构。

在以港口为中心的供应链中,各国生产的货物和原材料等通过港口,转运到世界各地,进行再生产和最终的消费。在这条供应链中,包括上游和下游的供应链实体,形态各异的货物流,同时信息交换和资金流通频繁,数量巨大。

港口供麻链的特征

由于港口作业的特殊性及港口供应链组织的差异.以港口为中心的供应链与传统研究中的制造型氽业供应链有着较大的区别。

(1)供应链成员:以传统的制造性企业为中心的供廊链一般南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等组成。而港口供廊链则主要包括供物流港口供应链结构图廊商(货主)、船公司、港口业,陆上运输公司、分销商等。

(2)供应链中的增值过程:传统的制造性企业供应链主要通过生产和加工装配等过程创造价值;而港VI并不生产新的商品,其受益主要是通过提供物流服务(装卸和仓储)来创造。

(3)供应链上各成的目标:在制造性业供应链中,供应商和生产商及分销商的目标都是基本一致的,即降低库存成本。而在港口供应链中.其各部分的日标并不一致,冲突较大。船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往往希望船舶在港停留时问最短,港口业更多的是希最大程度上利用港口资源,而货主则希望确保整个搬运、装卸和仓储过程中的快速、安全和较低的运费。

(4)供应链管理的原动力:住以制造性业为中心的供应链中,制造型业从降低成本和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出发.更趋f于加强整个供廊链的整合。而在港口供应链中,其原动力则主要来自于船公司和码头。

港口供应链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港口物流服务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有许多方面还处于传统物流状态,在硬件设施和物流服务意识上,与国外先进的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港口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都比较高。中国港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大部分港口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式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服务供应链,难以提供多方位的高质量物流服务。

(一)运作流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港口供应链物流模式各个节点在信息、智能、技术、人力资源、设施设备的业务衔接上存在着不完善性,导致港口供应链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下的浪费。主要包括超出增加产品价值所必需的绝对最少的物料、设备和人力资源、场地、时间等各种资源部分。

(二)合作关系决策问题。港口供应链的敏捷性要求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围绕港口企业构建,但合作企业分布广和角色多样等特点可能影响合作关系的建立。例如,港口企业需要针对运输市场出现的某种运输需求选择集疏运企业,但由于集疏运企业信息不完备以及集疏运企业相对自治的特点,对港口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集疏运企业比较困难。

(三)缺少港口供应链企业间的协调机制。企业间的合作和协调机制是港口供应链强调的重点。在理论上,当港口供应链中各成员作为港口供应链的子系统,从港口供应链总体效率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规划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时,港口供应链才有可能实现全局最优。在现实中,企业在加盟港口供应链后,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展开合作,使全局最优难以实现。因此,如何制订成员间的协调机制是实现港口供应链敏捷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四)利益分配机制不明确。港口供应链中的企业强调合作与协同,合作伙伴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应具有合理性,这有助于港口供应链运营保持稳定,确保合作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对市场机遇的快速响应。由于港口供应链成员的利益相关因素十分复杂,因此,港口供应链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往往是合作关系中矛盾最突出的问题。

(五)物流标准化水平低。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各类运输方式间装备标准不一致、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信息技术不能实现自动无缝衔接与处理、物流标准的应用推广难等问题,造成港口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这限制了我国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发展,提高了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

发展港口供应链的措施

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是构建和完善港口企业主导的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所以,提高港口物流效率在于如何集成和管理港口服务供应链,重点和焦点则是提升其管理和运作水平。

(一)加强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协调各个港口的规划和建设,因港制宜建设各有特色的港口物流,港口之间相互协调,良性发展。按照超前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加强港口设施建设。港口配套设施建设注重多式联运与系统性,与港口码头等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运作,保障港口配套设施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严格控制港区周边用地,预留足够港口物流发展用地。

(二)建立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联盟。港口供应链上成员众多,包括上游的货主和供应商,中间的路上运输商,下游的班轮公司,以及海运配套服务提供商等,规模形态和性质各异,各成员间利益相互冲突,通过与供应链上各成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实施资源扩展和优势互补,减少全程物流时间和物流费用,从而可以使供应链全局利益最大化。

(三)供应链成员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对于协调供应链的各种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供应链成员制定各种决策,因此现代供应链管理要求其成员间高度共享业务计划、预测信息、库存信息、进货情况以及有关协调物流的信息。在港口供应链中,船公司和码头共享船期及到/离港时间,船舶载箱信息及船舶资料,有助于码头预先进行作业计划,协调码头各部资源作业;而货主与船公司和码头共享其出口计划,货物资料等信息,有助于船公司进行舱位安排、场站及空箱使用等决策,码头根据相关信息做好收箱计划,可优化堆场、轮门吊等资源作业,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货物在供应链中的周转时间。供应链信息共享不仅可以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牛鞭效应,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利润,降低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交易成本。

(四)拓宽港口物流服务功能。我国港口必须通过提供多元化服务来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开发包装、流通加工、储运、配送、免税自由贸易等物流功能,提供融资、报关、商检、货物保险、风险规避、信息交流、专业人员培训等增值服务,提高综合物流服务水平。

(五)与铁路、船东构建战略伙伴。现代物流的形式是交通运输,而进出港口最便捷、最经济的运输方式莫过于铁路和船舶运输。与铁路和船东构建战略伙伴不仅能够活跃港口,使港口真正地“四通八达”,避免出现“堵港”,而且能够提高装卸效率,真正地成为“交通枢纽”,充分发挥港口优势。

(六)加强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高素质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我们与港口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现代港口物流人才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首先,港口物流人才需要掌握商贸、物流、金融、运输、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手段等多种知识和技能;其次,港口物流人才的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对经营全过程进行管理的能力和丰富经验,另外必须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处理与应用的技术。针对物流人才紧缺的局面,港口物流企业除了在国内外市场上招募人才外,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只有港口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