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涉税舆情

什么是涉税舆情

涉税舆情指与税收工作、税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相关的舆情,主要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口头传播。

涉税舆情特点

一是网络舆情影响力广泛。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而且很多涉税舆论帖子都是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发到论坛上去的,这给舆情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是负面舆情破坏力大。其危害一是影响公正执法。俗话说:法不责众。舆情一旦形成,对执法部门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有时甚至左右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严重的还会影响部门公正执法,降低执法部门的社会公信度,这就是典型的“网民法治”。二是传播谣言。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人的思维也特别活跃,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经过几个人添油加醋地传播,就可能完全变样,最后甚至变成谣言,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对舆情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少数干部认为税务部门的所作所为均有法可依,对待涉税舆情,有一种事不关己、放任自流的错误思想。一方面,对未造成重大影响的不重视,认为任何工作肯定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引起一部分人的牢骚和怨言是很正常的事;另一方面,对内部反映的问题不重视,认为属于部门内部矛盾,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四是舆情处置方法有待加强。舆情危机形成后,税务机关既要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又要面对上级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问责压力。一些领导缺乏经验,慌乱应对,该发布、不该发布的一起发布,导致舆论指责批评越发激烈。更有甚者,不反思自身过错,反而无端指责媒体,导致舆论对抗升级,舆情危机加剧。

涉税舆情的产生根源

综观全国发生的涉税舆情案例来看,我们应当对税务部门诱发涉税舆情的根源有清醒地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涉税舆情管理的主动权。从目前来看,涉税舆情主要有来自外部的和内部的。外部诱发涉税舆情的核心是征纳关系,尤其征管一线的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纳税服务是诱发涉税舆情的高发地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税收征收。税务人员在工作中,对纳税人没有做到公平、公正。或程序错误,用语不文雅不严谨。搞税收摊派,提前预缴等易引发征纳矛盾。尤其是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提高,如果税务机关在调整定额程序不严格,起征点把握不准,最容易引发纳税人群体上访及形成对抗。二是行政强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未按规申报缴纳税款采取的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在扣押、查封纳税人的商品货物及其他财产时,纳税人情绪容易激发,诱发语言和肢体冲突,或出现其他严重后果。三是纳税服务。税务人员对纳税人办税事时,服务不周到,语言不文明,态度傲慢,办事推诿,故意刁难等。四是政策执行。对国家出台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没有严格执行到位,有的变相操作,有的自行制订相关政策,造成地区之间的政策执行不平衡,损害纳税人的权益。五是行风建设。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收人情税、关系税,以权谋私,以税谋私,索、拿、卡、要、报,乱收费、乱罚款,打击报复,公款消费,公车私用,搞铺张讲排场等行风问题。

内部方面:主要是干部待遇,人事调整安排重大事项的决策,干部纪律处分,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诱发舆情。

涉税舆情是税收工作的新领域,我们在涉税舆情管理工作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一是思想认识不高。基层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对涉税舆情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还存在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没有一种危机意识,对可能引发舆情的苗头性问题缺乏敏锐性和警惕性。二是防控机制不全。表现为事前监控预警不足、未安排专人负责对舆情进行监控,对舆情收紧、整理、分析、判断工作严重滞后和缺失,没有成立专门应对处理协调领导机构和建立应对处置预案,造成在应对舆情时处于被动地位。三是应对能力不强。表现为心慌、底气不足,仓促应对。或采取简单的围堵压制措施,有时为应付而应付,麻痹大意,错过最佳处理时机。与媒体打交道缺乏应有技巧,采取回避或在事实真相还没调查清楚之前急于发布结论,或采取掩盖有关事实,这样会引起更多的质疑和不满,进而成为舆论的攻击对象。

涉税舆情管理的对策

税务机关应正确认识涉税舆情,完善处理机制,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应对能力,消除舆情危机对税务部门的影响,维护税务部门的形象和纳税人权益。

(一)切实提高对涉税舆情的认识

舆情不是“敌情”,还是民意的表达,我们要把涉税舆情看成是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需求,是对税务机关依法行政等方面的有效监督和鞭策。要有一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高度重视涉税舆情工作,做到理性看待,正确面对,认真处置,切不能高高在上,高高挂起。

(二)建立健全应对涉税舆情的管理机制

1.建立涉税舆情的监控预警机制。要建立分级预警,上下联动的监控预警机制。各单位要安排专人对各类报刊媒体、网络媒体以及有关网站、博客、论坛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搜集是否有针对本单位的涉税舆情,以及掌握当前各类媒体对税收工作的报道和其它地方发生的涉税舆情的情况,准确分析判断涉税舆情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向单位领导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和提供防范决策参考。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涉税舆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分等级进行预警。税务系统应上下联动,加强涉税舆情信息采集和分析,建立舆情报送制度,及时发布舆情动态,使大家增强舆情危机防控意识,掌握舆情苗头,更好地指导舆情应对处理。

2.制订涉税舆情处置预案。各单位要针对不同的涉税舆情的特点,应事先研究和制订处置预案,从组织领导、人员安排、职责分工、物资保证、处理程序和方法、处理应达到的目的等方面进行详细、周密安排。做到发生涉税舆情后,能迅速按照处置预案进行有条不紊地处理。

3.建立涉税舆情快速应对机制。对出现涉税舆情,事发地税务机关的涉税舆情领导小组应在第一时间内启动工作,组织人员认真核查舆情所反映的问题,对查证不实的虚假舆情要及时澄清事实。对查证属实的重大涉税舆情,是因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执法等方面原因造成的,我们要积极进行补救处理,一是要认真做好当事人的引导安抚工作,对当事人反映的问题,所处困境要有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同情,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满足其合法合理的要求,避免矛盾冲突升级。二是要对涉税舆情事件的税务人员火速调查,及时从严追责到位,决不护短,姑息迁就。三是要主动与该媒体和网站沟通联系,争取媒体的理解与支持,及时表明态度,发布有关舆情处理情况,取于承担有关过错和责任,从正面实施舆论引导,消除公民的质疑,逐步化解舆情危机。对内部舆情,要做好疏异解释工作,消除领导与干部,干部与干部之间的误解。

4.建立有关资料证据的搜集制度。在我们的税收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有关涉税资料的搜集,特别是对与纳税人发生的矛盾冲突,我们应注重对当时事发的全过程的录音、录像等视频资料,有关证人证言,物证等证据的搜集。当涉税舆情出现时,我们可在第一时间公布真实情况,影响受众对事件的认知,帮助自己占据主动地位。

5.建立信访接待制度。要设立信访接待室,安排专人负责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实行局领导值班制,及时解答群众的利益诉求,把一些涉税舆情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注重媒体的引导作用

我们要加大公开力度,创新公开方式,丰富公开载体,及时将有关税收政策、征收依据和标准、办税程序、工作职责、优化服务措施等有关信息以及涉及社会公众和纳税人的税收核定、缴税情况、处罚情况信息进行公开,充分尊重和维护公众对税收工作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要加强同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联系与沟通,利用媒体舆论优势,加强对税务部门在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服务、落实有关优惠政策的措施以及先进典型人和事进行宣传,增强公众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信任度,以减少涉税舆情。

(四)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服务效能

涉税舆情的发生,我们要在自身上多找主观原因,要善于总结反思,敢于自我剖析,寻找差距,落实整改措施和明确以后工作努力的方向。要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公仆、风险、法制、监督和人本”五种意识,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改进工作作风,优化纳税服务,提升服务效能,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减少涉税舆情的发生.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