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消规模

什么是消规模

消规模,主要是发生在转贴现回购(纸票)这一环节。目前,转贴现绝大部分是以
“买入返售+消规模+搭桥”这种形式进行的。这里面可能就涉及到了之前农行的“一票多卖”模式了。银行为扩大规模或在不增加规模的情况下扩大收益(好处),就必须把票据的规模消掉,于是“消规模”的需求便十分旺盛。

消规模的内容

“消规模”通常是利用村镇银行、农信社等会计科目记账违规和会计记帐漏洞来实现。信用社以质押回购的方式将票据(即作为卖出)给银行,回购有到期付款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在会计科目里,把原本应该计入的负债给清除掉了。

票据消规模一直是当前票据交易中的关键环节和影响票据利率的重要因素。

对于可以进行消规模处理的银行来说,这是一个可以迅速制造净利润的行为。按照一次交易金额1亿的半年期银行承兑汇票来算,2011年一次消规模的费用是100个BP,也就是说,一次交易便可净赚50万,而当年一个消规模行一天的交易至少100亿元,这意味着消规模行一天便可实现5000万的盈利,所以一些农信社为了可以快速冲抵不良,不惜以此方式违规操作。

消规模的必要性

由于消规模,导致监管层公布的票据融资数据出现较大差异。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4年银行承兑汇票累计签发22.1万亿,由中小型企业签发约占三分之二。但体现在银行表内不及4万亿元。”“考虑纸票是半年期,签发量要除2,即11万亿,去除10%-20%票据未不贴现,那也应该有大概8万亿-9万亿贴现规模,这意味着至少5万亿没进表。

企业之所以愿意将票据转让给票据掮客是因为他们不仅可以大幅降低企业办理票据贴现的手续,同时贴现利率还能紧跟市场,较大行有许多优势。国有大行的票据贴现业务,要求有贸易背景、提供原始发票,往往需要很长流程。同时,放款需要T+1日,但中介的效率奇高。

中介可以做到收票,只要觉得票是真的,没有贸易合同也立即给钱。拿到票据,中介再去伪造贸易背景。中介会先去找村镇银行办理贴现,贴现完以后就变成银行的资产了,在银行的二级市场进行转帖交易的时候,就不需要再追究贸易背景有多真实。而回购交易,只是票据交易中的资金交易,与票据是否存在贸易背景无关,所以买返银行并不强调贸易背景。回购就是资金拆借业务,你把票质押给我,我给你钱,你是用信用在我这做担保。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