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动性指数法
流动性指数法是由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提出的,主要用以度量银行在特定状况下所面临的风险损失,即与正常的市场状况相比,银行必须立即出售资产时所承担的价格损失。
流动性指数法的运用
在正常的市场状况下,银行可以经过较长时间的搜索和协商过程,以公平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而在必须即时出售资产的情形下,银行可能不得不以低于公平的市场价格出售。设即时出售资产的价格与公平的市场价格依次为Pi和,于是流动性指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是每项资产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情况下有Pi≤
,所以流动性指数通常处于。显然,流动性指数越小,表明即时出售资产的价格与公平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就越大,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也就越缺乏。为更好地分析流动性指数的合理性,可对同类型银行的流动性指数进行横向比较。
下面举一个例子。假定银行有两种资产:占比50%的一月期国债和占比50%的房地产贷款。如果银行必须在今天出售国债,则只能以90的价格售出面值为100的国债,而如果在到期日出售,银行将收回面值100;如果银行必须在今天出售房地产贷款,则只能从每100中收回85,而如果在一个月后出售该贷款,它将收回95。于是,该银行资产组合一个月的流动性指数为I=0.5×(90/100)+0.5×(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