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性质
河北大学是河北省唯一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省部共建”大学。她1921年始建于天津,其前身是由法国耶稣会士创办的天津工商大学,并先后易名为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1960年改建为综合大学,并定名为河北大学。1970年迁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历来是河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1960年、1962年、1978年、1994年、199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先后五次决定对河北大学进行重点建设。2005年11月,国家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省部共建河北大学协议,河北大学正式跨入国家“省部共建”大学行列。
河北大学概况
河北大学校园占地面积3270亩,包括校本部、新校区、医学部等校区,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576万元。学校建有省内高校设备技术一流的校园网络中心、新闻中心以及环境一流的体育馆、音乐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和艺术教育中心。拥有河北省唯一一家高校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学校出版物有《河北大学学报》《日本问题研究》《河北科技图苑》《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河北高教研究》《物理通报》《河北大学报》等,其中《河北大学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380万余册,馆藏数量居河北省各类图书馆之首。学校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60余万件,文物近7000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70余件,馆藏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河北大学历史变迁
河北大学的前身,是1921年由当时管理天主教直隶东南教区的法国耶酥会士在天津马场道创办的“天津工商大学”。1933年夏,因所设系科数量未达“大学”标准,在教育部注册时易名为“天津工商学院”。此后学校加强了系科建设,于1948年秋获准重新注册为“私立津沽大学”。
工商学院时期是学校20世纪前半叶历史上的极盛期,在教育界享有“煌煌北国望学府,巍巍工商独称尊”之誉。特别是40年代中期,学校人才荟萃,堪称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相伯仲,居于天津各高等院校之首。
1951年9月19日,教育部令批准改为“国立津沽大学”。1952年秋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津沽大学工、商两学院调出,以原津沽大学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校址建为“天津师范学院”。1958年夏,河北省教育厅将学校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1960年夏,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将天津师范大学改为综合性大学,定名为“河北大学”。
1970年,河北大学由天津市迁至河北省保定市合作路今址。在保定市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学校已初步形成了自己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突破了原来文理综合大学的模式,发展成为省内唯一的重点综合性大学。
河北大学组织结构
河北大学历任校长
于溥泽(法籍) P.P.Jubaru 1921.7–1925.7
裴百纳(法籍) A.Bernarb 1925.7–1931.5
赵振声 1931.6–1933.7
华南圭 1933.8–1937.8
刘 斌 1937.9–1943.7
刘迺仁 1943.7–1949.1
卜相贤(法籍) 1949.1–1949.1.
王峻德 1949.6–1951.9
张国藩 1951.9–1952.9
梁寒冰 1952.9–1963.3
张承先 1963.3–1966.6
周学鳌 1978.7–1983.8
于善瑞 1983.8–1990.9
李志阐 1990.12–1994.5
吴家骧 1994.5–1996.3
张留成 1996.3–1999.8
王洪瑞 1999.8–至今
河北大学专业设置
河北大学设有25个二级学院(含医学部),3个公共教学部,1个教学中心,33个研究所(室),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宋史研究中心,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所三级甲等综合性附属医院。学校具有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85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12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涵盖全部十一大学科门类;设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可授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等8大学科门类的博士学位;建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项目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5个一级学科和34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各类学生63824人,其中研究生3501人,全日制本专科生39551人,外国留学生200余人。
河北大学是河北省设立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开展研究生教育最早的学校,学校积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以质量为根本,以创新为主线,在省内高校率先推行“双导师制”,确保了研究生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发展迅速,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得到社会各界和兄弟院校的好评,特别是招生、教学改革、学籍管理、自学考试等工作在全省高校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河北大学在全省高校率先创办了独立学院——工商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学科设置打破专业壁垒,实行大类招生,中期合理分流,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专业人才。工商学院位于学校新校区科技教育园区,拥有幽雅的校园环境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深受社会各界和广大考生及家长的青睐,已吸引全国300多所高校前来参观考察。
河北大学师资
河北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3483人(不含联合办学师资),其中专任教师181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软引进”院士7人,省管优秀专家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4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正高职教师312人,副高职教师69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64人;具有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近400人。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正在成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
河北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不断推动教学建设、改革与发展。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以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课程、专业教材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等各项教学建设,使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2001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名列当年44所参评高校之首。
河北大学科研成就及荣誉
河北大学的科研工作坚持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努力为河北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许多学科成为河北省的科研中心和学术交流窗口。全国电磁学学会、文心雕龙研究会和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物理学会、化学学会、动物学会等20多个国家和河北省基础研究学会挂靠在河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直处于全省高校领先水平,并在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教育史、世界经济等研究领域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教育等软科学战略研究方面较好地发挥了高层决策机关的参谋部和思想库作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在基础数学、光学与材料物理、分析化学、生物科学、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方面都具备国内先进水平。“九五”以来,国际三大检索收录河北大学科技论文数量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其中SCI收录论文数量位于全国高校前50名左右,2004年位居全国高校第44位。
河北大学坚持两大课堂互动互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素质教育特色鲜明,在全国有较大影响。近几年来,在全国全省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励4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50多项。在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科技“挑战杯”大赛中,分别荣获第16位、第17位、第12位的优异成绩;在连续三年参加的河北省大中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获特等奖、一等奖数量均列全省高校之首。2001年以来,学校连续四次作为唯一的地方高校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全国20余所高校参加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诗歌咏唱会。自1997年以来,学校连续八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命名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全国高校“十大红旗团委”。1999年,学校成立了北京军区第一批、河北省第一家后备军官培养基地。2004年,学校成立了全国首批、全省第一家“全国大学生创业培训、就业实验基地”,可以开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设立的90多项职业资格鉴定项目。
河北大学科学化管理
河北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在省内高校起步最早、效果最好,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高校的前列。在全国高校中第一家通过国家技师审核中心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第一家完成后勤实体的股份制改造,建立起完全按照企业化模式运作的现代企业集团。学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全国高校产生了广泛影响,教育部多次召开有关会议推介河北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经验,200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两所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高校之一。
河北大学对外交流
河北大学一向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法国、韩国、蒙古等国家的四十余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协议关系。近几年邀请了十几个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短期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陆续举办了机器学习与控制论国际会议、国际精细化学与功能高分子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人口预测与分析学术研讨会、当代中国哲学前沿论坛等高规格、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河北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单位,留学生教育包括短期培训、语言生、本科生以及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改革开放以来,已接收18个国家的千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成为河北省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河北大学杰出校友
建校85年来,河北大学为国家培养了10余万名各级各类优秀毕业生,他们中有的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管理骨干,有的成为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香港特别行政区房屋委员会主席郑汉均,著名青年经济学家樊纲,台湾问题知名专家辛旗,“中国十大女杰”郄秀书等都是我校毕业生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