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沈渔邨
沈渔邨沈渔邨,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精神病学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11月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赴苏联留学攻读精神病学研究生,1955年毕业,获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人物简介/沈渔邨
沈渔邨教授于1924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1955年在苏联第一医学院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聘为国外院士,是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导师,先后培养硕士生11名,博士生14名,包括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的第一名博士生和第一名博士后,还与澳大利亚联合培养博士生1名,接受美国博士进修生1名。
沈渔邨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是中国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 。
主编《精神病学》大型参考书于1980、1988、1995、2001出版四版,分别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中国新闻出版署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卫生部杰出科技著作、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进行了第五版的编辑工作。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二版、第三版,主编的《精神病防治与康复》荣获中宣部颁发的中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二等奖。发表论文百余篇,被SCI收录19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0余次。
人物生平/沈渔邨
沈渔邨
沈渔邨于192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精神病学界的杰出专家。初中一年级时,“七七事变”的烽火蔓延到浙江杭州,她随母亲逃难到上海,寄住在父亲的朋友家。刚刚升入高三,“八一三”事件爆发了,她便去大后方的西南联大继续求学。1943年进入西南联大先修班,次年进入西南联大生物系。1946年联大返回北平后,她选择了北京大学医学院。
1948年2月,她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由于参加社会工作暴露了身份,同年秋天,地下党组织决定她撤离北平,转移到解放区。1948年年底,她提前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同年获得留学苏联的机会,经过4年的学习,沈渔邨以优良的成绩毕业于莫斯科第一医学院,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并得到斯坦汉塔夫奖,她的照片还登在了苏联《火箭》杂志的封面上。
回到中国后,沈渔邨来到北医三院精神科,开始和同道们一起忘我的工作。60年代初沈大夫在充分阅读英、俄、德三国文献的基础上筹建了神经生化研究室,并开始招收研究生。临床工作上,她深切地体会到对待精神病人的态度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因而十分注重病人的医疗环境,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为尽快控制精神病人的病情,她带头创立了人工冬眠疗法。
“文化大革命”后,沈渔邨返回学校。面对原本底子很薄的精神病学科受到很大冲击的状况,她准备着手做两件事,一是编写一部精神病学参考书;二是结合中国农村精神病防治工作一片空白的实际情况,开展“农村家庭社区精神病防治”的试点工作。从1974年6月开始到1977年2月结束,沈渔邨大夫的带领大家完成了海淀区11个公社、19万农村人口中建立精神病人家庭防治网的工作。256位农村慢性分裂症患者得到了系统治疗,疗效和住院治疗相近。后来,这种郊区精神卫生保健模式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在四川、山东、辽宁等地得到推广,更多农村精神病患者由此得到了科学的治疗。
沈渔邨院士学术著作
1979年,沈渔邨教授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去英国、丹麦、瑞士等国家的重点研究单位参观学习。了解到国际精神病学科和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看到了中国的差距。她切实感到了关起门来研究的局限性,不走出去,不向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就难以弥补十年浩劫造成的损失,难以完成尽快完善学科建设的目标。她牵头与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司取得联系,争取他们来中国支持精神卫生事业的开展,并在北京、上海建立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协作中心,先后争取世界卫生组织资助,在中国举办了30多次精神病学讲习班,加强了与国际学术界的交往与协作。
在国际交流协作中,她勇于承认落后,但从不自甘落后,始终以本国工作不断发展进步为基点,以本单位研究工作的速度和成果赢得对方尊重。加拿大的林宗义教授1981年来精研所时曾介绍了他在台湾做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的情况,两年后,当他第二次来访时,见到沈教授主持下的研究成果—中国12个地区协作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感到十分震惊。这是建国以来反映中国精神疾病现状的第一份科学资料。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6年,沈渔邨教授作为知名学者应邀参加第138届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年会做特约报告,在国际讲坛上讲述了这次流行病学调查和精研所抑郁症生化研究的结果,引起与会者强烈反响。会后,台湾、韩国、日本等亚洲地区代表自发地组织了一个聚餐会,庆贺第一次有亚洲血统的精神病学家在这种规格的学术会议上应邀作特别演讲。而同时被邀请作特邀报告的另三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社会贡献/沈渔邨
精神病学专家沈渔邨院士
沈渔邨院士始终坚持在医疗、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第一线。50年代沈渔邨率先改革精神病院约束病人的旧管理模式,创立人工冬眠新疗法,为控制病人兴奋,实行开放管理创造条件。60年代开始指导研究生。1984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指导研究生24人,70年代,在农村社区首创家庭精神病防治模式,于1984年获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奖。
沈渔邨于80年代引进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先进方法,组织中国国内六大行政区的12个单位进行了中国首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使得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水平迅速与国际接轨,并于1985年获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奖。在此期间还率先对老年期痴呆症筛查和诊断工具、发病率、患病率及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以及开展抑郁症病人的生化基础与药物治疗机理研究。九十年代是北京医科大学首批8位名医之一。
沈渔邨院士在1993年分别获得卫生部与中国国家教委科技进步3等奖。主编《精神病学》大型参考书于1980、1988、1995、2001出版四版,分别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中国新闻出版署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卫生部杰出科技著作、科技进步二等奖。现正在进行第五版的编辑工作。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二版、第三版,主编的《精神病防治与康复》荣获中宣部颁发的中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二等奖。发表论文百余篇,被SCI收录19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0余次。
1959年被北京市授予文教卫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2002年8月由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中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荣获中国医师协会首届杰出精神科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