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是近代以来彻底改变中国人民命运和国家体制的重要人物。毛泽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袖,他领导的革命使中国实现了国家的基本统一,开启了中国快速现代化的进程,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的生平
一、早年与求学
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他的父亲毛贻昌是富裕农民,他的母亲文七妹则是普通农村妇女。毛泽东8岁被送入私塾读书,接受了儒家的传统教育。13岁之后的两年,他辍学回家与长工们一起种田,对农民的疾苦深有体会。1910年,毛泽东16岁时请亲戚说动父亲允许他去“洋学堂”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上学,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改良思想。1911年,毛泽东考入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毛泽东在革命党报纸上读到黄花岗起义的新闻后,在学校张贴文章支持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并带头剪掉辫子。武昌起义爆发后,长沙革命党起义响应,毛泽东投入革命军,成为湖南新军的一名士兵。
1912年2月清帝退位,毛泽东认为其参军目的已实现,退伍回长沙继续求学。3月,毛泽东考取湖南公立高等商业学校,但一个月后因为英文跟不上教学而退学。随即毛以第一名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半年后毛觉得课程少而规则繁琐,退学在省立图书馆自学西方政治和科学的经典著作。但毛贻昌不同意毛泽东的自修,并拒绝继续提供费用。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不收学费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1914年2月,随该校并入省立第一师范,1918年6月毕业 。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创建新民学会。
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和萧子升等二十四名青年离开长沙,于8月19日到达北京,随即会同蔡和森以主要精力从事赴法勤工俭学的准备工作。10月,经杨昌济介绍认识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征得蔡元培同意,被安排在图书馆当助理员。李大钊的言行使毛泽东开始具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此外,毛泽东还首次见到了陈独秀,对他本人影响非常大。
1919年春,毛泽东南下上海为出国勤工俭学同学送行。4月6日,回到长沙。7月,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但8月中旬便被张敬尧查封。9月13日,毛泽东在当时联省自治活动中在长沙《大公报》发表文章,主张湖南自治,呼吁“湖南的事应由全体湖南人民自决之”。1919年12月,参加湖南驱张请愿团,再次到达北京。1920年之前,毛泽东崇尚“呼声革命”、“无血革命”,并主张“主张一点一滴、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去改造社会”。与同时期的其他青年人相似,此时毛泽东的思想是一个自由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及新村主义的集合,他崇尚过康有为、梁启超,华盛顿、克鲁泡特金及武者小路实笃,但并不崇尚马克思。在1919年7月的《湘江评论》及其发刊词中,他比较了马克思和克鲁泡特金的主张,认为“马克思的主张太过激烈”,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拼命的捣蛋”;而克鲁泡特金是“温和的,并不想急于见效,且从平民的了解入手”。毛泽东认为中国应当学克鲁泡特金的办法,即“不主张起大扰乱,行那没有效果的炸弹革命、有血革命 ”。
1920年9月,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易培基聘请毛泽东担任一师附小的主事。毛泽东住在朱剑凡创办的周南女中教工宿舍。1921年夏,毛泽东受聘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国文教员,结束了短暂的附小岁月。
在县城里读书的比毛泽东大9岁的表哥文运昌,借给了他一本郑光应1894年创作的《醒世良言》。书中详细介绍了西方的现代工业技术、政治军事先进。毛泽东一口气通读了十几遍,他才意识自己国家正处在民族危难之中,需要新的人才,决心为国奋起。
三十年后,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他回忆当时场景,还能清晰的背诵出书上开头的句子:“呜呼!中国其将亡矣”。毛泽东说:“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910年,毛泽东16岁时请亲戚说动父亲允许他去“洋学堂”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上学,在那里他熟读梁启超刊登于日本报纸上的唤醒中国青年人文章,接触了改造社会的思想。
1911年,毛泽东考入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毛泽东在革命党报纸上读到黄花岗起义的新闻后,在学校张贴文章支持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并带头剪掉辫子。武昌起义爆发后,长沙革命党起义响应,毛泽东投入革命军,成为湖南新军的一名士兵。
1912年2月清帝退位,毛泽东认为其参军目的已实现,退伍回长沙继续求学。3月,毛泽东考取湖南公立高等商业学校,但一个月后因为英文跟不上教学而退学。随即毛以第一名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半年后毛觉得课程少而规则繁琐,退学在省立图书馆自学西方政治和科学的经典著作。但毛贻昌不同意毛泽东的自修,并拒绝继续提供费用。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不收学费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1914年2月,随该校并入省立第一师范,1918年6月毕业 。在读期间,毛泽东深受其老师杨昌济的器重。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罗学瓒、陈章甫等人创建新民学会。
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和萧子升等二十四名青年离开长沙,于8月19日到达北京,随即会同蔡和森以主要精力从事赴法勤工俭学的准备工作。10月,经杨昌济介绍认识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征得蔡元培同意,被安排在图书馆当助理员。李大钊的言行使毛泽东开始具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此外,毛泽东还首次见到了陈独秀,对他本人影响非常大。
1919年春,毛泽东南下上海为出国勤工俭学同学送行。4月6日,回到长沙。7月,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但8月中旬便被张敬尧查封。9月13日,毛泽东在当时联省自治活动中在长沙《大公报》发表文章,主张湖南自治,呼吁“湖南的事应由全体湖南人民自决之”。1919年12月,参加湖南驱张请愿团,再次到达北京。1920年之前,毛泽东崇尚“呼声革命”、“无血革命”,并主张“主张一点一滴、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去改造社会”。与同时期的其他青年人相似,此时毛泽东的思想是一个自由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及新村主义的集合,他崇尚过康有为、梁启超,华盛顿、克鲁泡特金及过武者小路,但并不崇尚马克思。在1919年7月的《湘江评论》及其发刊词中,他比较了马克思和克鲁泡特金的主张,认为“马克思的主张太过激烈”,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拼命的捣蛋”;而克鲁泡特金是“温和的,并不想急于见效,且从平民的了解入手”。毛泽东认为中国应当学克鲁泡特金的办法,即“不主张起大扰乱,行那没有效果的 炸弹革命 、 有血革命 ”。
二、国民革命时期
1923年6月,毛泽东以湘区代表身分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进行国共合作。毛泽东在会上发言,根据湖南工人运动的经验,表示赞成工农和资产阶级建立联合阵线并共同完成民族民主革命。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被选为中央局成员,其中毛为中央局秘书,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中共领导核心。
9月,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回湖南指导中共湘区党委夏曦等建立湖南的国民党组织。三个月后,毛泽东接中共中央通知前往上海。
1924年1月毛来到广州,代表湖南的国民党组织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2月,毛被派往上海继续帮助国民党做组织工作,他在中共党内的职务是组织部长,同时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委员、组织部秘书。毛是中共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中心人物,当时国民党在上海的负责人之一叶楚伧正在策划“处置共产分子”,“用尽办法把毛赶走”,毛在与叶的斗争中处于下风。毛泽东一面与国民党内的反共势力(毛称之为“国民党右派”)周旋,一面维护国共合作,他起草并与陈独秀联合签署了一系列文件,他写道:“(对右派的言行)都不可隐忍不加以纠正”,但仍强调“须尽我们的力量忍耐与之合作”。因此在中共党内,他被张国焘和李立三嘲讽为做“国民党的工作”、是“胡汉民的秘书”。12月,重病的毛泽东请假回到湖南养病,缺席了1925年1月的中共四大,并在中央局委员的选举中落选。9月,毛到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10月,代理汪精卫的国民党宣传部部长职务。12月,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6年1月,在国民党二大上再次当选中央候补执行委员。5月,国民党通过了《整理党务案》,毛泽东因此不再担任国民党代理中央宣传部长,主要工作从革命宣传转向农民运动。1927年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在武昌同邓演达等创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三、十年内战时期
在四一二事件和七一五事件发生后,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出席了中共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在会议中,毛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观点。会议决定派遣毛泽东到群众基础较好的湖南组织秋收起义。9月,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被派到湖南,和中共湖南省委一起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9月29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的原则,称“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10月,毛泽东率部抵达井冈山。
1928年4月,与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受挫余部在宁冈砻市会师,合并为红四军。5月,毛泽东与永新县革命委员会主席贺敏学的妹妹贺子珍结婚(与杨开慧并未离婚,杨开慧于1930年被国民党将领何键逮捕并枪杀)。1929年11月下旬,毛泽东把部队集中到红色江西的中心。这时中共中央进行肃反运动,宣布彭德怀军里发现了AB团组织,并对一部分中共党员采取逮捕和处决措施。其中有人暗中使离间计试图分裂毛泽东和彭德怀,被彭识破。12月,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再次当选前委书记,古田会议明确了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30年1月5日,毛泽东针对林彪“红旗还可以打多久”的疑问给他写了复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题目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主张。6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四军、红十二军和红六军(7月改称红三军)在福建汀州(即长汀)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委。
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毛泽东与朱德等领导红军反击国民政府三次大规模军事围剿,并取得胜利。1931年11月1日到5日,江西瑞金叶坪,召开了中央苏区党组织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项英主持会议并批判毛泽东,并通过的《政治决议案》,毛泽东被免去了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位。1931年,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要在中国革命成熟的地区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全国最有影响,所以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决定,在井冈山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泽东在瑞金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被称呼为“毛主席”。
王明领导集团进入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中共和红军的领导之外,并执行与前四次反围剿不同的战略和政策,最终在中华民国国军对其进行的第五次围剿中失败。1934年10月10日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从瑞金出发,率领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八万六千余人向湘西进军,开始了后来被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为“长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称之为“流窜”)的战略转移,毛泽东率中央政府随军行动。在1934年12月11日的通道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放弃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主张向敌军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方向前进。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强渡乌江,7日占领了遵义。1935年1月15日—1月17日,遵义会议召开,毛泽东被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事三人团成员(周恩来、王稼祥、毛泽东)组成,进入中共最高层。1936年12月7日,统一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保安县组成,毛泽东任军委主席。
四、抗战与解放战争
1937年8月20日在“洛川会议”上,张闻天先上台报告后紧接着毛泽东支持他的见解,并表示“要坚持游击战争,避开与日军的正面冲突,绕到日军的后方去打游击,通过这样的办法扩充八路军的实力,并在敌人后方建立中共所领导的抗日游击根据地。至于政府方面一再催促的开赴前线的命令,虽然不可以完全不理会,但要维持绝对独立自主,完全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行事。南京的任何命令,都要先报告延安听候处置。凡不利于八路军的,要以各种借口予以推托”而抗战后期叛党的张国焘则回忆毛泽东“主张八路军应该坚持游击战争,避开与日军的正面冲突,避实就虚,绕到日军的后方去打游击,主要任务是扩充八路军的实力,并在敌人后方建立中共所领导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毛泽东“强调中央和八路军应该绝对的维持独立自主”,“八路军从后仍应完全遵照中共中央军委会的指示行事”。
洛川会议后,1937年9月针对八路军内部主张八路军要集中兵力打大仗、硬仗、打运动战的想法,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发出了《关于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原则》的指示,要求八路军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指示林彪的115师向晋察冀山区,贺龙的120师向晋西北山区,刘伯承的129师向鲁冀平原,进入这些国军防区发展根据地,以有效地打击“国民党顽固份子”(指不接受共产党军队招降的国民党军队,包括抗日的国军)。1940年指示新四军“西起南京,东至海边,南至杭州,北至徐州,尽可能迅速地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一切可能控制的区域控制在我们手中,独立自主地扩大军队,建立政权” 。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开始了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5月2日,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该讲话成为共产党指导文艺创作的指导纲领。5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央总学习委员会,领导整风运动。6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又发出《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通过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思想。
毛泽东在生前(1976年以前)对外全盘否认中华民国国军的抗日贡献(摘桃之说),中国直到1979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里“蒋介石不抗日”论述才出现松动。毛泽东在战后曾拒绝日方代表对日军侵华的道歉,并多次表示感谢日本皇军近年来学者认为毛泽东功利主义、意识形态挂帅,感谢日本是“真情流露”而非表演幽默。
194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举行七届一中全会,毛泽东正式出任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任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书记处主席。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美国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从延安抵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0月10日达成《双十协定》。但次年(1946年)6月即因国共双方谈判破裂,此后双方除了边打边谈外另互相指责对方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武装国民革命军进攻湖北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党中央领导机关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经晋绥解放区前往晋察冀解放区。以后于4、5月相继到达西柏坡。1948年底至1949年初,在毛泽东领导下,解放军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中战胜国民党军队,取得内战决定性胜利。1949年2月24日,毛泽东、周恩来在西柏坡与受李宗仁派遣、以私人资格来访的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等,达成关于国共和平谈判的非正式协定八点,主要内容为“谈判以中共1月14日声明及所提八点为基础”。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发起时发生紫石英号事件,4月22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新华社社论《抗议英舰暴行》。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主持制定具有宪法意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五、建立初期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之后,同全体委员登上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在典礼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面临着对内军事统一全国、确立国家制度、恢复国民经济,以及对外谋求有利的国际环境、保障国家安全的艰巨任务。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以彭德怀为志愿军总司令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当选为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并主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从整风到反右
1956年春,毛泽东做《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宣传他关于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和矛盾的想法,被认为体现了开放的思想。5月,毛泽东正式提出在艺术方面“百花齐放”、在学术方面“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下半年,中国经济出现了供应紧张,社会矛盾也开始抬头,全国先后约有一万多工人罢工、一万多学生罢课,对政府的批评意见也开始变多。一些中共干部用类似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处理罢工、罢课,造成矛盾激化。毛泽东非常重视这些问题,他将之解释为社会主义改造解决了旧的矛盾后必然会浮现的新矛盾,认为问题的根源是官僚主义。在9月的“中共八大”期间,毛泽东开始酝酿再次对中国共产党整风,他批评许多中共党员存在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工作上的官僚主义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提出必须用党内思想教育的方法克服这些严重的缺点。他在11月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并肯定了群众反抗官僚主义的行为。这次会议决定在1957年开展一次新的党内整风,毛泽东说,党内矛盾、人民内部矛盾都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不能采用武力。
经过多次小范围通气吹风之后,1957年2月毛泽东召开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向党内外讲话,宣传他关于如何在思想领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张,到会的各方面人士1800多人反响热烈。这个讲话经过补充,写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下发,在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当中引起强烈反响,事实上拉开了中共整风的序幕。然而,与党外人士对毛泽东的热烈回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共党内的抵触情绪,《人民日报》等中共机关报对毛泽东的讲话一声不响,让毛泽东尤其不满。
毛泽东决定提前发动全党整风,4月30日召集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请他们积极提意见,帮助共产党整风,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整风指示》,整风运动正式开始。为消除党外人士的顾虑,中共重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这种政策影响下,经历胡风案等一系列批判事件后的知识分子开始逐渐向中共提出批评意见。然而,运动形势在5月中旬发生了逆转。15日,毛泽东开始撰写《事情正在起变化》的文章,在党内高层传阅,表示中共应暂时让右派任意鸣放,准备后发制人,这是毛泽东准备反右的信号。22日,中共中央统战部举行座谈会,民盟中央副主席罗隆基在会上发言,建议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组成一个委员会,检查“三反”、“五反”、“肃反”运动中的失误偏差,即“成立平反委员会”。民盟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主席章伯钧建议实行“两院制”,被指为要搞“政治设计院”。6月1日,在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召集的座谈会上,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储安平称“宗派主义的突出,党群关系的不好,是一个全面性的现象。”而且与中央也有很大关系。并且称在百花政策后“大家对小和尚(基层和一般党员)提了不少意见,但对老和尚(中共高层)没有人提意见。”批评政府已经成为一党天下,最后总结“这个‘党天下’的思想问题,是一切宗派主义现象的最终根源,是党和非党之间矛盾的基本所在。”。次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醒目标题显著位置全文刊登,其中出现的激烈言论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警觉和强烈反应。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亲自执笔的社论《这是为什么?》。随后,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正式反右的指示,决定将原本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的整风运动转为“反右运动”的对敌斗争:317。毛泽东将他在5月初请党外人士放开批评的决定解释为“引蛇出洞”的“阳谋”。毛泽东最初认定全国有“右派”四千人,但“反右运动”在邓小平和彭真的实际执行下严重扩大化,把包括在“双百”中提意见者在内的五十五万知识分子(包括党员和非党员)打成了“右派”。
(二)从大跃进到四清运动
1958年5月,在毛泽东主导下,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标志着“大跃进”的正式开始。此后在1958年至1960年三年时间内,工业产值暴增,钢铁、煤炭等工业产品产量激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增长,并伴随着大规模的群体扫盲。但是由于片面追求工业增产,使得浮夸风、高指标、乱指挥蛮干盛行,为大跃进最终失败埋下伏笔。毛泽东非常急迫的期待全国粮食增产并采取了一定的政治手段,造成了粮食生产的波动。由于大跃进后期国家工农业生产失衡,许多人发现问题,中共召开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彭德怀在庐山向毛泽东上书,原本主张“纠左”的毛泽东转而批判“彭德怀反党集团”。会议后,“反右倾运动”再次展开,彭德怀被解除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国防部长职务,毛泽东安排林彪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58年7月3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在北京小住三日。8月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畔身着泳衣迎接身着西服革履的赫鲁晓夫,双方会晤后中苏双方同时发表《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会谈公报》。此后,因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在很多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停止援助中国。毛泽东认为苏联试图通过和中国合作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来全面控制中国,苏联已经由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帝国主义国家。8月20日,毛亲自下令实施金门炮战,炮轰已迁徙驻扎在金门县的国民党守军。
1962年发动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到1964年发展成为“四清运动”,并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前奏。1963年3月,首都各大报纸发表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雷锋好榜样”成为当时中国大陆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六、文革时期
1965年11月,毛泽东和林彪一起打倒了罗瑞卿。12月,姚文元发表文章批判《海瑞罢官》。该文章受到毛泽东的鼓励,但遭到北京市委和中宣部抵制。
1966年,彭真等人为此事起草了《二月提纲》,将辩论局限在学术角度,不进行政治批判。未经毛泽东同意,彭真将此提纲下发全党。2月底,毛泽东和林彪在武汉秘密调集沈阳军区第三十八军进入北京,3月突然控制了人民日报,广播电台等要害部门。同月,江青首次进入政治视野,发表讲话,批判十七年文艺黑线,毛泽东为此起草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纪要》标题。军事部署完毕后,毛泽东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严厉批判了二月提纲,将彭罗陆杨打倒。5月16日,远在杭州的毛泽东遥控康生等人在北京召集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五一六通知》,掀起了文革序幕。入夏后,北京学生开始组织运动,国家主席刘少奇经请示毛泽东后,组成了工作组,维持秩序。8月,毛泽东返回北京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严厉批判刘少奇,并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随后举行了新一轮常委选举,林彪成为党内第二号人物,刘少奇降为第八位。在周恩来的倡议下,林彪以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身份出现在媒体上。8月起,毛泽东数次接见红卫兵。北京及全国各地陷入混乱状态。12月,北京出现公开标语,打倒刘少奇。1967年1月,毛泽东最后一次接见刘少奇,四天后刘少奇家的电话线被撤除。同月,经毛泽东同意,陶铸被打倒。入夏之后,毛泽东南巡,刘少奇在中南海遭到毒打。毛泽东在武汉时,遭到“百万雄师”群众组织围攻,周恩来易容紧急搭救,毛泽东匆忙之下登上飞机飞往上海。随后,支持“百万雄师”的武汉军区陈再道倒台。8月,文革小组主要成员王力、关锋、戚本禹被毛泽东打倒。1967年下半年,毛泽东发动了全国范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1968年,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召开,在毛泽东主持下,会议决定将刘少奇开除出党。同年发生内人党事件。1969年发生了在珍宝岛的中苏边境冲突。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毛泽东全票当选中央委员,九届一中全会再度全票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1970年8月,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全会批判张春桥,毛泽东写下了《我的一点意见》,以“反潮流”的精神将会议逆转,批判陈伯达。此次会议是毛泽东和林彪关系的转折点。随后,毛泽东发起了批陈整风运动,矛头直指军委办事组和叶群。1971年8月,毛泽东秘密南巡,沿途不断打招呼,宣传第十次路线斗争,为林彪倒台作舆论准备。消息辗转到达林彪处,林立果“小舰队”企图暗杀毛泽东未遂。9月12日毛泽东突然返京,林彪等人连夜乘飞机出走,即林彪事件。林彪事件后,毛泽东身体急剧衰退。1972年1月,毛泽东发生休克。1972年2月21日下午,毛泽东与到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会晤。1973年,中共十大召开,毛泽东启用王洪文为接班人,不久对他失望。随后,毛泽东重用邓小平。1974年,毛泽东发起了批林批孔运动,将林彪与孔子放在一起批判。同年毛泽东会见埃及副总统沙菲时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不搞国中有国,而用集权制。”11月,毛泽东在长沙批评王洪文,决定邓小平等人进入国务院。
1975年,毛泽东发起了批判宋江运动,11月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同年发生沙甸事件。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1976年4月,北京群众自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对姚文元攻击周恩来的事件表示抗议,人民英雄纪念碑附近出现大量纪念周恩来的花圈、诗抄。病榻中的毛泽东认为是邓小平发动,将其定性为四五反革命事件,并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从而事实上确立了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七、去世与追悼
林彪事件之后,毛泽东身体状况急剧衰退,在1972年初曾发生严重休克。此后又发生白内障,双目失明,直至1975年手术后恢复一半。毛泽东因何病而死至今尚无官方公布。毛泽东治疗小组主要成员,305医院李志绥在回忆录中称他患有运动神经元病或称内侧纵索硬化症。虽然此回忆录被毛泽东身边的许多工作人员批驳,但李志绥关于毛泽东得此病的叙述迄今并未被否认。
1976年9月9日凌晨0时10分,时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全国政协名誉主席的毛泽东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日下午4时以“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的形式公布这个消息。毛泽东是继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后,第三位于同年去世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9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最高规格的“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大会由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主持,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致悼词,全国各地同时举办相关的追悼活动。
1976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永久保留毛泽东遗体,并在天安门广场中央建立毛主席纪念堂,在纪念堂竣工前,遗体暂时保留在人民大会堂。 毛泽东的遗体经过防腐处理后,于1977年9月转移至纪念堂,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重申不会改动毛泽东遗体,目前毛泽东的遗体仍旧保存。
毛泽东思想
主条目: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认可毛泽东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毛泽东思想中比较突出的内容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十六字方针"、”群众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文艺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三个世界的划分"、"继续革命理论"等等。
毛泽东思想专注于将旧的制度和价值系统击垮并摧毁,提出了一整套的战术和战略构想,这部分类似中国古代兵家和纵横家的领域,经过了历史的实践检验,已证明其行之有效。其思想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一些理论,如"继续革命理论"等不为中国共产党官方认可,毛泽东个人晚年有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等被中国官方指为错误思想。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定义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在中国以外,“毛主义”可能被理解为可与毛泽东思想混用,中国官方不曾正式使用过这个词。毛泽东并没有提出自己独立的价值系统,他只是跟随马列主义,并且反对修正主义,一般认为毛泽东具有较深的国家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观念,但毛泽东思想不包括这些元素,"毛主义"则可视为这些元素的混合体。
军事思想
毛泽东在指挥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将自身长期实践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民战争军事理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运用于战争实践。人民战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他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领导人所总结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交思想
在毛泽东的主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其它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东南亚输出革命。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把中国和其它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划入第三世界。中国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思想输出、物质援助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民族民主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毛泽东主持,中国的物质援助大约有200亿美元(邓小平语)。
毛泽东生前长期支持缅甸共产党、马来亚共产党、泰国共产党、菲律宾共产党等坚持反对亲美政府的游击战的东南亚各国共产党,给予大量的武器、经济、技术、粮食援助,并在中国大陆境内设置“东南亚革命之声广播电台”帮助他们开展宣传战。
文艺思想
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为不存在超阶级的、独立于政治的艺术,提出革命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人民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毛泽东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相结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使文艺作品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使文艺为革命的政治目标服务,这些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下的革命文艺的重要原则。接受了这些原则的作家和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在其表现的内容、塑造的人物以及大众化的语言和形式等等方面,都体现了新的面貌。然而在毛泽东逝世后,一些文人批评毛泽东所要求的文艺是农民文艺、奴性文学,形容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毛泽东的主要著作
毛泽东的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载体。毛泽东一生著述颇丰,目前中国大陆有《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1991年)发行,收录了毛泽东在建国前的主要著作。其中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是重要篇章。《毛泽东选集》在“文革”后不久出版第五卷,其中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至1957年间的主要著作,但很快不再继续发售。
1990年后,中国大陆又陆续出版发行了《毛泽东文集》(一至八卷),整理收录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以外的大量毛泽东著作。其中第六、七、八卷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年后的一些著作和讲话,包括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对研究1949年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有很大价值。
1993年12月,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共同编辑的《毛泽东军事文集》,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编辑出版的毛泽东军事著作文集中最系统、最全面的一部。文集按照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分期编为6卷。第一卷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二卷为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三、四、五卷为国共内战时期的著作,第六卷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著作。全书共编入毛泽东1927年8月至1972年12月关于军事方面的著述、电报、命令、批示、报告、信函、谈话等1612篇,包括注释在内260余万字,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中国官方还陆续出版了《建国后毛泽东文稿》(一至十三卷),内部发行,系统地整理毛泽东1949年后的著作、讲话和批示。是专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之学者的重要参考。《毛泽东早期文稿》,收录了1912至1921年间毛泽东青年时的一些文章。
在日本著名的现代中国学家竹内实教授主编下,日本毛泽东文献资料研究会于1970年到1972年初编辑出版的10卷本中文版《毛泽东集》,1972年2月由东京北望社出版的。1983年12月至1986年12月又继续编辑出版了9卷《毛泽东集?补卷》和以著作年表为内容的别卷(即第10卷)。该书收集了毛泽东建国之前几乎全部原著,并逐篇注明了中国大陆出版的相应著作的修改内容。
《毛主席语录》是毛泽东著作中一些句子的选编本。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共产党领袖的经典言论,所以文化大革命中被普遍称为“红宝书”。而在文革时期,由于红卫兵随时截查路人,检查他们是否忠于毛主席,于是所有人都“宝书不离手,语录不离口”,表示跟上形势。文革期间,《毛主席语录》被大量发行,更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有估计在全球发行8亿册左右。文革初期,多个地方还出版了《毛泽东思想万岁》。
稿费是毛泽东除工资外的收入,由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负责保管。根据“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所编的《毛泽东遗物事典》(红旗出版社1996年11月版),截至1960年底,毛泽东的稿酬共结余487090.13元。而《毛泽东亿万稿酬的争议》(见2003年10月30日《精品书摘》,此文先后被《党史文苑》、《党史博采》转载)一文中宣称,到2001年5月底,稿酬总额共计1.3121亿元。而根据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负责毛泽东稿费的郑长秋说法,到1983年底,算上利息。毛的全部稿费为157万多元。同时,汪东兴披露在文革时期,所有毛著的出版发行,毛泽东也没有抽取一分钱,并把海外寄来的稿费全额退还。
毛泽东的影响与评价
毛泽东是世界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1998年《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中20位政治家之一,2011年《时代杂志》再次将他评为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25位政治标志性人物第3位。他生前和身后,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在去世前不久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另一件事……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说,他对中国的民族复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确实作出的巨大的贡献 ,但是他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至今依然在中国国内外充满巨大争议,这也影响了对毛泽东功过的评价。
1.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基本统一以及快速现代化历程的开始,并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功绩,但从20世纪40年代为开始直至他去世,毛泽东确实在其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中国在毛泽东时代的引导下为后来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与经济基础。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大陆在国际上成为了必须加以考虑的重要角色,这在近代以来是从未有过的。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一革命式运动的尝试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本身充满了矛盾,毛泽东努力提倡人民的自主精神,但文革期间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毛泽东希望底层人民大胆地参与社会大事,鼓励他们与根深蒂固的官僚主义和精英统治传统进行斗争,但却导致了文革初期的暴力和混乱;毛泽东提倡能使人民理解的简明思想,努力推广适合于人民需要的教育,但另一方面又使数量巨大的文化界人士以及掌握高级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受到了巨大的人身侮辱和伤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化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与进步。事实证明,毛泽东发动并主导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完全错误和失败的。
2.对世界的影响
毛泽东式的马列主义,被后人称作毛泽东思想。他的理论影响了很多“革命者”,如柬埔寨的红色高棉、秘鲁的光辉道路以及尼泊尔的革命运。美国总统福特在毛泽东去世时说:”毛主席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巨人,他的历史意义远远超过了中国的国界。”
福特总统对毛泽东的评价也许有外交原因,但毛泽东和他的思想对整个世界的影响的确远远超越了通常意义上一国领袖的影响。毛泽东思想在六十年代期影响所及之处,不仅从亚洲远至拉丁美洲,而且深入美国和西欧。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林培瑞教授说,毛泽东对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是把它精神化,把它变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乌托邦主义,而这种精神追求则使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大增,是精神化、理想化的马克思主义。
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者沃勒斯坦在被问及与毛泽东思想的渊源时,公开承认,世界体系理论来源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分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