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英文名称:Preah Vihear Temple
国家:柬埔寨(有争议)
登录类型:文化遗产
评定标准:文化遗产
登录年份:2008年(第32届)
备考:泰国亦声称对此庙拥有主权
官方网页:http://whc.unesco.org/en/list/1224
柏威夏寺柬埔寨叫Preah Vihear,泰国人叫Khao Phra Viham。柏威夏与柬埔寨的其他庙宇的不同之处,她坐落于扁担山脉的悬崖之上。海拔达到550米,建筑气势震撼!开始想到建造该寺庙的是吴哥王国第四位君主耶索华曼一世(YasovarmanI),他在公元889年登基后即策划在扁担山脉建造一所圣寺,最后选择了柏威夏现在所在的悬崖上。当时很可能认为这是一块福地。耶索华曼在位11年,有许多创建寺庙的记录。,但柏威夏的建造屡经波折,一共用了200多年才建造完成。正式完工约在1152年。期间吴哥王朝经历了13位君主,一直在不间断的建造该寺。尽管一直以来皇室内部斗争不断,对于兴建圣寺的愿望从未改变。
建筑工艺
柏威夏寺的建筑风格与吴哥窟相似。这个古代寺庙遗址分布在长800米,宽400米范围的峭壁上,四面有长长的阶梯上下。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甬道两旁有28米长的雕龙,因年代久远,部分损毁。古刹围墙内还有七个石池。柏威夏寺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已经坍塌,巨石散落。遗址每层都有山门和围墙。山门屋角翘起,上面是精雕细琢的花纹。围墙具有吴哥窟的风格,曲线环绕。整个建筑呈褐红色,在绿荫和蓝天白云的背景下,古朴壮美。
历史
早在1796年,泰国统治者趁乱占领了柏威夏周围地区,1806年安赞二世(AngChanII)夺回该地区。从那时起泰国一直伺机将柏威夏据为己有。1907年柬埔寨成为法国殖民地,泰国同年宣布将柏威夏地区永久性归还。法国于1907年与泰国进行边界勘定,边界地图由法国军官于1908年秋完成,并于1908年送交给暹罗政府。其中有一幅地图将柏威夏寺标绘在边界线的柬埔寨一侧境内。
20世纪50年代,柬埔寨独立后,与泰国就柏威夏寺归属产生争议。泰国于1949-1952年占领该寺。于是刚独立的柬埔寨提出抗议并提交海牙国际法庭审理.1962年6月15日,国际法庭判古寺归柬所有,法院认为,地图是作为联合勘界的成果被送交暹罗政府的。当时及以后许多年,暹罗方面许多官员包括前联合勘界委员会的成员都看到过这幅地图,非但没有表示任何不同的意见,并且还对制作地图的法国官员表示感谢。据此,可以认为地图已被暹罗当局所确认。法院因此拒绝泰国方面主张柏威夏寺主权的理由。最后,法院以9票对3票确认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主权管辖的领土上,因此判决泰国有义务从柏威夏寺及其邻近的柬埔寨领土上撤出其武装和警察部队及其他警卫和管理人员。虽然有海牙国际法庭的判决,泰国一直没有放弃拥有该地区的任何机会。此后柬埔寨国内动荡,自顾不暇,泰国人致力于从柬埔寨用各种手段搜罗所有和圣寺有关的石刻和文物。
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批准将柏威夏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不过柬埔寨的申遗工作,在柬泰两国间引发一系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