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林秉南

基本资料/林秉南

林秉南林秉南

姓名:林秉南


职业:水力学家


籍贯:福建莆田人

简历/林秉南

194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土木系。1951年获美国衣阿华大学水利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历任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院长兼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泥沙培训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从事不恒定流、泥沙和高速水流方面的研究,包括河口潮流、水体突泄、宽尾墩及收缩式挑坝等新型消能工。其成果已在设计和生产中得到应用。主持研究的宽尾墩折缝挑坝及通气减蚀新技术,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撰有《含沙量对泥沙沉速影响》、《泥沙不恒定输移》、《二维潮流》、《坝下消能》、《溃坝波分析》等论文。

主要成就/林秉南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水利及河流动力学研究,为我国水利科学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早年留学美国时,提出了计算明渠不恒定流的指定时段构造特征线网法。回国后领导开发了收缩式新型消能工(宽尾墩、窄缝挑坎)高坝泄洪消能新技术多项成果;率先在国内开展溃坝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首先应用二维特征理论和破开算子法,建立了符合实测资料的快速计算方法并用于大河口的潮流计算。自1985年起担任长江三峡工程泥沙论证专家组组长,协调三峡工程的泥沙研究。他治学严谨,广征博引,始终密切关注国内外水利工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动向,站在水利科研工作的前沿。他具有广博的胸怀、良好的科研道德与修养,为人谦逊,善于与他人合作,在工作中培养了一批水利科学技术人才。在学术上对明渠不恒定流、高速水流以及泥沙运动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