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李翰如

简介/李翰如

(图)李翰如李翰如

李翰如,出生于一个清贫家庭。父亲是鞋铺店员,母亲不识字,兄弟姊妹多,生活颇为艰苦。小学念书时,他因成绩一直领先,受到湘潭李氏宗族青睐,认为孺子可教,给了几石“升学谷”,于是考入了当时颇有名气的长郡中学,由于历年成绩优良,获长郡的“清寒奖学金”念完了初中。1933年湖南省初中毕业会考时,名列前茅,本可免试升入任何高中,但因学费无着,选择了可免交费用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于1936年毕业后任长沙幼小教师。


1937年秋,他考取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陕西武功)水利系清寒公费生,在校生活全靠公费维持,每年还将节余和写稿所得寄回数十元接济家用。1941年毕业于改制后的西北农学院水利系。


李翰如在西北农学院求学期间,正值抗日战争前期,日本军队猖狂进攻,中国大片国土沦陷。国民政府从南京西迁重庆。由于战争影响,在后方念书的大学生,生活甚为艰苦,吃定量“平价米”,靠微末贷金维持生计,学习条件很差,不时还受到日本飞机轰炸的威胁。当时许多爱国学生感到国家民族危在旦夕,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寻求救国之道。李翰如认为:“我国积弱,主要由于民智不开,教育和科学技术落后。救国必须以提倡教育和发展科学技术为主”。于是他下定决心从自身做起,刻苦攻读,发愤图强。离开学校后,仍坚持不懈,工作之余,继续努力钻研学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学识水平。


1941年,李翰如大学毕业后,任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陕西武功水工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并在农学院作兼职研究生,后因参加考试院建设人员被录取,旋即被分配到重庆中央水利实验处并升为副研究员。1942年回西北农学院水利系执教。


由于李翰如在就业期间也没有放弃学习,因而他的知识领域和学术水平与日俱增。1945年重庆国民政府恢复国外留学生考试时,他考取了由国外资助费用赴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深造的名额。1947年在美国获农业机械硕士学位和机械工程职业工程师职称。


至此,李翰如以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在一切服从于金钱和权势的旧社会,他既没有趋炎附势,也没有倚凤攀龙,完全以自身的高尚德操和刻苦精神,在自己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达到了求学进取的高峰,实现了他早年的夙愿。

简历/李翰如

1917年10月10日 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仙女乡。


1936年 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41年 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


1942年 任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水工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43年 任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助教。


1945年 赴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留学。


1947年 获美国农业机械硕士学位和机械工程职业工程师职称。


1948年 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事业委员会机械农垦处技术专员。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农业机械总厂高级工程师、计划科长。


1953-1981年 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教授、农机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1980-1987年 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副院长、顾问。


1981-1987年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学门类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79-1987年 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1987年3月11日 逝世于北京。

科学成就/李翰如

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里


李翰如在美国学习期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各参战国都在全力恢复、重建和改革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医治战争创伤的时期。我国抗日战争历时8年之久,国土大部沦陷,所受灾难尤为深重,战后国力衰竭、经济萧条,生产建设百废待兴。李翰如当时切望献身祖国建设,谢绝了美国一家厂商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决心以其所学专长来发展祖国落后的农业机械化事业。


1948年李翰如回国后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事业委员会机械农垦处(原属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技术专员和湖南分处的业务组长,负责在长沙建立了示范农场和农机修理厂。当时国民党政府贪污腐化,农村经济凋蔽,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哪有什么搞机械化的意趣。李翰如建立的示范农场面积仅500亩,就中国农业而言只不过沧海一粟,而机器维修和油料费用又远非当时农村所能承受。李翰如对此深感不安,他虽然报国有心,但却回天无术。所幸当时全国解放战争风起云涌,势如破竹,李翰如感到中国社会将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变革,东亚病夫,康复有望,于是把满腔希望寄托在共产党身上。长沙和平解放后,他所在的农垦处在军代表的领导下,用机械灌溉抗旱,进行农产品运输和加工,让机器发挥了作用,受到共产党的表扬。李翰如由此看到了解放后中国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光辉前景和自己施展抱负的广阔天地。


1949年,李翰如在北京华北农业机械总厂任工程师、计划科长期间,运用他的技术知识解决了韧铁件大批量生产的工艺问题;建立了农业机械成批生产的定额管理制度,使工厂能按计划图表组织均衡生产。1952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53年调到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后,是学校颇负盛名的教授,从50年代到80年代,他先后担任过该校的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副院长。


1979年赴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农业工程会议,在会上作了《中国的农业工程教育》的报告。


1980年赴美国考察农业工程教育,与美国农业工程学术界广泛交流了情况和信息。


80年代还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学门类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常务理事、顾问,北京市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该会农业机械化电气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机化研究会研究员,洛阳工学院兼职教授,《当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卷副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卷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农业机械化》卷编委。


李翰如在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名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期间,编辑和翻译了农业机械方面的专业书籍十余册,撰写了学术论文数十篇。1987年去世时,他正在主编《当代中国》丛书的《农业机械化》卷。


教书育人 言传身教


李翰如自1953年在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受聘为教授后,从此踏进了中国农业机械工程教育的行列。在以后的30多年中,他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为中国的农业工程教育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在担任农业机械教研室主任和参加系、院领导工作期间,对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课堂讲授、课程作业、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各教学环节都做过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编写了大量的教材和教学法文件,并不断地修订、补充使臻完善。他对学生谆谆教诲,既爱护备至,又严格要求,亦师亦友,教书育人。80年代初,李翰如看到当时入学的研究生,由于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正值“文革”时期,未按正规学习,基础较差,中文不够通顺,错别字多,标点不会用,就严格要求他们在写选题报告和调查材料时,必须用方格稿纸,一格一字地书写,否则退回。这样行之两年,果然使研究生的文字水平大为提高。


李翰如在教学中,既向学生传授业务技术知识,也向他们进行品德教育;既在讲台上正面宣讲,也在日常接触中潜移默化。大至人生哲理,小至遣词造句,他都循循善诱,习以为常,笔者就曾两次亲见他纠正学生在“畜牧”与“牲畜”二词中畜字读音的差别。


李翰如一贯节俭朴素,留学回国以后,仍保持其俭朴作风。对学校建设,总是尽量节省。在日常工作中,寸墨片纸,都很珍惜。他一直把办公桌上台历的背面作为记事本加以利用。在国外使用的一支活动铅笔带回国后还使用了十年之久。他经常打扫庭院,自己烧水、作饭。他的这些优良品德,通过言传身教,使青年学生受益匪浅。因而他的道德文章,均被青年学生视为楷模。


理论实际 交相辉映


李翰如虽然长期担负着教学任务,但对科学研究工作却一直未尝稍懈,在农业机械的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以及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划等方面,先后发表了20 多篇论文。50年代前期设计的5吨韧铁焖炉,解决了当时农机制造的急需。70年代发表的关于立式割台收割机、水稻联合收获机、往复式切割器切割速度、齿纹刃刺切原理等方面的论文,对收获机的设计理论有所提高。


1978年,李翰如开始研究精密播种联合农业技术,开始培养这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这项研究把过去单一的机械技术,拓宽为与精密播种作业有关的综合技术,它不仅对田间播种作业大有改进,而且对精密播种机械的设计水平也大为提高,这是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大发展。


李翰如在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结合。为了使教学和科研能够反映生产实际问题,他经常下乡下厂去作深入的调查了解,协助或参与工厂新产品设计和农机拖拉机站的机器改进等工作。50年代后期他带领青年教师去天津的农机厂研制割晒机,到河北农村参加机械化试点,有时住厂时间达半年以上。1964-1966年在通县农村长期蹲点,探索建立教学科研基地并协助当地农村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机械化水平,受到北京市科委的表场。70年代初期在河南沁阳县机械厂协助试制球墨铸铁曲轴,在重庆北碚东阳公社研制水稻脱粒机和插秧机。70年代后期,曾在北京小海字大队蹲点调查农业机械化问题;参加了农业部组织的内蒙古河套地区农业机械化考察组深入盟、旗、社队。李翰如在进行了这些艰苦工作后提出的调查报告,揭示了许多深刻的问题,对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很有帮助,同时也使他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


理论实际 交相辉映


李翰如虽然长期担负着教学任务,但对科学研究工作却一直未尝稍懈,在农业机械的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以及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划等方面,先后发表了20 多篇论文。50年代前期设计的5吨韧铁焖炉,解决了当时农机制造的急需。70年代发表的关于立式割台收割机、水稻联合收获机、往复式切割器切割速度、齿纹刃刺切原理等方面的论文,对收获机的设计理论有所提高。


1978年,李翰如开始研究精密播种联合农业技术,开始培养这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这项研究把过去单一的机械技术,拓宽为与精密播种作业有关的综合技术,它不仅对田间播种作业大有改进,而且对精密播种机械的设计水平也大为提高,这是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大发展。


李翰如在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结合。为了使教学和科研能够反映生产实际问题,他经常下乡下厂去作深入的调查了解,协助或参与工厂新产品设计和农机拖拉机站的机器改进等工作。50年代后期他带领青年教师去天津的农机厂研制割晒机,到河北农村参加机械化试点,有时住厂时间达半年以上。1964-1966年在通县农村长期蹲点,探索建立教学科研基地并协助当地农村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机械化水平,受到北京市科委的表场。70年代初期在河南沁阳县机械厂协助试制球墨铸铁曲轴,在重庆北碚东阳公社研制水稻脱粒机和插秧机。70年代后期,曾在北京小海字大队蹲点调查农业机械化问题;参加了农业部组织的内蒙古河套地区农业机械化考察组深入盟、旗、社队。李翰如在进行了这些艰苦工作后提出的调查报告,揭示了许多深刻的问题,对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很有帮助,同时也使他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


专业著述丰富了农机文库


李翰如对中国农业工程界的重大贡献,还在于他以毕生精力编写了大量的专业著作。40年来,他编译出版的农业机械专著共约140万字,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校订、审定的教材、词典等共约400万字。这些文献扩大了农业机械专业的知识领域,提高了学术水平,深化了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工程界的宝贵财富。


50年代他领先翻译出版了《苏联机械制造百科全书第十二卷》(农业机械)第1-5章,系统地把苏联的农业机械介绍到中国,还出版了《播种施肥及栽植机械》,这是中国第一本阐述种植机械的专著。50年代后期他编译的《农业机械学》上、中、下册,大大充实了中国农业机械的学术文库。70年代校订和编撰的《英汉农业机械词典》和《简明农业机械化词典》是两本对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都很有用的工具书。


80年代初他为研究生编写了农业流变学讲义,后来农业出版社函约他和从事水稻土研究的潘君拯合作撰写《农业流变学导论》,该书在他去世后由他的研究生整理完成,于1990 年出版。这是农业流变学这门新学科在中国的肇始之作。


李翰如在教学工作中一贯注重教材建设,他每学期上课都编印讲义,由他主编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农业机械学》已多次重印,在全国各校使用。


李翰如学识渊博,文章写得很流利,下笔数万言,意阔如“芳海”。他在撰写技术著作时,对遣词用字,特别是对名词术语的使用非常严谨。例如联合收割机上的一个将麦穗拨向后方倾斜以利割倒的部件,原来叫“木翻轮”,词不达意;他在其著作中改为拨禾轮,从此人们相继沿用,成了标准术语。由于他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因此他主编的词典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推崇。和他一起工作的编写组成员也公认他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开拓农业物料流变学


80年代初,当中国农业工程由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多门类迅速扩展时,李翰如率先在中国对各种农畜产品及农业物料的流变特性开始系统地试验研究,以期由此开拓出各种农业物料的流变模型,从而揭示各种农业物料流变的特性与共性,并进而将农业物料的流变机理用于农业工程装备及工艺的设计和分析。这是他在农业工程学术研究方面的一个创造性发展。1981年他在北京农业工程大学首先开始编写《农业流变学导论》(讲义),并于1984年首次为研究生讲授农业流变学课程。


流变学始于20世纪初,但将流变学用于农业工程实践,在国外也刚刚开始,农业物料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涉及流变性质的类型有:塑性流变(黄油等)、粘性流变(蜂蜜等)、散粒流变(作物籽粒、饲料、土粒、肥料、药粉等)、固体流变(茎叶等)、纤维流变(棉、毛、麻等)、粘塑性流变(水果等),以及非线性弹性流变(橡胶)等等。这些物料的流变问题研究,国内还是一片空白。李翰如开拓的农业流变学包括物料流变和农作物流变,涉及到生物系统。他在所编写的研究生教材中指出:“生物系统不同于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品,它们有生命,经常发生形状、大小、呼吸的变化,并存在其他方面的生命活动过程,在其储藏和发育中,体内细胞对体外环境(湿度、温度、氧、能耗、养料供应等)非常敏感,而且还有一些难于控制的因素。在生物固体中,其弹性随年龄与生理状态而变化;生物液体则大多数是不依传统力学原理而运动的非牛顿流体。因此……研究生物系统的流变是很复杂的,完全采用理论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方法来处理是比较困难的。”的确,这是一个超越于我们现在技术水平的问题,但又是农业工程学科和农业生物学科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李翰如率先进入这个别人不敢问津的领域,开拓了这个研究方向。他认为;虽然问题很复杂。但“目前研究生物系统的机械行为(behaviour)还得从力学原理和(一般)流变学开始”。于是他带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始对蜂蜜、食用油、泥浆等的流变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在物质条件并不太好的情况下,一步步向前迈进。不幸的是,当这门学科正在李翰如笔下开始展示出光彩的时候,而他竟与世长辞了。


忘我精神


李翰如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农机教育事业,都很热爱。工作勤勤恳恳,40年如一日。1953年他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在“整风反右”和“文革”期间,他曾受到不小的冲击。但他坚信共产主义信仰,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才能使人民生活走向富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他更加焕发革命青春,于198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李翰如对工作任务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每有困难任务总是身先“士卒”。1954年春节,新校舍刚建成一幢宿舍楼,尚未供水,家属都未搬来,职工都回家过节,而他却孤身一人住在一套空房内,自备绳索、吊桶,在附近的土井里提水煮挂面。1987年他去世的前一天开了一整天的会,次日凌晨,感到身体不适,吃了两片药。但早饭后,他还要去上班,经夫人劝阻才未去。不料随后心脏病突然恶化,中午送医院后千方百计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李翰如去世后,全校师生都十分震惊,感伤之情溢于言表。在校内同仁悼念他的诗词中,有以下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对他的情谊之深。

“月落星殒人感伤,痛失良师益友。总觉得,音容依旧。笔锄舌耕四十载,看校园草木钟灵秀。桃李妍,松柏茂。百年大业流芳久。不辜负,青灯黄卷,晨昏卯酉。可曾记初来此处,破庙、枯井、残臼。慨而今,白发皓首。无暇细数当年事,君去也,我亦随左右。冥府见。共斟酒。”

主要论著/李翰如

1 李翰如.苏联农业机械的分析与评价.光明日报,1954年12月25 日.


2 李翰如,王万钧(译).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第十二卷、第1-2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55.


3 李翰如,曹崇文(译).苏联机器构造百科全书(第十二卷、第3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56.


4 李翰如(编译)·播种施肥及栽植机械.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56年.


5 李翰如.键式逐稿器的运动分析.农业机械化.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56(4,21~24).


6 李翰如(编译)·农业机械学(上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59.


7 李翰如(编译)·农业机械学(中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59.


8 李翰如(编译)·农业机械学(下册).北京:机械工来出版社,1960.


9 李翰如(主编)·农业机械构造(上、下册).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1(出版时署名: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