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李光耀

李光耀简介

李光耀,GCMG,CH(英语:Lee Kuan Yew,1923年9月16日-2015年3月23日),是新加坡华裔政治家,为首任新加坡总理、首任国务资政、首任内阁资政及首任人民行动党秘书长,也是新加坡建国之父之一,对新加坡政治有很大影响力。

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领导人,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立法议会(1965年12月改称国会)议员、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总理公署高级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内阁资政(总理公署)。2015年03月2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1岁。

李光耀的家庭背景

李光耀曾祖父李沐文(Lee Bok Boon)于1862年从广东大埔(介于今广东梅州市与福建省永定县之间山区)移居到海峡殖民地,大埔县为纯客家区域,李光耀祖辈均为客家人。

李光耀生于新加坡甘榜爪哇路(Kampong Java Road)92号的一座2层高的别墅内,是父亲李进坤(Lee Chin Koon)与母亲蔡认娘(Chua Jim Neo)的长子。而其祖父李云龙(Lee Hoon Leong)对他施以英语教育的举措,使得他自幼受到了英国文化强烈影响。

李光耀有三弟一妹,其二弟李金耀(英文名:Dennis)与李光耀一样曾于剑桥大学修读法律,其后与兄长开设律师行;三弟李天耀(英文名:Freddy)曾经为一间股票证券行主席;四弟李祥耀为一名医生,曾于剑桥大学修读医学。

李光耀的生平

早年时期

1935年,12岁的李光耀考入当地的英校莱佛士书院(初中部);1940年,18岁的他考入该校的高中部,但在日军占领新加坡后中断学业。因为生活所迫,他被迫成为日本《读卖新闻》社的日文翻译员。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李光耀在家人的协助下凑集学费,远赴英国留学。在留英初期,李光耀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并在学习时受到导师拉斯基的社会主义理论影响,逐渐展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倾向,但却在后期一直以“反共者”著称。他曾在他的回忆录中表示,“之所以讨厌共产党人,根源在于他们采用列宁主义(领袖集权)的方法,不在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一年后,李光耀转到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并于1949年考获双重一等荣誉学位,名列榜首毕业,随后取得律师资格。1950年,他与以前在莱佛士书院的同学柯玉芝结婚。

踏入政坛

1950年,还在英国的李光耀加入了一个由旅居当地的东南亚人所组成的、以争取马来亚独立为目标的团体“马来亚论坛”。同年8月,李光耀回到新加坡,开始从事律师工作。

1952年,李光耀因为代表“新加坡罢工的邮差”与政府谈判而声名大噪,在工会中建立了群众基础,从而为其将来的从政之路奠定了基石。

1954年10月,李光耀与一些从英国回来的华人、当地受华文教育的左派学生和工会领袖成立人民行动党,参加次年举行的首届选举。这次选举中,李光耀本人顺利当选立法议会议员,开始与新加坡方面马来亚共产党(“马共”)负责人林清祥等人合作,为新加坡争取自治地位。

总理生涯

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而人民行动党也在自治邦政府的首次选举中成为立法议院第一大党,由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总理。此后,李光耀一直希望与马来亚合并成立“马来西亚”,从而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最后还可以铲除在当地日渐壮大的马共势力。

1961年,行动党内以李光耀为首的“反共分子”与“亲共分子”决裂,李光耀逐渐右倾。1963年7月,李光耀在伦敦与马来亚东姑阿都拉曼政府达成协议,星马正式合并。合并后的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李光耀主导的新加坡自治邦政府采取行动,逮捕了新加坡的多名马共高层。星马合并后,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经济等多项政策上很快就产生严重的分歧。1964年,新加坡发生种族骚乱,李光耀政府籍此指责马来西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与联邦政府试图推行“种族沙文主义”,使马来人在联邦内享有特殊的高等待遇,并在幕后煽动在新加坡的马来人反对新加坡自治邦政府。而联邦政府高层则对此十分反感,也因随后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最终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独立。

新加坡独立后,李光耀积极地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在位期间推动了开发裕廊工业园区、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贪污调查局,并进行教育改革等多项政策,成功使得新加坡在三十年内发展成为最富裕繁荣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政府以高效率、廉洁著称,且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但自由备受限制。

卸任之后

1990年,李光耀辞去总理职务,惟依然留任内阁资政,维持影响力。他始终提倡亚洲价值观,认为亚洲国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价值观行事。李光耀因此也一直对西方国家对他专制独裁的批评不加理会,他认为西方民主不能强加给亚洲人民。

2011年5月14日,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获得建国以来最低得票率,并首次在阿玉尼集选区败给反对党工人党 (人民行动党在独立后首次在集选区失利)。李光耀与另一位前总理吴作栋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不会出任新内阁任何职务。他结束长达二十年的资政,连同总理生涯,正式结束在政府内阁长达52年的生涯,亦代表李显龙正式接班。2013年,李光耀出版自传,表示感到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希望早日离开人世。

入院与逝世

2015年2月5日,李光耀因严重肺炎被送至新加坡中央医院治疗,并启用呼吸机。新加坡总理公署21日发表声明说,李被入住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当时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在3月6日病情仍没有太大的变化。3月17日,新加坡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称,李光耀的病情因感染出现恶化,医护人员对李光耀使用抗生素,并密切监控其病情。

2015年3月23日凌晨3时18分(新加坡标准时间),李光耀因抢救无效逝世,享年91岁。

李光耀的经济政策

在建国初始,李光耀便意识到,对于缺乏资源禀赋的新加坡来说,必须通过对外开放、吸引来自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资本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他彻底拒绝了传统经济学家的“新殖民主义”理论,即认为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材料,又向发展中国家出售消费品是经济侵略的看法。他说:“新加坡也没有天然资源可供跨国公司‘剥削’,如果跨国公司能让我们的工人获得有报酬的工作,并教授他们技能、工程技术和管理的技巧,我们就应该把它们争取过来。”随着跨国公司的进驻,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2015年经济自由度指数”中,新加坡名列全球第二。

李光耀还高瞻远瞩地将成为区域金融中心作为其发展目标,大力扶持金融市场。 新加坡建国后,政府通过提供税收、管理上的种种优惠,鼓励金融发展,并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吸引跨国金融机构。 新加坡早在1968年便建立了亚洲美元市场,开始走上金融国际化的道路。同时新加坡还借鉴外国经验不断改革和完善其金融制度。根据2014年9月颁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加坡如今已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仅次于纽约、伦敦和香港。

在李光耀金融改革的路上,谨慎与创新并行。在很长时间里,李光耀都坚持对金融行业采取了严格的条规和缜密的监管,以赢得国外银行家对新加坡的信任,而非积极引进各种创新金融产品,以求激进的发展。李光耀说:“我相信我们需要更多时间建立新加坡的地位和声誉。”当时新加坡设立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货币发行局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分别执行金融监管、货币发行和管理外汇储备的职能,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有效地促进了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但也有一些批评者曾这么写道:“在香港,没有明文禁止就可以做。在新加坡,没有明文批准就不可以做。”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李光耀逐渐意识到新加坡金融市场相对于国际市场的落后,于是开始推动进一步的改革。1998年,在李光耀的支持下,金融管理局进行了改组,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同时赋予了市场参与者更多的权利,进一步开放国内银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放宽监管以让市场发挥更大的创意来推出新的金融产品。这些举措进一步推动了新加坡的金融发展,使其适应了金融全球化的趋势。

李光耀的人才理念

一、人才立国理念

李光耀经过系统研究,认为经济发展仅是表象,人才才是源泉,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内在的财富,别人无法将它分割或拖去。在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的同时,李光耀同时对新加坡自身的人力资源数据进行调查研究:1960年以来,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纯外资企业失败率为6%,而其他纯外企(包括香港、台湾)失败率则为13%,为欧美的2倍,而纯新加坡公司失败率却是38%,为欧美的6倍:同时,当新加坡人同欧美日外国企业家联合投资时公司失败率就从38%大幅下降到7%,而新加坡企业家同香港台湾企业家联合投资公司失败率亦下降到17%,这些统计数据充分显示人才尤其是训练有素的高端经营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二、培训加工理念

各行各业的人才都需要一个系统加工培训的过程,高端的经济人才加工培训同样如是。以新加坡海皇船务公司和新加坡航空公司对比为例:1968年新加坡创立了自己的船务公司——东方海皇船务公司,经营新加坡与日本、欧洲、美国海运服务,另一家是几乎同时改组的由马来亚航空公司更名而来的新加坡航空公司,经营新加坡与日本、欧洲、美国空运服务。新航自改组后一路以来都在赚钱,海皇则亏本8年,1O年后开始盈利。新加坡人经过6年才学会了有效经营管理一家新公司,两家公司的新加坡管理人员素质几乎相同,不同的是彼此的学习环境。发展中国家工业经济的蓬勃取决于一大批优秀的本地企业家,而大批优秀的企业家的产生需要政府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环境进行训练。根据新加坡的经验从头学起要付出相当高的代价,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有经验和内行的向导进行系统的加工和培训,在关键时刻尤其是起步阶段,利用全球人才资源,引入经验丰富的外国首席经理作向导,应该是最有效的方法手段之一。

三、分类分层理念

李光耀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新加坡人力资源的广度开发,目标是让每一类型的新加坡人都能根据其天赋才能得到相应的加工和培养,让每一类型的新加坡人都能为新加坡的振兴发挥效用。其次是分层开发,解决的是新加坡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新加坡在花费巨资建立国际水平的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将高端人才的开发关键阶段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等重要阶段和层次,只有在每个关键环节的系统考评成绩在3%优秀范围以内的人才被列入政府下一层次主动重点培养的对象。在培养计划的最后环节中,新加坡政府特设政府奖学金,每年派出100名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深造。每一层选取最优秀的3%作为下一层新加坡政府人力资源开发重点的/0″层开发手段,为新加坡培养了大批的优秀高端人才,新加坡每年派出的100名留学人员几乎50%以上能得到所在大学最高奖学金,而他们所在大学却几乎都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高等院校。

四、聚焦重点理念

李光耀认为其自身最大的职责便是在全球范围内罗致最优秀的人才,负起领导和治理新加坡的责任,除非新加坡能网罗最能干、最坚强和最具有献身精神的人才加入新加坡政府,否则新加坡政府将会崩溃。

对于高端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新加坡在借鉴全球许多大型机构组织高端人才选拔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新加坡政府独特的评估标准和程序。其中,借鉴引进了许多跨国公司在高端人才选拔培养过程中的科学的评估工具,譬如其中最重要的,高端人才的衡量标准——“直升机素质”便是李光耀先生在参考了许多跨国公司的选拔总裁的办法,了解了跨国公司如何招募和擢升高层人员的方法,经过研究比对,发觉英荷石油公司——壳牌的高端人才衡量标准最为合理。壳牌公司认为评估领导者的潜能情况,主要由分析力、想象力和务实感三种要素组合而成,三种素质兼具,就形成一个人的主要特质,壳牌把它称为一个人的“直升机素质”,即既能从宏观的角度鸟瞰事情和问题,又能确认关键的细节,调整焦距对症下药。壳牌有一组专门的评估人员,其中至少两位必须认识所有接受评估的人选,再共同按“直升机素质”给能力不相上下的执行级人员准确排名,最后确定人选。新加坡在试行这套系统后,发现它是个实际可靠的方法,于是就从1983年起在公共服务部门正式推行。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