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曹祥泰
曹南山曹祥泰是清光绪十年(1884年)开业的,历经三世,由小摊贩发展成为武汉数一数二的大杂货店,还是兼有机米厂、槽坊、肥皂厂和钱庄等相当规模的企业。
曹祥泰创始人曹南山,13岁时丧父,幼年就负担上事老母下蓄弟妹的责任。邻居见他无以为生,凑点钱,让他提篮子卖蚕豆。他总是抱着感恩的心每次都比别的小贩多,久而久之,“一大把”出了名。曹南山后来又做水果生意,由提篮子到挑担子,渐渐有了积累。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经验在一年夏天因为卖西瓜而赚钱。在拥有相当资金,择地武昌长街新街口(今解放路)开起了“曹祥泰”,卖水果,兼卖杂货。
后由他的长子曹云阶接办杂货店,兢兢业业,办起了糕饼坊,自制中式糕点,品种多,质量好,特别是各式月饼、绿豆糕和腌制盐蛋,每逢节日,商店门口,总是排起了购货人的长龙。他自抓进货,与本市和沪苏厂商有往来,且和英美洋行有联系,“僧帽牌”洋烛,“美孚牌”煤油和香烟都委托该店代销。次子曹琴萱,有科学知识,自办工业,先倡祥泰肥皂厂(今中华路),生产“爱华”“警钟”等肥皂。“警钟”肥皂行销广东及华中各省。
1956年曹祥泰杂货店进人公私合营,旋改国营,更名为“工农兵副食品商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曹祥泰”牌名重新露面,焕发青春。
2001年3月,曹祥泰响应政府的号召,改制为武汉市曹祥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现代公司制的运作。次子曹琴萱,有科学知识,自办工业,先倡祥泰肥皂厂(今中华路),生产“爱华”“警钟”等肥皂。“警钟”肥皂行销广东及华中各省。
曹祥泰从创始人曹南山在1863年(清同治二年)提蓝叫卖开始已有145年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先是曹家三代人走过了提蓝子、挑担子、摆摊子、开店子、办厂子的艰辛创业路,解放后曹祥泰的几代员工经歷了公私合营、联购分销、计划供应、承包经营、企业改制的发展里程,其经营业绩稳居同行业第一。而如何继承传统,如何让老字号焕发新的活力,正是公司职工日思夜想的问题。
家族简史/曹祥泰
曹美成(右一)与家人的合影
“曹祥泰”是武昌以经营杂货出名的老店铺,最早经营干货、水果,后又经销大米、五金等,还创办了糕点铺、祥泰警钟肥皂厂等实业。至今,曹家有200多后人,不少仍在武汉居住,武昌解放路曹祥泰的食品也在热卖。这个家族的经历,也是武汉老字号经历的一个缩影。(特别注明:以下仅为曹家三代部分成员)
创始人:曹南山(1850-1918)
第二代:
曹云阶(1884—1962)、曹琴萱(1891—1940)、曹慕尧(1897—1932)
曹云阶:23岁时进杂货店,将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使曹祥泰成为了武汉最大的一家门市杂货店,并增加了糕点铺。他亲自掌握杂货店业务的时期,每天必到汉口行家跑一趟,了解行情,亲自进货,夜间到店里布置业务。
曹祥泰皂厂由第二代曹琴萱所办,“祥泰警钟肥皂”是中国肥皂的第一代产品。图中肥皂的所有者——武汉市民胡全志,1975年在黄陂老祖母家发现了这块肥皂,并保留至今。
第三代:曹美成(1913-1989)、曹立庵(1921-1991)等
抗战前夕,是曹祥泰的鼎盛时期。武汉沦陷时,曹祥泰杂货店被日寇强占成了海军酒保,抗战胜利后才归还曹家。1946年,曹美成从父亲手中接下祖业后,他建立了行市、财务、总务、业务4大日志,每次都亲自圈阅签字。经营内容仍以食杂、水果、糕点为主,直至1955年公私合营,曹祥泰仍是年年赚钱,从未亏本。曹美成与柳亚子关系甚好。
曹家数代经商,却出了个著名书画家曹立庵。他是曹慕尧之子,与郭沫若、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等许多文化名人有交往,曹家也曾保留着他们的不少珍贵的原作字画。曹立庵还为毛泽东刻过两方印章,人们看到的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盖的就是其中的一方。
经营状况/曹祥泰
生产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这个历经百年发展,前店后厂特色明显的老字号已是步履维艰,2005年营业额为374万元,上交税金52万元,利润6万元,该店全盛时期的1997年营业额为2020万元,上交税金167万元,利润112万元。唯一值得骄傲的是,公司食品厂的糕点,尤其是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的节令产品,由于投料讲究、工艺传统、仍然倍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印有“祥”字牌注册商标的曹祥泰食品和曹祥泰的故事一样脍炙人口。时代变了,商店变成了公司,小店变成了大店,但进料必选上乘,工艺和服务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在不变中传承,在变中发展,顾客心中的曹祥泰却是那样的永远。
曹祥泰从提蓝叫卖开始到2008年已有145年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先是曹家三代人走过了提蓝子、挑担子、摆摊子、开店子、办厂子的艰辛创业路,解放后曹祥泰的几代员工经历了公私合营、联购分销、计划供应、承包经营、企业改制的发展里程,其经营业绩稳居同行业第一。如何继承传统,如何让老字号焕发新的活力,正是公司职工日思夜想的问题。
推荐产品/曹祥泰
曹祥泰糕点曹祥泰现今一直被称为“真正的老字号”点心店。“最出名”的是绿豆糕,“用纸包着”,并且油会“渗到纸的外面”,“很传统”的感觉,味道和价钱都“很实在”。每到端午节,排队的场面“可谓武昌一绝”,顾客因能买到正宗的节令产品而高兴。绿豆糕是曹祥泰点心最具特色的产品。现在市面上很多绿豆糕都是用蚕豆、豌豆做原料,但“曹祥泰”依旧坚持赤豆为芯、绿豆为表的传统配方。绿豆采用口味俱佳的本地、河南或陕西绿豆,味道纯正,深受顾客喜爱。
曹祥泰一直致力于在月饼新品研发上动脑筋,并推出一批“菜谱馅料”的月饼,如酒糟鱼月饼、虾仁月饼等。同时推出的素月饼,也别具备特色。为顺应新的商业经营模式,曹祥泰开始进军超市,以扩大品牌影响力,第一批“中华老字号”,武汉上榜4家,曹祥泰就是其中之一,这也为企业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传统中前进/曹祥泰
绿豆绿豆糕是曹祥泰点心最具特色的产品。市面上很多绿豆糕都是用蚕豆、豌豆做原料,但“曹祥泰”依旧坚持赤豆为芯、绿豆为表的传统配方。绿豆采用口味俱佳的本地、河南或陕西绿豆。“不是说老字号不能改进,而是这些配方、工艺、方法背后的标准不能改,它既是一种质量的保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把它改了,老字号的信誉和文化就都不存在了。
不变的品质得到的是顾客的信任。过去,中央在汉的大型会议大都是“曹祥泰”供应点心,而每年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曹祥泰’的点心也都供不应求,门口排起的长龙往往持续六七天,最长时候20天!今年端午节,排队买绿豆糕足足持续了7天,最多的一天卖了6000公斤。
如何让“曹祥泰”糕点美名远播,“曹祥泰”正在研究提高糕点保鲜技术,以打开更大的市场。
年表/曹祥泰
古老的武昌城市地图1884年,“曹祥泰”副食店开业,最早经营干货、水果,后又经销大米、五金等,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了武汉最大的门市杂货店,并增加了糕点铺。
1910年,“曹祥泰”福禄寿喜四店同开,分别为福记杂货店、禄记米店、寿记钱庄、喜记槽房。
1915年,在武昌都府堤创办祥泰肥皂厂,进入实业界,生产的“祥泰警钟肥皂”是中国肥皂的第一代产品。
1917年,“曹祥泰”西号开业,后为祥泰新百货号,进军百货业。
1921年—1928年,先后开祥泰禄记机米厂、铭新纽扣厂、经新针织厂。
1956年,“曹祥泰”杂货店进入公私合营,旋改国营,更名为“工农兵副食品商店”。
未来展望/曹祥泰
曹祥泰自创立至今,公司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有起有落,经历多种际遇走到今天,其中不乏有曹祥泰人的努力奋斗以及公司各级领导的经营判断能力及决策能力,当然给曹祥泰人最大鼓励的是一直以来支持曹祥泰的所有顾客。公司从当初的提篮子到今天成为公司,走过了艰难的创业之路,解放后曹祥泰的几代员工又经历了公私合营、联购分销、计划供应、承包经营、企业改制的发展里程,其经营业绩稳居同行业第一。如何继承传统,如何让老字号焕发新的活力,正是公司职工日思夜想的问题。并期待公司能一直发展下去,获取新的能量,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