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日本病
日本病是相对于另一种经济问题荷兰病的用语,是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初赶超美国经济时逐步染上的、严重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和体制老化僵化等病症。它使得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从90年代初至今仍未走出泥潭。“日本病”的表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内需不足,导致经济增长长期依赖外部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二是在本国高储蓄率及外资期待本币升值的背景下,资产价格长期处于超高水平,资产泡沫持续膨胀。
从1990年代初到现在,日本经济增长几乎经历了两个“失去的十年”:长期的经济低迷或负增长。二战结束后,日本仅用了30几年快速经济增长就实现了“赶超战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曾经被视为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其成功之处也被学界所津津乐道;但此后连续20年的长期经济停滞,也因其世所罕见而被冠以“日本病”的称谓。
日本病的六大特征
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平成景气”,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泡沫经济阶段,但在90年代初泡沫破灭,进入了“失去的二十年”,这个阶段主要有六大特征:
(一)经济增长低迷,停滞与衰退如影随形
我们可以将1991年以来的日本GDP增长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横向比较,20多年来,由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积极迎合IT技术、互联网应用等高新科技发展浪潮,经济增长较快,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依靠正确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红利”等因素使经济迅猛增长,日本经济的低迷更加显现出来。从1991年至2012年,美国年均同比增长率为2.54%,中国年均同比增长率高达10.29%,而日本同期年均增长率仅为0.95%。1996年以来经济起伏不定且债务缠身的欧元区的年均增长率虽不及美国,但也远高于日本,达到1.55%。
(二)通货紧缩压力长期伴随日本经济
经济衰退与通货紧缩相互交织,也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中的突出特点。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国内消费及投资需求持续低迷,特别是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带动企业投资显著萎缩。不良贷款攀升也引发日本银行业信贷状况恶化,贷款意愿大幅下降,流动性紧缩情况严峻。严格意义上来看,日本经济属于相对通货紧缩。1991年日本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97.6,而2012年为99.7,22年间仅上涨了2.1点,并有10个年度CPI指数同比下降,年均同比增长率为0.25%,但距离绝对通货紧缩11并不遥远。
(三)政府债务负担高企,财政空间受限
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进入了长达二十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时期,税收停滞不前,而财政支出却迅速增长并产生庞大的公共部门债务。日本目前是全球第一大债务国,截至2013年10月末,日本包括国债、短期证券等在内的政府债务达到1015.36万亿日元,创下日本政府债务最高纪录。
(四)资产泡沫破裂使家庭和企业对负债强烈排斥,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激增
当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股市步入了长达20多年的震荡下行阶段,截至2013年12月27日,日经225指数较1989年末下降了60.54%。同期美国三大股指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增长了476.46%、404.09%和771.09%,德国DAX3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和英国FTSE100指数分别增长了406.96%、113.31%和180.42%,日本股市是发达经济体中极为罕见的长期“熊市”。
(五)产业空心化日益严重
二战后,日本政府大力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严格限制进口的战略,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争夺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对美元汇率急剧升值。尽管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先后采取了零利率加量化宽松等多项措施以压低日元汇率,但收效甚微。1985年9月,日元汇率还在1美元兑250日元左右波动,期间虽有反复,但升值趋势十分明显,截至2013年末,日元对美元为105.31日元/美元。日元长期升值对日本出口十分不利,加上日本国内人口的老龄化驱动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日本企业纷纷加大向海外投资的力度,使其主要生产和经营基地向海外转移,国内生产和投资不断萎缩,“产业空心化”趋势逐渐严重。
(六)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日本一向以就业稳定、失业率低而著称于西方世界,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却开始形成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态势。纵向比较,全日本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在90年代前最严重的1987年分别只有173万人和2.8%,而从1995年开始突破200万人和3%大关,分别达210万人和3.2%,2003年4月失业人数和失业率更达到385万人和5.8%的峰值。此后,日本的失业率不断下滑,截至2013年11月,日本失业率为4%,但仍较20世纪80年代2.5%的月均失业率高出不少。
日本病的深层次体制原因
日本经济经历了“低迷的二十年”,我们可以从经济、金融和财政领域找到深层次原因,而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又加重了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陷入了恶性循环,成为今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一)僵化的经济体制
1.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在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不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而是以政府干预为主。政府与企业存在密切的联系,企业(特别是众多传统的中小企业)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过多地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由于政府对企业的过分干预和保护,企业变得封闭保守,缺乏公平竞争风险意识。并且,这种过度干预和保护还抑制了企业自主性的发挥,影响了民间投资的活力,形成了官营事业庞大而民间企业力量薄弱的格局。
2.产业双重结构造成竞争力失衡
日本经济双重结构根深蒂固制约经济的创新与发展。日本经济存在着双重产业结构:一类是面向出口的相关企业,包括汽车、家用电器、机械以及钢铁等出口企业,如丰田、本田、松下和索尼等。这些企业很早就面向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另一类是面向国内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如服装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流通行业、医疗服务业等。日本政府对这部分企业的管制相当严格,同时也给予了大量的补贴。因此有人形容日本经济结构是具有竞争力的一成产业支撑着缺乏竞争力的九成产业。日本的政策决策者出于选举的需要把资源分配到“夕阳产业”,从而妨碍了资本从低效益领域向高效益领域转移,使日本产业陷入“结构性陷阱”。
3.技术创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首先,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缺失对经济增长的后续拉动力。战后日本通过大
量引进技术发展本国制造业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一模式的突出特征是重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现实应用,而轻基础研发在经济发展中的长期效应,因此难以形成产业领导力和发挥持续效力。
其次,日本以间接金融为主的融资方式不利于高新产业的发展。战后日本一直实行间接金融为主的融资政策,直接金融不够发达,缺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必要的风险投资机制,新兴产业、高科技企业和创业中的中小企业很难及时筹到开展事业所需的资金,科技创新主要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国家意志决定一切,适应市场的科技创新十分匮乏。
第三,日本在几项重大技术发展方向上的决策失误。如在电脑技术上,80年代日本的个人电脑技术和美国不相上下,但日本政府却把大型计算机作为发展方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其市场容量却十分有限;而美国则大力发展个人电脑,培育出前景广阔的信息与互联网产业。
4.会社制、主银行制以及终身雇佣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形势的迅速变化
首先,企业集团内企业交叉或循环持股,企业集团日趋封闭保守,竞争力下降。公司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决策与执行都由内部人承担。企业间相互持股虽然有效地阻止了外资收购日本企业,但却人为地抬高了股价,使日本的市场经济扭曲成大财阀垄断的畸形市场经济,大股东不注重投资回报,而只是一味地追求相互之间发展业务关系,为日本经济的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其次,企业的主银行制度的作用大为减弱,银企关系大不如前。通过交叉持股13和贷款,某公司与同一会社的某个银行,即主银行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90年代的金融危机迫使公司和银行抛售自己所握有的对方股票,公司与其主银行之间的关系大大削弱。
第三,采取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制等使日本企业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终身雇佣制最大的弊端是阻碍人才流动,制约人才能力的充分发挥;年功序列制的最大弊端是全体员工在没有突出贡献的状况下同样按工龄加薪,其结果是企业丧失开拓创新精神。
(二)无效的货币政策
1.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央行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刺激经济复苏、走出通缩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包括1999年之前的低利率政策以及1999年之后的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除从“直升飞机上撒钞票”外,日本银行几乎已经尝试了所有可以尝试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措施,但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日本显然陷入了“流动性陷阱”。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1991年以来,日本整个宏观经济增长严重放缓,私人投资和消费持续不振,失业状况不容乐观,利率已经达到零利率水平,名义利率甚至为负利率,但是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
其次,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由于多种原因,金融机构放贷能力和意愿均不足,从而削弱了超宽松货币政策的资产配置再平衡效果。一是8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大多数金融机构背负了大量不良贷款的沉重包袱。金融机构为防
止不良贷款的再度恶化增加了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预提。二是金融机构自身在泡沫经济时期,也投资了部分房地产、股票等资产,泡沫破裂后,所购资产大幅缩水,因此自身也面临偿债的资金需求。三是出于对交易对手风险的担忧,也出现惜贷情况。
第三,从实体企业的角度看,因自身负债累累,借贷意愿很弱,也使超宽松货币政策难以发挥效力。日本8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很多实体企业深陷其中,资产大幅猛降,债务负担大增,债台高筑的企业存在严重的对债务风险的厌恶情绪,再度向银行借贷、增加自身负债的意愿大幅减少。
2.政府金融政策不断出现失误
首先,政府强势主导下的金融监管体系助长了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习惯于“护送船队”行政管理体制保护之下的金融机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极为淡薄,经营思想比之经济环境的变化明显落后。加之监管体制未能适应新的形势进行变革,金融机构的风险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遏制,以至于过度膨胀的经济泡沫终于在90 年代初迅速破灭。
第二,泡沫破灭后,政府的过度保护导致银行信用萎缩,企业大量倒闭,金融危机与经济萧条恶性循环。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让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严重受损,大量企业陷入资不抵债的局面。但日本政府并没有让这些本应倒闭的企业宣布破产,而是通过输血的方式让它们如僵尸般活着。这样一来,日本民间就长期处于修复资产负债表的状态,持续去杠杆化引发需求不足带来的通缩压力。
(三)急剧失衡的财政水平
1.财政支出急剧扩大,导致政府不得不举债度日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日本政府采取了增加公共投资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支出总额从1980财年的43.4万亿日元增加到2013财年的92.6万亿日元。而财政刺激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国债,由于国债发行额的日积月累,日本成为全世界债务总额对GDP之比最高的国家。
2.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使得政府入不敷出
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增长停滞导致税收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日本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为刺激经济增长错误地推行了减税政策。双重因素导致2013财年日本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只有1990 财年的53.5%,公司所得税收入只有1990财年的47.4%。
3.政府还债以及利息支出规模越来越大
1980年,日本所需偿还的国债以及利息总额约为5.49万亿日元,到2013财年已经上升至22.24万亿日元,增长了3倍多。
4.人口的老龄化不断加剧,社会保障支出不断增长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老龄化现象日渐严重,政府在社会保障支出方面的预算也日益增加,2013财年,日本的社会保障支出预算已经接近30万亿日元,占总支出的比例为31%。